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店镇 |
释义 | 牛店镇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西部,人口4.8万人,面积83.5平方公里,牛店镇21个行政村和1个林厂,213个村民组,总人口48000口人,耕地48000亩。郑登公路、郑少高速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硅石、铝矾土等,素有“乌金之乡“的美誉,特产“密玉”驰名中外,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领导分工(孙新定 杨书军 陈晓伟 郑贵星 李韶锋 乔进兴 杨彩霞 牛莉枝 郑松峰 刘会君 刘新庄 冯伟杰 鲁贵州 朱新宪) 相关资料(牛店镇张湾村搬迁选址迷局 上千村民搬迁到老河槽 村干部大建“骗赔工程” 米村矿工农办吃“回扣” “搬迁手续费”的秘密 搬迁补偿不够打地基 下庄河煤矿无端受侵害) 乡镇介绍牛店镇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西部,人口4.8万人,面积83.5平方公里,郑登公路、郑少高速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硅石、铝矾土等,素有“乌金之乡“的美誉,特产“密玉”驰名中外,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该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虎亭汉墓、中州桃花园景区和李湾水库风景区。勤劳智慧的牛店人民紧密围绕“工业强镇,大局保稳定,行业抓安全,全面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形成了以煤炭、耐火、旅游、服装加工、模具制造、玉器加工、金银花种植、集群化养殖等新型产业化路子,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8550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24197万元;税收总额完成9914.65万元;财政收入完成3196.0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5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25元。先后获得了“河南省科技示范镇”、“郑州市小康镇”、“郑州市维护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并多次获得新密市“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行政区划牛店镇代码:410183102。2006年,辖21个村委会:牛店村、打虎亭村、西张湾村、古角村、张坡村、三岔路村、西土门村、李湾村、闫沟村、寨脖村、月台村、花家店村、助泉寺村、南龙村、小寨村、北召村、武村、宝泉村、高村、石匠窑村、谭村湾村。 经济概况九七年以来,牛店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积极实施科技兴镇战略,狠抓科技兴农,科技兴工,促进了牛店镇的科技进步,推动了牛店镇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牛店镇共有科技组织20多个, 科技示范园区3个,专业科学技术研究所2个,科技人员1009人。2007年牛店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2000万元,三年平均增长10%;财政收入实际完成930万元,占年计划101%;粮食单产达407公斤,较前三年平均数增长20%;创历史新高;九九年农民人均收入2702元,三年平均增长15%;科技进步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中贡献率达47%。回顾过去,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体系为完善科技服务体系,镇先后成立了五个技术协会,十几个技术协会分会。如农业技术协会、林业技术协会、水利养殖协会、畜牧养殖协会。技术协会分会等等。为了解决农业产业化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镇以科技协会为基础,建立完善了五个“政、技、物”结合的服务体系。镇农技站与农业开发公司种子服务部结合的良种供应普及服务体系;畜牧站与农业开发公司畜牧防疫服务部结合的畜禽良种繁育服务体系;镇林站与农业公司林果服务部结合的林果服务体系等,良种服务体系组成统一供种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种子工程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并组织有关专家科学论证,分村实施,种子站负责质量,精选包衣,统一包装,每年供优质小麦品种8.5万公斤以上,优质玉米杂交种6.5万公斤,使牛店镇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畜禽防疫服务体系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先示范后推广的办法,为农民提供科学周到的服务。同时每年还为农民提供种猪、种鸡、鱼饲料技术项目,提供畜禽防疫服务,使牛店镇畜禽防疫率达98%以上。林果业服务体系每年为农民提供果树剪接,病虫防治服务。2008年为发展银花,在石匠窑育苗70亩500万株,为牛店镇大力发展金银花这个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 乡镇发展牛店是煤炭资源大镇,2008年来由于受关井压产政策影响,再加上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经济出现滑坡。牛店镇党委、政府经过深思熟虑,详细制定了“科技兴镇”战略,并以科技为主导,发挥科技威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我们采取“推广一项技术,办好一个基地,形成一个龙头,带动一方产业”的办法,加快了牛店镇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2008年我们把实施“银花战略”作为牛店镇的头号工程,要实现五年四万亩,2008年1.25万亩的规划,要成为富民工程,不靠科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一是聘请金银花研究方面专家,组成镇经济发展顾问团;二是于6月5日和河南农大共同成立“郑州金银花研究所”,在牛店镇挂牌办公。具体研究金银花种植、修剪、防病虫害、高质高产、深加工有关事宜,确保一举成功,坚决建成中国银花第一镇。同时,牛店镇共建四个基地;一是以“郑州密银花研究所”为依托,在花家店、助泉寺、南龙、小寨、寨脖、闫沟、月台等村建立银花千亩园生产基地;二是在李湾等十个村建立一优双高开发基地,重点发展蔬菜3500亩,日光温室300个,带动农户260户,年产各种蔬菜1200万斤,使每亩收入达一万元以上;三是以推广养鸡、养猪、牧草养牛等技术为主,在宝泉、林厂、张湾等村建立牧草养殖基地,2008年计划发展牧草200亩,养奶牛150头,养猪2000头;四是在小寨、花家店两个村建立小杂果基地。现已发展苹果1100亩,油桃、大棚梨和稀优小杂果70亩,发展果农310户,带动牛店镇发展林果面积6500亩,年创收650万元。为加快基地建设,牛店镇还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在牛店镇范围内招聘20人组建成一支农业产业化队伍,主要职责是建公司、抓基地、带农户、创市场、增效益。二是聘请20名科技人员建立起一支科技开发队伍,主要职责是加强技改、技术攻关、研究新品种。三是镇领导、机关人员和农业科技人员一起承包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农业试验田。如设立了项目办、成立金银花战略领导小组、小杂果生产领导小组、微积水工程领导小组等;四是大力实施“三百带动”工程,即100名镇村两级干部带动100个贫困户,一百名党员带动100个贫困户,一百名企业厂长带动100个贫困户。以上措施的实施,为牛店镇依靠科技,培育“二次创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可靠保证。尤其是“三百带动”工程开展以来,牛店镇干部、党员与农民结对联谊指导,为农民群众赠送科技图书资料25000套,提供致富信息1000多条,进行庭院传播技术服务指导10000余次,利用录像、广播、宣传单、放映传播科技等形式,适时对农民传播种植、养殖、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使1万多户农民怀技在身,靠科技项目相继奔上富裕路。 2008年来,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催生出了累累硕果。今后,我们将始终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常抓不懈,强力实施,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实施科技兴镇、科技富民战略,让科技走进千家万户,让科技长入各类企业,努力把牛店镇建成科技强镇、经济强镇,走出一条靠科技展翅、促牛店腾飞的新路子。 科技培训首先镇建立了十个科技培训学校,分布在镇机关、小寨、打虎亭、北召、谭村湾、李湾、高村、石匠窑等村,设施齐全,规划具体,每月举办两期培训班,春耕秋播增加培训班、学习班100余次,参加培训人员2.5万人次,占牛店镇农业人口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其次聘请专家、教授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推动牛店镇科技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先后与河南农大、省科委、郑州果树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多次进行联谊活动。先后聘请了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道文同志,中国农业科学院林业研究员、博士王贵禧同志,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马继盛同志,河南农科院研究员、博士张振臣同志等九位专家,为牛店镇举办各类技术讲座10余次。第三,走出去,掌握科技最新动态。2008年为发展金银花,镇先后到河南封丘、山东平邑参观学习三次,共计150人次,各村到两地参加十次,500人次。开阔了眼界,学习了科技知识,并且为牛店镇发展金银花4万亩打下了基础。镇还派人员参加国家、省、市级有关高科技项目引进开发利用。第四,大力宣传科普知识。2008年以来,印发金银花生产技术资料1万份,种草养牛技术资料5000份,小麦良种介绍技术要点1万份,通过培训和发放科技资料,大大提高了全民科技文化素质,而且每年可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300万元。 领导分工孙新定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杨书军协助孙新定同志抓党委工作,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陈晓伟主持人大主席团工作,主抓党建、党政办、组织人事、工业经济、消防、统计、劳动保障、机关事务、老干部、目标考核、档案、督查工作;分管武装、工会、妇联、共青团、安全生产、招商引资工作 主管部门:党政办、党建办、武装部、劳动保障所、档案室、镇安全一办、工业经济办、民营办。 联系单位:东西煤管站、国土资源一所、二所、工商所、技术监督所、农电站 郑贵星主抓纪检监察、宣传、优化发展环境、城建规划工作,分管统战、政协、民族宗教、工商联、镇管、创建工作。 主管部门:纪检办、宣传办、城建所、创建办、工商联 李韶锋主抓政法、信访、稳定、综治、司法、工农关系工作,协管税收工作。 主管部门:工农办、司法所、信访办、综治办 联系单位:国税所、地税所、电信所、法庭、派出所、王庄矿、米村矿 乔进兴主抓计划生育、镇区管理、交通工作。 主管部门:计生办、镇管办、交通办 杨彩霞主抓民政、文化教育、卫生、旅游、广播电视、共青团、妇女、残疾人及现役、退役军人相关工作。 主管部门:文化站、民政所、敬老院 联系单位:卫生院、教办(中心学校)、打虎亭汉墓管理处 牛莉枝主抓财政、税收、审计、统筹保险、依法收贷、物价、机关事务、科技、科普工作。 郑松峰主抓工业经济、安全生产、招商引资、国土资源、工商联工作。 主管部门:安全二办、民营办、工商联 联系单位:豫密药业、运输站、东西煤管站、国土资源一所、二所 刘会君主抓环保工作,联系环保六中队。 刘新庄主抓武装部、预备役、创建工作,协抓农业工作。 冯伟杰主抓组织、宣传、统战政协、民族宗教工作。 鲁贵州主抓农机、农技、水利、林业、畜牧、农经工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工作。 分管部门:农机站、农技站、农经站、林站、水利站、畜牧站 联系单位:粮管所、供销社、李湾水库管理处 朱新宪协助陈晓伟主抓工业经济及安全一办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 相关资料牛店镇张湾村搬迁选址迷局“村干部吃‘骗赔’,工农办吃‘回扣’,吃来吃去吃的啥?都是搬迁户的血和肉。煤矿采煤毁老屋,河槽地里如何住?补偿款不够打地基,老百姓的冤屈向谁诉?”这是一封村民 联名上访信的开头。 2003年下半年至今,距离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不到50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新密市牛店镇张湾村,几乎每周都有三五成群的村民举报投诉,反映该村的三个村民组在搬迁选址过程中所发生的“拍案惊奇”——— 上千村民搬迁到老河槽由于国有企业郑煤集团公司米村煤矿的地下采煤,导致张湾村张中、张西、赵家门、台子门四个村民组一千六百多户村民的房屋损坏,需另选新址整体搬迁。除台子门已确定好新址外,其余三个组355户正在选址之中。 “张中、张西、赵家门搬迁新址选定为下庄河老河槽地。”2003年7月底,张湾村支书闫永禄宣布“搬迁选址最终结果”,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拿老百姓的命不当命,伤天害理呀,哪有在河槽地里建庄子的道理?这都是村干部为了骗得巨额赔偿,不顾群众利益一手操纵的!”搬迁户义愤填膺。 还有人揭露说,“这也是牛店镇政府纵容的。因为牛店镇政府与闫永禄有共同利益。一方面,河槽地的所有权归牛店镇政府,在河槽地建庄子,米村煤矿每亩地出价14900元,100多亩河槽地就可以卖160多万元;另一方面,这片地现为闫永禄承包,地里有养鸡场、护河墙、桥梁和一万多棵杨树,在此建庄子,闫永禄可得几百万元的赔偿!” 群众为何如此愤慨呢?原来,此地是马河的老河槽,位于蓄水量1500万立方米的李湾水库下游,是填河造地填起来的,又是与绥河的交汇处,地势低洼,经常积水。搬迁户说:“7月18日,大雨仅下了两个小时,那里就积水一米多深;另外,这里离我们的耕地有七八里,一天来回20里去种地,哪里还有干活的时间?再者,这里还是下庄河煤矿的煤田,以后要是村子再被采煤采塌了怎么办?” 记者了解到:2003年初,新密市曾派出由市长助理徐盘任组长的“督查组”,会同牛店镇就搬迁户数量最多的张西组的选址展开调查论证,最终确定“张西组新址应选在‘米村矿风井以西’”,并得出“除此没有其它更合适地址”的结论,得到广泛赞同。张西群众告诉记者,市“督查组”参与选定的地址,不仅地势高、平坦开阔,距耕地近,而且仅填土石方和打地基两项,相比下庄河老河槽,每户就可节约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全组120户,可节约一百多万元。 群众还替米村煤矿算了一笔账:与原定方案比较,到闫永禄自家承包地里建庄子,还要赔偿闫永禄的地表附着物,米村煤矿要多拿出几百万元! 村干部大建“骗赔工程”进入张湾,村民议论最多的是村干部们所建的几个场(厂),说那纯粹是“骗赔工程”,目的是借村民搬迁之机骗取国有资产。 众多村民向记者介绍说:“闫永禄所建的养鸡场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养鸡场,可以申报吉尼斯纪录———养鸡场建成两年以来,没有养过一只鸡,甚至没见过一根鸡毛。养鸡场是专为骗取煤矿赔偿而建的!” 村民所说的闫永禄的养鸡场就建在下庄河河槽地,也就是他自家的承包地里。据资料显示,该鸡场设计规模为3万只,各种鸡舍57间,库房、楼房20间,投资近百万元。养鸡场是否养过鸡?记者核实时,闫永禄回答“没有”。 三十多位村民举报说,“2002年5月,闫永禄又利用职权违法占用赵家门耕地建‘骗赔工程’,建起了6座耐火窑和2座烟囱。其实根本不是什么耐火材料厂,因为他建的所谓耐火窑,烟囱无风道,大窑无火道,垒墙用废砖,整个耐火厂无生产区,从来没有生产过一块耐火砖……”记者就此采访闫永禄,闫说:“违法用地土地局已处理了,罚过款了;共建了6座窑和2座烟囱,投了70万元。群众意见大,米村煤矿就没有丈量。”记者问为何“垒墙用废砖”,闫称“是为了节约”;记者问为何“烟囱无风道,大窑无火道”,闫永禄称“没来得及”。 群众说此次搬迁已是该村的第二批。此前的第一次搬迁中,闫永禄的一个耐火厂获赔二百多万元。这次为骗赔而建的新厂,用的就是老厂的废砖。 同样被村民称为“骗赔工程”的,还有村委会主任赵全贵的“养蝎子场”。村民们说:“赵全贵的蝎子场没养过一只蝎子,连在墙壁上贴瓷砖用的都是黄泥,而不是水泥。” 就闫永禄、赵全贵搞“骗赔工程”一事,牛店镇镇长刘进宝接受采访时说:“张湾村村干部搞骗赔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已经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记者问“是口头批评还是书面批评”,刘镇长说:“是当面口头批评。” 米村矿工农办吃“回扣”张湾群众提供的四个村民组与米村煤矿的《群众搬迁处理补偿协议书》,着实让记者吃惊不小。以张西组的协议书为例: “协议协商过程中,用去的租车费、资料费、招待费189000元,由甲方(米村煤矿)工农办掌握使用。” “补偿款共计3341269.84元,其中应付给乙方(张西组)3152269.84元。” “甲方支付乙方搬迁协商过程中的村民组干部、代表误工补贴、招待费3万元。此款专款专用,包干使用,多不退,少不补。” 这意味着,郑煤集团公司米村煤矿工农办,以“协议协商过程中用去的租车费、资料费、招待费”这一名目,从应付给张西村民组的3341269.84元搬迁补偿款中,回扣了189000元。 以同一名目回扣了张中组154000元,赵家门组163000元,台子门组180000元。米村煤矿工农办累计从张湾村四个村民组回扣68.6万元! 应该付给群众的搬迁补偿款,为什么要回扣68.6万元呢?主管工农关系的米村煤矿副矿长钱太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工农办是你们矿的正规科室吗?矿上提供办公经费吗? 钱太平:是正规科室,办公费用都是矿上包的。 记者:如果工农办需要租车,你们报销吗? 钱太平:他们一般不需要租用汽车。偶尔租车,费用矿上报销。 记者:工农办从应付的搬迁补偿款中回扣了一大笔钱,每个村民小组都是十几万元。这是什么款?放在哪儿? 钱太平:实际上是搬迁管理费,这项收费是国家政策允许的,这些款放在矿工农办账户上,由工农办使用。工农办可以提供收费文件。 钱太平还说,张湾的情况复杂,群众反映村干部贪占便宜。但在与张湾村干部的来往中,我们没有经济问题。 记者赶到米村煤矿工农办时,主任王得木、李洪友等已在等候。他们向记者出示的所谓“国家政策”,是1995年7月25日的郑州矿区物价局郑管价字(1995)5号文件“关于调整搬迁手续费的通知”。内容为:“郑州矿务局的搬迁手续费由原来的百分之五调整为百分之六,作为包干经费使用。同时,应及时办理收费许可证变更手续。”工农办向记者提供的张中、张西、赵家门、台子门的搬迁费账目显示,四个组的搬迁补偿费为1143多万元,而工农办提取搬迁管理费为68.6万元,恰好是百分之六。而同一账本还显示,在孟庄、宝泉、北召、高村、米村等众多地方的群众搬迁中,工农办都如出一辙地收取了搬迁管理费(手续费),加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也就是说,只有七八个人的米村煤矿工农办,支配着至少几百万元的搬迁管理费(手续费)! “搬迁手续费”的秘密既然是“搬迁手续费”,为什么协议上用的是“协议协商过程中用去的租车费、资料费、招待费”这一名目呢?既然是已“用去的”,有票据吗? 王得木、李洪友说,“我们没有票据。协议书虽然是那样写的,但实际上自发生工农关系以来就那么多钱,不是仅在协议期间发生的费用”。他们说,搬迁手续费不是从搬迁户的补偿款里收取的,是煤矿专门考虑了一块经费。 既然是煤矿给下属科室“考虑了一块”,为何要写入搬迁群众的补偿协议书、打入补偿费用里呢?还要办理物价收费许可证吗?记者为此赶到郑州矿区物价局。该局局长翟绍俭惊讶地说:“搬迁手续费早就取消了,他们还在收?”为了慎重,翟局长查阅了近几年《收费许可证》档案,结果查明,米村煤矿未办理收费许可证。“即使文件没有作废,收费项目没有取消,但没有办理收费许可证,也不能收费。这样收费违规违法!”翟局长说。 意外的是,记者在该局查到了1995年6月21日郑州矿务局公共关系处向该局递交的《关于增加搬迁手续费的请示》。其中这样写道:“矿区物价局:为了使我局搬迁工作顺利开展,充分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本着有偿服务的原则,你们下发了(94)03号文,即按搬迁总额的百分之五提取手续费作为搬迁包干经费。目前,由于搬迁协议的签订、审批及履行,必须有矿务局法律事务处参加,加之该处又无办公经费,经矿务局有关部门研究,特请示物价局在百分之五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一,作为法律事务部门的包干费用。” 这份请示报告,似乎给扑朔迷离的“搬迁手续费”,打开了一道天窗! “搬迁手续费”到底是什么用途的资金呢?闫永禄对此介绍说:据我所知,搬迁手续费放在米村煤矿工农办,主要是由搬迁处、工农办使用,用于处理与新密市及其各职能部门的关系,钱都用到这些部门了。闫强调说,那笔钱不牵连俺,了不起给俺弄个三万两万,让俺帮助他们协调关系。多的我想都没想。 9月25日,记者就群众举报的米村煤矿工农办非法收取搬迁手续费、张湾村“骗赔工程”等几个问题,采访了郑煤集团公司。郑煤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建生、纪委书记李绍明先后接待了记者。陈建生表示“一定认真调查”,同时建议记者“如果报道,是哪个层面发生的问题就报道哪个层面,米村煤矿的事就写米村煤矿,希望不要牵涉到郑煤集团”;纪委书记李绍明对这些情况很愤慨,表示一定要严肃查处,有关情况会及时通报。但时至今日,郑煤集团方面,除米村煤矿送来一份情况汇报外,再无后话。 搬迁补偿不够打地基“按照村里公布的补偿金额,如果搬迁到下庄河闫永禄的承包地,我们家的补偿款别说盖房子,连打地基都不够!”搬迁群众向记者诉苦。 搬迁户张保国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眼下一处地基,连工带料,砖需要三四千元,水泥一两千元,钢材一千元,沙子、石灰、石子一千多元,工钱一千多元,全部下来得万元左右,可我家的补偿款才五千多元!” 据了解,搬迁款不够打地基的,并非一家两家。到底什么原因呢? “主要是村干部为了骗赔,与煤矿搞交易,出卖了群众利益!”搬迁户朱双亭指着《搬迁补偿登记表》说,“就按最低补偿标准,石棉瓦棚每平方米应补40元,而他们只给10元”。七十多岁的王铁妮说:“丈量时他们登记的是‘住人土洞’,而补偿时却按‘不住人土洞’算,每平方米相差50元!” “郑煤集团给搬迁户的补偿标准太低!”群众反映说,郑煤集团目前仍按豫政(1989)113号文件补偿,实际上省政府1993年下发了(1993)152号文,指出“(1989)113号文的补偿标准……已不能适应当前征地拆迁补偿的实际情况”,要求各地“应考虑几年来的物价变动因素……给予适当调整”。根据这一文件精神,新密市政府曾报请郑州市同意,制订了新标准。新老标准相差一倍左右。新密地方煤矿都早已执行新标准,但郑煤集团拒不执行。 “我们曾多次到郑煤集团就调整补偿标准进行沟通,人家连理都不理! 即使是按1993年文件精神进行补偿,也已过去10年了,标准仍是很低的,而郑煤集团连1993年的文件都不执行,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对为煤炭事业作出巨大牺牲的新密老百姓来说,是极其不公正的!”新密市的有关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张湾虽然离省会郑州仅几十公里,但这里的群众却普遍比较贫穷。张中组张会成老汉说:“我家5口人,现住砖木瓦房8间。如果搬到下庄河闫永禄的承包地里,还盖眼下这样8间房,需要七万元左右,而我家的补偿款还不到两万元,需要另外投入5万元。我到哪里去弄5万元哪!”老汉悲愤地说。 在张湾村,绝大多数搬迁户都像张会成老汉一样为盖房款发愁,搬迁盖房成了一块心病。他们四处奔波呼吁,希望能够讨个说法。 下庄河煤矿无端受侵害反对闫永禄选址的还有新密市下庄河煤矿。其反对的理由是:闫所选定的地址正在该煤矿的井田范围内。在此建庄必然影响煤矿的生产,为以后纠纷埋下导火线。该矿说,群众房子被一个煤矿采煤采塌了,却让他们搬迁到另外一个煤矿上去,造成二次搬迁究竟谁负责任?谁又负得了这个责任? 下庄河煤矿的“武器”是两部法律———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三条:“在建设铁路……或者建筑群之前,建设单位必须……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非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煤炭法第六十二条:“在煤矿矿区范围内需要建设公用工程或者其他工程的,有关单位应当事先与煤矿企业协调并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 2003年4月至9月,下庄河煤矿多次与张湾村协商,表明张湾村选择的建宅新址是其煤田,坚决不同意在此建宅。8月11日,该矿还委托新密市公证处,公证并送达一份通知,明确告知张湾村“煤矿坚决不同意在井田内建宅”。 但搬迁群众的愤怒,下庄河煤矿的反对,丝毫没有能够阻挡闫永禄的步伐。2003年7月,在闫的操纵下,张中、张西、赵家门组分别与米村煤矿签订《补偿协议书》,并拨付部分搬迁补偿款,形成既成事实。在此前后,闫永禄在未报请林业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毁树一万多棵(新密市林业局、森林派出所先认定为“砍伐386株”,后又更正为“大约2600余株”,称“此案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8月5日,米村煤矿工农办对闫永禄的养鸡场进行丈量,制作了从鸡舍、楼房到粪池共34项内容的地表附着物《补偿登记表》,随后,推土机开进了河槽地,扒鸡舍,填土坑———就这样,张中、张西、赵家门村民组搬迁新址的“三通一平”,在搬迁群众和下庄河煤矿的抗议声中开工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