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宁芜铁路
释义

宁芜线自江苏省南京至安徽省芜湖,全长92千米。是联结皖南至华东、大上海的重要交通干线。(是沿江铁路的一段)宁芜线,中华门至芜湖,上海铁路局管辖,全长121.05千米。

里程表

中华门 - 马鞍山 - 当涂 - 芜湖

中华门 0

马鞍山 45

当涂 63

芜湖 92

修建历程

1958年,修复了中华门至尧化门间的联络线,宁芜线全线贯通。宁芜线,源于江南铁路,1933年7月从芜湖破土动工,1935年4月修成中华门至孙家埠175公里线路,耗时不足两年,建设速度之快为旧中国铁路建筑史上罕见。其后又扩展修筑中华门至尧化门段,与沪宁铁路接轨。至此,江南铁路全线告竣。其建筑成本十分低廉,每公里造价仅三万元,创铁路建筑业低成本纪录。抗日战争时期,江南铁路局被日军占领,仅中华门到芜湖维持通车,并与南京市内的铁路(俗称“小火车”,详情见《南京铁路史话——小火车篇》)合称为南宁线,线路、桥梁、设备均遭受破坏,元气大伤。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扩大内战抢修津浦铁路,于1946年拆除了江南铁路。1948年再度辅轨营业,但已无往日的繁华景象。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中华门至芜湖的铁路收归国营,改称宁芜线。随着芜铜线、皖赣线、宣杭线以及芜湖长江大桥的相继建成,宁芜铁路已成为南京通往华南的便捷通道,芜湖也因此逐步成为皖东南的交通重镇,其在中国铁路网中的地位亦非昔日可比。

地理气候

宁芜铁路位于江淮之间,沿线以平原为主,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带气候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的过渡型特征,冷暖气团交锋较为频繁,天气多变,降水变化大,年平均温度16℃。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8℃;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8℃。年降水量1106.5毫米,6月中旬—7月初为梅雨季节。全年日照时数(绝对日照)平均为2000-2600小时,≥0℃的日照时数平均为 1800-2240小时;日照百分率(相对日照)介于48-59%之间。铁路沿线各地日照时数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各占全年的29.0-32.8%、 20.1-21.3%。7—8月极端最高气温有时高达40℃,一般也在35℃左右。

改线背景

宁芜铁路已经从原来的城市边缘“走”进了南京主城的核心位置。2004 年宁芜铁路改线方案已经基明确——结合沪汉蓉铁路走向和城市发展规划,宁芜铁路复线与沪汉蓉铁路并线引入新南京站,从主城外大绕改线。根据规划,现有的宁芜铁路将改造为城市轻轨(即轨道 8号线),并向东延伸至沧波门地区,向西与京沪高速铁路从大胜关捆绑过江,然后再向南延伸至桥林新城,形成都市发展区东西向的轨道线路。而相关铁路部门正对改线方案进行设计和筛选,改线有望于明年实施。宁芜铁路影响大半城 从南京市地图上看,宁芜铁路在南京市经过栖霞、白下、秦淮、雨花台、建邺、江宁六个区,尤其在秦淮、雨花台区境内,周边人口密集,噪音、安全、污染、交通等问题大大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据统计,沿线在售的楼盘就有十几个,加之已经成形的老居民区的住户,南京城受到影响的居民至少超百万人。宁芜铁路已经影响了南京大半个城市,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改线显得尤为迫切。

铁路改道

改道原因

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外迁宁芜铁路行驶线路的问题,一直与铁路部门在磋商,要求在宁芜铁路复线建设时,实施外大绕方案。在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承担的南京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中,已明确提出“结合沪汉蓉铁路走向和城市规划发展,宁芜铁路复线与沪汉蓉铁路并线引入新南京站”。然宁芜铁路主城段外绕南移已具备可行性,但由于宁芜铁路主城段外绕南移不仅涉及铁路自身的系统调整,还涉及到沿线土地利用的衔接和整合、沿线货场专线的改造等,是一项重大的综合性工程,需要一定的周期。不过有内部人士透露,改线方案专家们偏向为:铁路出沧波门后沿绕城公路绕行,跨运粮河、秦淮河、双龙街,设南京南客站。然后再跨秦淮河,穿韩府山,跨宁丹公路、宁马高速接上既有的江宁镇站。但线路走向最终方案还未具体敲定,铁路部门正在作最后研究。如果国家有关部门批复顺利,有望于2007年实施宁芜线的改线工程。 配套规划已经提前制定,在刚刚公布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宁芜铁路的改线工程被高度重视。

相关规划

在通过南京市规划局、南京地下铁公司多家单位审批的《2050年南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方案中明确指出:宁芜铁路将进行复线改造,外迁至铁路南站。利用留存的既有宁芜铁路(约16.7公里),改造为城市轻轨,向东延伸至沧波门地区,向西与京沪高速铁路捆绑过江,然后再向西延伸至桥林新城,形成都市发展区东西向一条新的轨道交通线——轨道交通8号线,为桥林新城开辟一条便捷的过江通道。石门坎将在宁芜铁路外绕后逐步形成一个地区级商业中心。宁芜铁路改线方案虽基本明确,但并不是说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就没有了。在改成轻轨后,列车的鸣笛声将很少发生。轨道交通同样存在一定高频震动及交通安全问题,同样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改道方案

先建2公里的轨道线

宁芜铁路搬迁,无疑对主城区沿线居民是一大利好消息。但对于何时搬迁,南京市铁路办有关负责人说:“搬迁一事还早呢,这要看铁道部门了。”该负责人称,铁路搬迁是一件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说搬就搬了。按照计划,南京计划将宁芜铁路、下关西货场一同搬迁。

由于宁芜铁路今后定位是货运专线,它通过“高铁共用走廊”进入南京南站,但并不停靠,而是下穿南京南站而过。考虑到南站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如果不立即着手对接南站的轨道,等到南站建好后再建的话,就会产生重复建设。考虑到搬迁范围涉及到沧波门至中华门段,所以南京计划先开建宁溧路至机场路段,等时机成熟了再建其余路段。不过,具体何时开建还要等铁道部的指令。

废弃轨道留给地铁8号线

宁芜铁路改线后,主城区这段废弃的铁路将被改造为轨道交通8号线。从目前南京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来看,地铁8号线将从仙新路一直向西南方向延伸到铜井,分别设仙林、沧波门、中华门、铜井等站。而8号线正好从沧波门开始延用废弃的宁芜地铁轨道,但轻轨并非直接在原有线路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是在与重点道口交叉时采用高架或隧道形式,确保不再割断主城交通。

安全隐患

尽管因横穿铁道被撞死撞伤的惨剧屡屡发生,还是有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抄近路”。从2000年5月29日到 6月1日,宁芜铁路线南京南站一带4天中竟又发生3起因横穿铁道造成的死伤事故。2000年5月29日夜里23时32分,在宁芜线板桥镇古雄一带,当地一名68岁老太从亲戚家回家时,为抄近路,没走道口,而从铁路线经过,被飞速驶来的406次客车当场撞死。5月31日下午15时许,家住建邺区的中年男子魏某因在铁路线上行走,在石门坎牌楼一带被一列货车撞倒,后经送医院抢救脱险。6月1日上午,惨剧再次发生,安徽泗县的打工者、49岁的女子茂某同样在石门坎牌楼处横穿铁道,被522次客车当场撞死。据交通部门观测,由于宁芜铁路平交道口多,既“割断”了南京数十条道路,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造成巨大威胁,事故频频发生。2004年1月份,在南京市人大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刘光德(秦淮区中华门街道正学路社区党支部书记)等10人,正式联名提出“建议更改宁芜铁路行驶线路”的建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3: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