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宁远街道 |
释义 | 农业产业化调整宁远街道位于兴城市区中心,辖南关、西一、西二、南甸子四个村和老马路、铁西、西关三个社区,总面积6.1平方公里。到2005年末,全街道总人口34174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395人,城市人口为20779人。 简介宁远街道位于兴城市区中心,辖南关、西一、西二、南甸子四个村和老马路、铁西、西关三个社区,总面积6.1平方公里。到2005年末,全街道总人口34174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395人,城市人口为20779人。2006年,宁远街道共有耕地5415亩,粮豆播种面积3540亩,总产量1717吨,蔬菜和果类种植面积1700亩,退耕还林170亩。投资66万元新建2万余立方米方塘三座,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 历史沿革1981年设公社,1983年改乡,1987年设街道。1996年,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辖西一、西二、南关、南甸子、大佟屯5个行政村和老马路、西关、铁西、桥南4个居委会。2002年,办事处驻老马路,人口3.07万人,面积10.28平方千米,辖老马路、铁西、延辉3个社区和西一、西二、南关、南甸子、大佟屯5个行政村。 行政代码211481002: ~001 111老马路社区 ~002 111铁西社区 ~003 111西关社区 ~200 112南关村 ~201 112南甸子村 ~202 112西一村 ~203 112西二村 农业产业化调整宁远街道对辖区的4860亩耕地进行了区域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结合实际,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开发,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2005年,街道和各村总共筹资100万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在102国道绕城路两侧和京沈高速公路西出口两侧打井办电修方塘,共打井20余眼,新安装变压器两台,新修一座储水40000立方米的高标准方塘,扩大了水浇地面积,促进了经济田开发,全街道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各占50%,棚菜生产、订单农业、优良品种的引进取得了明显效果,先后引进了黄粘早玉米、黑甜粘玉米、北方红椒王、无架油豆、早熟大粒毛豆688、一品红树草莓等30余种丰产早熟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全街道有蔬菜大棚316户、各种养殖户237户,尤其是西二村利用地处火车站、汽车站商贸区的优势,从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入手,发展村办企业十余家,不断加强经营管理,村每年收入4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余元,再一次被兴城、葫芦岛两市评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红旗村。 企业规模化改造宁远街道成立专门机构,指导帮助企业在增加厂房和设备投资的同时,加大在科技和研制开发新产品方面的投资,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上规模、上档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如万资和渤海两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都舍得投巨资更新工程设备,分别购置了塔吊、搅拌机等大型机械,同时不惜花大钱强化职工技术培训,经他们这两个公司建筑安装的工程绝大多数被省、市评为“优质工程”,两个公司也连续被评为“省级质量信得过单位。”尤其是粉末冶金有限公司今年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研制开发精锻螺旋伞齿轮新产品,并且注册了“泉涌”牌商标,从而不仅扩大了企业规模,增加了产品的科技含量,更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缴的税款额递增一百万元,成为全市的纳税大户,公司被省地税局评为“纳税A级企业”,还被评为“省级‘AAA’信用企业”。 城建卫生工作宁远街道办事处坚持用新的理念发展城市,一直把城市建设与卫生管理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以治理脏、乱、差和解决“三难”(即行路难、扔垃圾难和排下水难、上厕所难)为主攻方向,不断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和便民工程,管建结合,强化管理,坚持“一个为主、三个一点”(即街道投资为主、基层单位投一点、相关科局投一点、受益群众投一点)的投资措施,多方面筹措资金30余万元,全力打好“三个战役”,抓好“一个经常”。 “三个战役”一是打好环境综合整治战役,年内开展十余次集中活动,清除杂草、清运垃圾,消灭卫生死角;二是打好城区绿化、亮化和美化战役,春夏两季在主要巷道两侧植树、栽种花草;三是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战役;年内新建维修7个垃圾点和5个厕所。 “一个经常”是城建卫生管理步入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全街道建立健全了由44人组成的两级保洁队伍,坚持全天候保洁,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