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宁德师范学院
释义

宁德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福安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宁德师范专科学 学校主楼校,1993年改为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2月3日,正式更名为“宁德师范学院”。宁德学院规划面积1260亩,总投资54549万元,将办成以师范教育为基础、以工科为重点、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基础教育师资为目标的地方性、多科性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中文名:宁德师范学院

外文名: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宁德师院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公立大学

现任校长:林跃鑫

所属地区:福建宁德

主要院系:中文系,英语系,数学系,生物工程系,教育系

宁德师范学院简介

宁德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

学校沿革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福安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复办时定名为宁德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宁德师范学院。

学校方位

学校坐落于福建省东部滨海港口城市宁德市,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学校基本数据

学校占地面积1167亩,建筑面积15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945万元,图书馆藏书52万册。

环境设施

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总占地面积1167亩,建筑面积15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945万元,图书馆藏书52万册。教学、生活及配套设施齐全,教育消费低廉。新校区位于宁德市东桥开发区学院路1号,旧校区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南路98-1号。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9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35%,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80人。教师中有国家级专家、省级百千万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才和省级教学名师等。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6项,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113项;部分教师还参加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的研究。独立或合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多项。

院系与专业设置

该校设十二个专业系和成人教育部。有11个师范类大专专业和18个非师范类大专专业。建校至今,为闽东地区和全省各行业培养了合格人才14000多人。

就业情况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各类专升本考试或职业技能考试,获得“双文凭”和“双证书”。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高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毕业生就业率居同类学校前列,当年就业率2002届90.7%;2003届93.2%;2004届92.3%。

所获荣誉

建校以来,共培养近 21000 名毕业生。曾获国家教委授予的 “ 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方向明确、成绩显著 ” 的表彰和奖励,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评为 “ 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 ,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 “ 文明单位 ”。

校园文化建设

学报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1988年4月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35-1121,同年7月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定为省地方级科技期刊;1991年5月获准公开发行,刊号定为CN 35-1121/N,同年12月获中国国家中心分配给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4-2911。本刊现为季刊,A4开本,季中月出版。 自创刊以来,在历任校党政领导的关怀下,本刊编辑部人员发挥团队精神,共同努力工作,不断探索进取,办刊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效益日渐显著。本刊编辑部重视与兄弟院校学报的联系与交流,为繁荣和发展我国高校学报事业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本刊编辑部是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理事单位(专属层次学报的理事单位全国只有四家,福建省的理事单位仅本刊一家),主编谢向东教授为理事;是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及福建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以及福建省期刊协会理事单位。本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AJ-CD》统计刊源”、“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四家主要期刊数据库的刊源,影响因子在省内同类院校学报中名列前茅。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注重提高办刊质量,严格做好审稿校对、编辑及出版装帧等各环节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报专家、同仁的好评。本刊在历次各级各类科技期刊“三优”评比中、因编辑质量上乘而多次获奖;其中1999年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报奖;同时获国家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奖;2001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获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本刊副主编林德强副教授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和福建省高校学报优秀编辑工作者,并于2001年被授予中国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银牛奖。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型专科层次的客观情况,办刊宗旨为刊载反映我校理科最新教学、科研成果,选登兄弟院校及基础教育科研、教研论文,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及服务社会生产机构的科学技术研发成果。本刊稳定设置“科技理论研究”、“大学教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为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开辟窗口,为中、青年教师及技术研发人员发表论文,进行学术交流搭建平台。本刊致力于为学校、基础教育、技术研发及社会生产培养人才。

本刊严格遵守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新闻出版发行署等制定颁发的有关新闻出版及科技期刊编辑发行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和《CAJ-CD规范》,力求不断提高学报编辑出版质量;提高学报办刊社会效益。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江小源

校长:林跃鑫

党委副书记:蔡文青

党委副书记:林朝忠

副校长:林寿

副校长:谢向东

副校长:刘慧宇

宁德师范学院新校区

宁德师范学院1600多名大二以上学生首批入住新校区。宁德师院新校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校区的住宿条件处于国内高校中较高水平。目前,新校区已投入使用的两栋宿舍楼、两栋学科院系楼、一栋食堂均运行正常。食堂可同时满足3000名学生同时进餐,总体可接待5000多名学生的就餐需求;两栋宿舍楼可容纳近3000名学生,并各配备有2间残疾人宿舍。交通方面已开通了旧校区至新校区的公交专线,每天对开16趟,途经体育中心、先锋广场、市公安局等站点,最后一班最迟至晚上9点半。此外,还有火车站到后山村和汽车南站的公交可以搭乘。

另外,第一批的8万册图书已进图书馆,超市、理发店等服务网点已经开始运行,篮球场、跑道等运动场地设施也已基本到位。一个月后,农行、建行、工行的三家银行营业网点、电信网点及几家便利店也将开张。

据介绍,首批入住的1600多名学生为宁德师范学院中文、英语、经济管理、法律、管理与工程五个系的大二以上学生。2010年9月中旬,新校区还将迎来这五个系的1000多名新生。其他学生仍留在老校区,计划2011年实现全体师生搬迁至新校区。

力争10年后发展35个本科专业

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关于原宁德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正式批文正式下达以来,该校拟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0年秋,该校已招收了首批5个本科专业595名本科生,省教育厅已批准该校2010年增设6个本科专业,在未来3年中,该校每年将增设4至6个本科专业,到2013年在校本科生将超过3000名。

“努力办好本科专业将是我校今后的工作重点。”该校党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师院升本后,学校就今后的发展做了初步规划。他说,至2020年,学院力争将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扩大到10000名,拥有本科专业约35个。

据介绍,该校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特色强校,培养优秀人才。将分两个阶段:一是中期目标,至2015年,建成合格的本科学院,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和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在校生规模约7000名,本科专业约20至25个;二是远期目标,至2020年,向建设海西特色强校的目标迈进,争取有若干特色学科专业和科研项目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为适应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该校积极加强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即将完工,整个新校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该校近年来每年都招收60多名硕士以上人才,充实到一线教师队伍中,努力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同时,该校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抓好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

二期工程10月底前交付使用

“二期工程中的一、四号宿舍楼,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大楼,图书馆等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正进行内部装修和水、电、暖通施工,将在10月底前完工交付使用。”宁德学院筹建工作指挥部有关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介绍,宁德师院新校区的建设一直受到群众的关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校区建设。2008年5月,市政府成立了宁德学院筹建工作指挥部全面负责新校区建设工作。

开工以来,面对恶劣的天气和自然环境,各施工队、2000多名工人与时间赛跑,加班加点立体推进项目建设。指挥部多次与各施工队总公司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进一步调配充足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人员,加强生产调度,安排夜间施工,合理安排各关键施工工序,确保不间断施工。在确保进度的同时,指挥部严格督促检查,全面落实项目负责人责任、施工单位责任、监理单位责任,深入开展百日质量安全竞赛活动,确保每个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据介绍,三期工程将于2011年开工建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