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安县教育局
释义

农安县教育局,位于农安宝塔街404号。教育局机关设置9个科室,局直职能部门13个。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65所,其中高中11所(独立高中6所,完全中学3所,民办高中1所,市直属高中1所),初中66所(中心中学35所,初中分校31所),小学386所(中心小学36所,村级小学350所),职教中心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有各级各类幼儿园82所(其中国办园1所,乡镇中心园29所,民办园52所)。在编教职工13216人,在校学生20万。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二)拟定全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起草有关政策、规章制度。

(三)综合管理全县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工作;监督和管理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开展教育对外交流工作;宣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并组织监督检查。

(四)统筹规划、部署并指导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理顺内部关系;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教育系统劳动工资人事管理细则及办法。

(五)按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原则,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筹措教育经费、教育基建投资的办法和原则。

(六)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统筹规划、指导实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

(七)管理全县学历教育及其考试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学校招生的方针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定我县各级各类学校招生计划;组织实施国家及省组织的统一招生考试。

(八)拟定全县教育的校舍建设工作的规划;依法进行校园管理。

(九)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考核任免全县教育系统有关单位的领导干部。

(十)负责局机关及所属单位人事、机构编制管理、党务、精神文明、行风建设、工会、妇联、计生、纪检监察、安全保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监督管理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

(十一)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县教育局设6个内设机构。

(一)人事科

负责教育系统人事管理、劳资、职称评聘、年度考评、资格认定、教师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二)高中成人职业教育科

负责全县高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负责全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工作;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相关贷后管理工作;负责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助学金等资助以及资助政策宣传工作。

(三)计财科

负责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负责安排、下达每年学校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教育专项经费;负责做好部门预算、决算工作;协同财政等部门做好政府采购编报工作;负责管理好本系统的教育经费,规范财务管理,强化财务监督;负责指导和帮助基层学校理好财、用好财,完善财务制度建设;负责及时分析教育经费使用情况,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负责教育系统财务审计、收费管理工作。

(四)义务教育科

负责义务教育段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小学德育、体育、卫生、艺术、幼儿及特殊教育工作;负责教育局机关材料综合工作。

(五)秘书科(加挂行政审批办公室牌子)

负责机关内部行政事务管理、文秘及办公备品保障工作;负责农安教育网站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负责信息接收、发布工作;负责群众来信来访和接待工作;负责教育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依法治教工作。

依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等相关规定和要求,负责本部门行政许可及其他行政审事项的受理、审批和办复工作;负责牵头组织行政许可及行政审批事项的勘查、论证、检验、检测、认证、审核、上报等(含年审、年检、收费)相关工作;负责行政审批决定送达和行政许可证件的发放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和完善本部门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及行政审批专用章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六)党委办公室

负责教育局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后备干部选拔、考核、任免、审查、培训、教育和管理工作;负责党员发展、教育、培训、管理、统计和党费收缴工作;负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负责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负责查处教育系统内违法违纪案件工作;负责做好教育系统纠风治理具体工作;负责搞好全系统软环境建设具体工作;负责教育系统工会、团委工作。

党的组织按党章和党的有关规定设置。

人员编制

县教育局机关行政编制22名。

领导职数:局长1名、副局长3名(其中1名副局长兼任县教育督学室主任),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1名。内设机构科长6名。

管理理念

多年来,教育局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带领全县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实施“以更新理念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质量立校为核心,以目标管理为主线,以整体跨越为目的”的全县教育发展战略。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持重过程更重结果,重目标更更目的,重成本更重价值,重效率更重效益的管理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正确处理巩固与发展、普及与提高、规模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务实求新,开拓进取。不断拓展新思路,构建新机制,推出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果。先后建立并完善了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培训机制、教育质量监测机制、重点工作责任机制、星级学校目标管理机制等五项长效运制机制,保证了教育事业在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取得成就

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县70万平方米的校舍全部实现了砖瓦化,楼房比例达到了28%。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县装备微机总量近6000台,信息技术教育在各中小学校全面启动。办学质量持续提高。目前,已有省级重点高中3所,省首批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示范校1所,省级科技教育示范校2所;省级艺术教育特色校4所,市级一类一级学校15所。高中阶段每年为国家输送大学生6600多人。2003年,吉林省理科高考状元和第二名都出自我县实验中学。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率逐年提高。全县现有省级骨干教师15名,市级骨干教师90名,县级专家型教师36名,明星教师130名,骨干教师756名。1996年代表吉林省接受国家“两基”验收,评估组给予了“登山从不居人后,做事敢为天下先”的评价。

领导评价

2003年7月份,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来我县视察教育工作,给予了“热气腾腾办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赞誉。我县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教育督导工作先进县,全国幼儿教育工作先进县和全国勤工俭学工作先进县等称号。被省评为特殊教育先进县,控制学生流失先进县,校舍建设先进县。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素质教育实验县,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实验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