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娘宫观春祭
释义

春祭由娘宫观主办,揭阳慈善会、文化界、艺术界、慈善团体负责人参加。仪式隆重,场面庄严肃穆;气氛热烈虔诚。祭礼皆遵古法有序进行,鸣炮、鼓乐齐鸣,整衣冠,击鼓,鸣金,净手;向五帝行一跪三叩礼;敬酒、敬茶、敬馔、敬饭、敬甜圆、敬五谷种、敬发粿、敬三牲等。接着,宣读祝文、读祷词,焚祝文。最后,向日月敬大吉,献元宝等。每一项内容都申奏鼓乐,弦歌和鸣。参与者虔诚行礼,崇敬备至。典仪过程,贯穿着传统礼俗,既给人以端庄清新之感,又给人以至诚尊先圣之教化。

节日简介

春祭原属官方活动,据资料记载,春祭习俗兴于汉代,祭拜的对象是神农氏,即炎帝,也称先农大帝。官府在立春这天,要举行“迎春”、“鞭春”大典。“鞭春”就是鞭打春牛,春牛以土塑成,地方官亲自鞭打春牛,以策励春耕。潮汕民间习惯把立春称为“拍春”,应该就是源于这种习俗吧。中国人几千年来以农立国,劝农是历代地方官的重要职责,于是春祭也就有了一整套庄严隆重的仪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地方的农业已经不是经济主体,但春祭活动却延续不停,并慢慢地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含,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向往,希望在即将到来的一年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市区道教娘宫观很好地传承了这一民俗文化,保留了春祭典礼的完整风貌。

春祭流程

春祭拉开了序幕。参加祭祀人员虔诚而立,当司仪宣告仪式开始后,礼炮响起,鼓乐齐鸣。由娘宫观法人代表邢培锋等三位道长组织的主祭团遂先行“整冠、净手”之礼,接着向炎帝行一跪三叩礼,之后是官方领导、地方乡贤、各道观代表等一一上香叩拜。再由主祭敬献酒、茶、馔、饭、甜圆、五谷种、发粿、三牲等祭品,其中的三牲是面食制成。主祭宣读完祝文、祷词后开始祭酒,最后敬献大吉、元宝,祭礼宣告一段落。 后半场是“十献”科仪。经师穿戴齐整,道服华严。法器齐整,古色古韵。贡品更是色香味俱全,除先农坛前案桌敬拜的“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十供之外,另外一排八仙桌摆满了豆、薯、稻等各式的贡品,经师就围着香案颂唱,弦歌和鸣,道韵悠扬。

历史发展

春祭典礼每年都在娘宫举行,原因就在先农坛。据《揭阳县志》载:“明代,揭阳在榕城北门外建社稷坛,春秋二季致祭。清代于东门外建先农坛,每年立春日,由地方官行祭。祭仪中,由一耆老牵牛,一农夫扶犁,一官捧箱,一官播种,各行九推礼……文武各官一体致祭……”“古邑揭阳,史有祭春之俗。于立春之日,遵古会典、庆春、贺春、迎春于东郊。” 另外,清《揭阳县志》记载:“先农坛在东门外雍正四年奉文建坛。”

从资料可知,揭阳历来都有春祭的习俗,典礼地点就在建于清代的“先农坛”(民间俗称“五谷母祠”)举行。先农坛建在老市区的“东门外”,即现在榕华大桥旁边,后因榕华大桥的建设被拆除。为满足信众祭拜热望,在前娘宫观住持邢凤川道长的倡议下先农大帝被迁至娘宫观合祭。自此,娘宫观开始有了每年一次的春祭盛典。

作为一处道教场所,娘宫观保留着比较完整的仪规,如早晚功课和特定日子的祈福法会,很好地传承道教文化和民间习俗。自从1994年10月获准开放之后十多年来,娘宫观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大力弘扬道教的优秀文化,积极保护和修缮文物古迹,热心为社会服务,坚持施医助残、济困扶危,在民众中道教界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关传说

春祭,源已久远,相传与炎帝有关。

女娲之后,不知过了多少年代,又出现了太阳神炎帝。他和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南方,是黄帝同母异父的兄弟。

当时,大地上的人类已生育繁多,自然界的食物不够吃了。仁爱的炎帝就教人类播种五谷,用劳动换取生活资料。人们同劳动,相帮助,果实均分,情如兄弟姐妹。炎帝又叫太阳发足光和热,使五谷孕育生长,人们不愁衣食。大家感其恩德,尊称他为“神农”。

传说,身兼太阳神和农业之神的炎帝,出生地周围有九眼井,井里的水彼此相通,汲其中一眼,其它八眼的水都会流动。当他教人播种五谷时,空中便降落许多谷种,他就把谷种收起来,播在开垦过的土地上,以后就有了食用的五谷。还有更美丽的说法,说那时有一只遍身通红的鸟,嘴里衔株九穗的禾苗,飞过天空,穗上的谷粒落在地上,炎帝把它拾起来,种在田里,以后便长成又高又大的嘉谷。这嘉谷,不但可以充饥,还会长生不死。

炎帝不但是农业之神,同时也是医药之神。

传说,他曾用一根神鞭,叫“赭鞭”,鞭打各种各样的草药,药草经过鞭打,有毒无毒,或寒或热,便自然显现出来。他便根据不同的药草,给人治病。后来,为提高疗效,对症下药,他亲自尝味各种各样的药草,曾一天中过七十次毒。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终于肠子烂断,牺牲了生命。据说,山西太原的釜冈,还存有神农尝药草的鼎;成阳山里还有神农的药鞭处,那山,又叫神农原药草山。

古代春祭

春祭之俗,早在汉代就已兴起。中国人几千年来以农立国。劝农是历代地方官的重要职责。汉代塑土为牛,以策励春耕。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官府在立春这天,都要举行“迎春”、“鞭春”大典,仪式庄严隆重。

据《揭阳县志》载,明代,揭阳在榕城北门外建社稷坛,春秋二季致祭。清代于东门外建先农坛,每年立春日,由地方官行祭。祭仪中,由一耆老牵牛,一农夫扶犁,一官捧箱,一官播种,各行九推礼……文武各官一体致祭……后来。就由娘宫观承办春祭典仪。祭礼皆遵古法:鸣炮,鼓乐齐鸣,整衣冠,击鼓三通,呜金,净手,向五帝行一跪三叩礼:敬酒、敬茶、敬馔、敬饭、敬甜丸、敬五谷种、敬发粿、敬二牲等。接着,宣读祝文,读祷祠,焚祝文。最后,向门月敬大吉,献元宝等。每一项内容都申奏鼓乐,弦歌和鸣。参祭者虔诚行礼,崇敬备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