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伯 |
释义 | 与秦公伯为同一人。 秦公伯,秦侯之子。在位仅三年,史书上很少关于秦公伯的记载,大略知道他是秦侯与秦非子之后,其子为秦仲。 前847年~前845年在位,史书上很少关于秦公伯的记载,大略知道他是秦侯与秦非子之后,其子为秦仲。 前任:秦侯(前857-前848年在位) 继任:秦仲(前844-前822年在位) 前任:父秦侯 秦国君主 前847年—前845年 继任: 子秦仲 秦国君主 1 秦非子 2 秦侯 3 秦公伯 4 秦仲 5 秦庄公 6 秦襄公 7 秦文公 秦静公(未即位) 8 秦宪公 9 秦出子 10 秦武公 11 秦德公 12 秦宣公 13 秦成公 14 秦穆公 15 秦康公 16 秦共公 17 秦桓公 18 秦景公 19 秦哀公 秦夷公(未即位) 20 秦惠公(春秋) 21 秦悼公 22 秦厉共公 23 秦躁公 24 秦怀公 25 秦灵公 26 秦简公 27 秦惠公(战国) 28 秦出公 29 秦献公 30 秦孝公 31 秦惠文王 32 秦悼武王 33 秦昭襄王 34 秦孝文王 35 秦庄襄王 36 秦始皇公伯僚姓公伯名僚,宁了周,鲁国人。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列为孔子弟子,称“公伯寮字子周”,而且名列第二十四。曾向季孙氏诽谤子路,明嘉靖年间被开除出孔庙。 他曾在季孙氏的面前数说子路的坏话。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听了以后,就厶告诉孔子。子服景伯说:“季孙氏听了公伯僚的谗言,已经对子路起了疑心。但我有办法使季孙氏明白真柏,并且把公伯僚杀掉,陈尸市上。”孔子认为无须此举,对他蜕:“子路出仕为官。原本是为了行道。道如果可行,这是天意,如果不能行之于世这也是天意。公伯僚虽然毁谤他,却义如何拗过天命呢?”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这段大意是:公伯寮在季孙面前打小报告,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将这件事向孔子报告,‘季孙夫子确实受到公伯寮的迷惑,以我的力量还是可以将公伯寮陈尸在市朝的。’孔子说,‘这条路能够通行,是命啊;这条路不能通行,也是命啊。公伯寮他能对命怎么样呢?’ 事件本末大致清楚了,孔子为什么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整件事牵涉到三人,子路、季孙、公伯寮,而子服景伯是一个旁观者。公伯寮打小报告,子服景伯要杀他,杀了公伯寮能解决问题吗?孔子说‘不能’。有人可能会说,‘孔子没说啊’。我认为,孔子明明白白的说了,‘公伯寮其如命何’,公伯寮改变不了子路与季孙之间的命运,活着改变不了,死了也一样改变不了。 有人或许要问,季孙已经受到公伯寮的迷惑,可能对子路不利,怎么能说公伯寮不起作用呢? 孔子说了‘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对待子路的问题上,季孙是否被迷惑、是否会对子路不利,这都是命。 公伯僚姓公伯名僚,宁了周,鲁国人。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列为孔子弟子,称“公伯寮字子周”,而且名列第二十四。 曾向季孙氏诽谤子路,明嘉靖年间被开除出孔庙. 他曾在季孙氏的面前数说子路的坏话。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听了以后,就厶告诉孔子。子服景伯说:“季孙氏听了公伯僚的谗言,已经对子路起了疑心。但我有办法使季孙氏明白真柏,并且把公伯僚杀掉,陈尸市上。”孔子认为无须此举,对他蜕:“子路出仕为官。原本是为了行道。道如果可行,这是天意,如果不能行之于世这也是天意。公伯僚虽然毁谤他,却义如何拗过天命呢?”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这段大意是:公伯寮在季孙面前打小报告,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将这件事向孔子报告,‘季孙夫子确实受到公伯寮的迷惑,以我的力量还是可以将公伯寮陈尸在市朝的。’孔子说,‘这条路能够通行,是命啊;这条路不能通行,也是命啊。公伯寮他能对命怎么样呢?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