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纽曼模型
释义

由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 1801-1890)1852年在其最为著名的经典著述“The Idea of a University”中所提出的现代大学模型。从中详细地阐述了大学教育的意义,目的,方法,理论,和内涵。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具有优良品质的社会公民,这是人文教育的核心”。

简介

John Newman模型,现代大学的建立所基于的模型之一,另一个是洪堡模型

由于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学院和大学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广义的认同。直到19世纪,牛津大学的John Newman 第一次提出他关于大学教育的理论模型,大学,尤其本科教育的定义才逐步被学界和教育界普遍的接受。John Newman 1801年生于伦敦。在15岁那年,他进入牛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他在1820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任教职。John Newman 在1852年发表了他最为著名的论文“The Idea of a University” 从中详细地阐述了大学教育的意义、目的、方法、以及理论和内涵。这篇论著后来成为西方高等教育的经典和范本。

内容

John Newman 在文章的开头就开诚布公的宣布:大学是教授关于宇宙和大千世界最普遍的真理,所以它的目的在于知识而不在于道德。但是,作为一名主教,他强调宗教对大学的重要,认为教堂是大学清廉和正直的基石。大学并不需要宗教的特征和风格,但大学的完整性来自宗教。他在文章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讨论宗教和非宗教学科的关系,并且提出许多当时并未在大学概念上解决的基本问题。比如大学的教育目的,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自然,人文课程与神学科目的关系等等。从中可以了解到19世纪时期的英国大学,还是一种教会大学。而在那个时期,自然和人文科学已经与神学教育产生了某种教育方向上的矛盾。他强调:“教会资助大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因为珍视学生的天分,而是为了他们的灵魂以及宗教的影响,企望把他们教育成为有智慧,有能力和充满活力的社会成员。”

John Newman 在文中多次提到大学还应该是培养“英国绅士”的地方。他不仅从文化,宗教,和社会的意义上定义“英国绅士”而且着重指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应该是对于个人特性的培养;大学是一个人建立“自我认同”的地方。一个人之所以与他人不同(指未受高等教育的人),正是因为他在大学教育中获得了自我认知,独特思维,行为风范。所以,大学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而它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建立一个完全独立自我的意识,别于他人的文化标记,精雕细琢的人文品质。他说:“人文教育反映在人的礼节规范上,言行举止,温文尔雅,至善至美。但不仅于此,它使混乱的思维别致有形,就如同孩童的身体,从稚体长出形状并具有力量。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把幼稚凌乱的心理和肢体有条理的编织,整理,建立结构,表征形貌,赋予标识。”“还未经过大学教育的年轻人往往精力过剩,目中无人,无知无规,放纵无度。所以他们的思维近乎病态,毫无准则,缺乏认知的基础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无法面对错误造成的后果。他们口齿含糊,尖刻草率,年轻气盛,轻信妄言,没有观察分析的能力。”但是他认识到年轻人的潜力,“只要他们受到适当的教育,每一个人都会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能力,例如社会的常识,冷静的思考,合理的逻辑,自我控制和持重的见解。”他把这种潜在的力量称为“心智,”而大学就是培育每个人潜在心智的地方。

他着重指出,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应该学习和领会那些最基础的,范普的,原创的知识,比如文法,修辞,哲学,数学,诗歌,教义等等。如果让还未成熟的大脑在这些知识前“暴光,”那么这些科学理念,解析方法,基础理论,思想系统,诗歌文法,审美品味,哲学抽象等等都会永远的刻印于他们的心智,成为他们心理感觉,思维方式,自我认同的基础和重要组成。但是他认为知识不应该专业化。知识越专门,越不成其为知识。只有工匠才会去学习专一的技能。事实上John Newman 的这些理论就是今天所谓“人文教育” 的基础。

今天英美大学人文教育思想仍然在许多方面遵循John Newman 的模型。首先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具有优良品质的社会公民。这是人文教育的核心。但是大学并不是为了培养伟大人物的地方,比如不朽作家,金融巨头,著名领袖。大学的责任也不在于保证为社会提供象亚里士多德,牛顿,拿破仑,林肯,沙士比亚之类的人物,尽管许多名人毕业于大学和名校。但这并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大学的目的是:

培养特定的思维方法

建立独特的自我认同

提高一个社会理智和心智的水准

培养高尚的公共意识和文化品味

向公众提供社会的准则

给予人们冷静的理念和思考

促进进步的政治实践

理解,分析,设计,创造,传播本社会的文化模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