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
释义 | 学院简介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1959年创建的宁夏师范学院俄语系,1972年建立宁夏大学外语系设英语专业,开始招收英语本科学生。1998年与原宁夏教育学院(含银川师专)外语系、宁夏工学院外语教研室合并。2002年又与宁夏农学院基础部英语教研组合并,成立了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学校规模较大的文科院系之一。学院设有英、日、阿、德、法、俄六个语种,有三个本科专业(英语、英语教育、日语)和一个专科专业(阿拉伯语)。学院下设三个管理机构(学院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和七个教学科研机构(英语系、东语系、大英部、翻译培训部、外国语言研究所、文化翻译研究所、语言测试研究所)。其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为校级重点学科,大学英语为区级重点课程。翻译培训中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单位,常年举办各类外语培训班,并向社会承译英、日、俄、德、法、阿等语种的中外文互译工作。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48人,其中:行政人员12人,专任教师136人。有副高以上职称48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38人,常年聘请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外籍教师8名。学院总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拥有较为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有语言实验室7个,多媒体报告厅1个。有中外文图书资料2万余册,中外报刊68种,中外声像资料260余种。 办学成果学院现有本专科学生743人,研究生24人。多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面逐步扩大,除本区外,已先后向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九五”以来,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成绩喜人。有2人获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人获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人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有2人次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有2人获曾宪梓奖,有1人被教育部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教育部课题2项,自治区级科研课题3项,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研基金项目5项,校级课题20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主编教材及教参5部,参编教材及教参16部。该院已成功举办了一次全国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学研讨会和四次宁夏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年会。 学院领导学院院长:周玉忠,男,1959年10月生于宁夏,祖籍甘肃,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在兰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选拔公派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英语系留学,研究美国文学与文化。2008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美国文学),宁夏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宁夏高等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西北—西南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宁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宁夏社会科学语言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教育部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1999年被确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自治区政府“313人才工程”)。2001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2002年起享受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模范教师”。长期从事美国文学、翻译及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党总支书记:孙建军,1968年10月出生于宁夏平罗县,中共党员,讲师,硕士学位,毕业于宁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任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负责主持学院党总支全面工作,分工负责组织、纪检、统战、分党校、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教工党支部,分工会工作。主要从事大学生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教学及研究工作,承担《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科研工作情况如下:参与完成了教育部重大课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群体评价及教育对策研究—以宁夏为例 》(2005-2007年)、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2006)《宁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宁夏大学教改项目(2005-2007)《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分流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课题的研究;作为主持人正在负责宁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2项课题的研究工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体系建设研究》(2008年)、《西北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宁夏大学为例》(2009年);负责宁夏高校学生工作应用研究项目《福特基金宁夏大学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PHE)项目》、《惠普公司MAP大学生创业技术培训项目》的执行及管理工作;2008年6月作为负责人申报了教育部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 郭鸿雁,副院长,1963年11月出生,教授,硕士,中共党员。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导师,1986年6月毕业于宁夏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受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拔公派,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系留学,主要从事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现任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委员,分工负责学院的大英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工作和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大学英语的教学研究工作,发表相关论文十多篇,主编教材三部,近五年来,主持宁夏大学校级科研课题2项、教改课题2项,主持宁夏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教改课题2项,主持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1项。曾2次获宁夏大学教学成果奖,2次获宁夏大学教学优秀奖,获宁夏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项。 周震,副院长,男,1970年5月生于宁夏同心,祖籍广东,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宁夏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1999年至2005年先后在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英国南安普敦索兰特大学语言中心进修学习。2007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赴英国南安普敦留学,2008年获英国南安普敦索兰特大学语言教育硕士学位,现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现任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宁夏高等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宁夏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大学英语教学》杂志特约编辑、英语语言文学自治区重点学科学术骨干。长期从事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研究、社会学科研方法论等研究工作,承担研究生“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本科生“视听说”“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教学工作。曾获自治区、校级等奖励7次。 瞧秀梅,女,副院长,1965年9月生。1988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现任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宁夏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分管英语、日语和阿拉伯语三个专业的教学工作。主讲本科高级英语、口译及研究生口译等课程。2005年赴英国南安普敦商学院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短期培训;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访学。多次获宁夏大学教学优秀奖和教学成果奖;2004年获宁夏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9.10”教育奖章;近年来,主持承担宁夏大学科研课题一项,教改课题两项,参与完成教育部课题一项,自治区级课题一项。主编教材两部、教参一部。 下属机构文化翻译研究所简介 文化翻译研究所简介 研究所2002年10月在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2003年8月通过宁夏大学科技处审定。现有兼职研究人员2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8人有硕士学位。 研究所旨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发挥外国语学院智力资源优势,联系和组织学院教师和研究人员,促进学院的科研活动,开展对翻译和文化教学及实践中各类问题的研究,为学院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研究所主要开展翻译学、外国文学和中外文化对比等方向的研究。所内有3个研究小组:翻译学组、文学组和文化综合组。现承担宁夏大学科学研究项目1项、宁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项目2项。 工作内容 1、了解国内外文化、翻译方面的学术动态,收集相关资料,为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提供信息; 2、负责课题的申报及院内管理工作; 3、为科研提供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开展实用技术研究; 4、开展翻译研究;和翻译培训部合作,组织翻译服务活动,做好翻译资料的保存和分析工作; 5、开展翻译和文化方面的咨询工作; 6、协助系部组织教师开展学术交流。 专业培养阿拉伯语专业本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深厚的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功底、比较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辨、创造、合作与管理能力的国际型、通识型优秀人才。毕业生在外交、外事、国际经贸、对外文化交流、国际传播等领域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可以顺利进入阿拉伯语专业乃至所有人文社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二、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阿拉伯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具有较好的心理身体素质和较强工作、交际能力。 (一)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 1. 掌握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 掌握语言学、文学、哲学、经济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 3. 掌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中外文文献检索、方法论、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等工具性知识; 4. 习得一种第二外国语。 (二)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 具有扎实的阿拉伯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2. 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海内外人士得体交往的社交能力; 3. 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4. 具有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 5. 具有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 1.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2.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 3.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求实创新精神、专业学科意识、综合分析的素养;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 阿拉伯语言文学。 四、学位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计算机文化技术基础、英语、基础阿语、高级阿语、阅读、阿语写作、阿语语法、翻译、听力、口语、语音及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五、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六、学制、学习年限与毕业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学习年限最短为三年,最长为六年。毕业总学分要求168学分,其中通识课27学分,学科基础课程3学分,专业必修课程89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5学分,全校任意选修课程10学分,毕业实习8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创新能力实践8学分。 七、学分奖励措施 学分奖励按照学校和学院学分奖励相关规定执行。 英语专业(师范)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深厚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功底、比较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辨、创造、合作与教育教学能力的中学英语教师。毕业生在英语教育等领域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可以顺利进入英语专业乃至所有人文社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二、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具有较好的心理身体素质和较强工作、交际能力。 (一)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 1. 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 掌握语言学、文学、哲学、经济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 3. 掌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中外文文献检索、方法论、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等工具性知识; 4.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外语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 5. 习得一种第二外国语。 (二)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2. 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海内外人士得体交往的社交能力; 3. 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4. 具有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 5. 具有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6. 具有良好的为师、从教能力。 (三)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 1.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2.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 3.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求实创新精神、专业学科意识、综合分析的素养;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5. 具有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的园丁精神。 三、主干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四、学位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计算机文化技术基础、第二外语、基础英语、阅读、听力、高级英语、翻译、语法、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英语写作及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五、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英语专业本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深厚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功底、比较宽广的人文社科知识和出色的学习、思辨、创造、合作与管理能力的国际型、通识型优秀人才。毕业生在外交、外事、国际经贸、对外文化交流、国际传播等领域具有较强就业能力、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可以顺利进入英语专业乃至所有人文社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二、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具有较好的心理身体素质和较强工作、交际能力。 (一)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 1. 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 掌握语言学、文学、哲学、经济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 3. 掌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中外文文献检索、方法论、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等工具性知识; 4. 习得一种第二外国语。 (二)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2. 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海内外人士得体交往的社交能力; 3. 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4. 具有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 5. 具有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 1.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2.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 3.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求实创新精神、专业学科意识、综合分析的素养;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四、学位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计算机文化技术基础、第二外语、基础英语、阅读、听力、高级英语、翻译、语法、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英语写作及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五、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学位建设宁夏大学翻译硕士 根据国务院学院办学位〔2010〕32号文件《关于下达2010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宁夏大学于2010年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计划于2011年开始招生。 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承担翻译硕士教学与管理的外国语学院现设有英、日、阿、俄、法、德、韩7个语种,其中英语语言文学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翻译》课为自治区精品课程,英语专业为教育部、财政部第四批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 宁夏大学翻译硕士设有两个专业方向:英语笔译方向和英语口译方向,旨在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推进,输送大量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优秀口笔译人才;缓解目前我国翻译领域特别是高级翻译领域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解决我国高校在翻译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 宁夏大学翻译硕士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课程设置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四个模块。翻译硕士专业要求笔译方向研究生取得的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8学分,学位课程(含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不低于17学分,口译方向研究生取得的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8学分,学位课程(含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不低于19学分。其中英语笔译方向(34学分):包括1、学位基础课(13学分):开设: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2学分),中国语言文化(3学分),翻译概论(2学分),交替传译(4学分),笔译理论与技巧(2学分);2、专业必修课(4学分):开设:英汉互译实务(2学分)和汉英互译实务(2学分);3、专业选修课(11学分);4、实践环节(2学分); 5、学位论文(4学分)。 口译方向(34学分):包括1、学位基础课(13学分),开设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等)(2学分),中国语言文化(3学分),翻译概论(2学分),交替传译(4学分),笔译理论与技巧(2学分);2、专业必修课(6学分):开设:专题口译(2学分)和同声传译(4学分);3、专业选修课(9学分); 4、实践环节(2学分); 5、学位论文(4学分)。本翻译硕士专业要求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学位论文可以采用项目、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等形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