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逆行胰胆管造影 |
释义 |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介绍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将内镜插至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以后,由内镜活检孔插入造影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作胆胰管X线造影、胆汁细菌学和细胞学、胆道压力及乳头括约肌功能测定等检查,此外,可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胰管碎石取石术、胆胰管内支架安置引流术、鼻胆管引流术及胆道蛔虫取出术等治疗。主要于胆总管下端结石、胰管结石、胆道肿瘤、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及胆道蛔虫症等疾病,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已成为胆胰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正常范围 梗阻性黄疸。 临床怀疑胆道疾患,而口服或静脉胆道造影未能证实者。 疑有胰腺肿瘤或慢性胰腺炎者。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X线或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外有压迫征象者。 检查介绍 对胆管疾患的诊断能提高早期诊断率。 临床意义 对胆管疾患的诊断,可用无创性手段检查,可使病人免去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也能提高早期诊断率。 一、适应症 1.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疑有肝外胆道梗阻者。 2.疑有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诊断不明者。 3.疑有先天性胆道异常或胆囊术后症状再发者。 4.胰腺疾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 二、禁忌证 1.严重的心肺或肾功能不全者。 2.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 3.严重胆道感染 4.对碘造影剂过敏 三、术前准备 1.与胃镜检查相同。作碘造影剂过敏试验。 2.器械准备:十二指肠镜,ercp异常(75%酒精浸泡消毒30’~60’)。消毒注射器等。 3.术前用药:哌替啶50mg肌注,可静注解痉灵(buscopan)20mg。 四、操作要点 1.插镜:按胃镜检查方法插镜迅速通过胃腔、幽门、进入十二指肠降段,此过程应尽量少注气。 2.找准乳头:转动患者体位,以俯卧位最常用,拉直镜身,调节角度钮,使乳头处于视野左上方,辩认及对准乳头开口,是插管成功的关键。 3.插入导管:经活检孔插入导管,调节角度钮及抬钳器,使导管与乳头开口垂直,将导管插入1-2个标记注射造影剂,多可同时显示胰管及胆管,称ercp,目前主张选择性胰管(erp)或胆管(erc)造影。 4.造影:在透视下注射30%胆影葡胺2-3ml,在荧光屏上见到胰管或胆管显影,可缓慢继续注射造影剂至所需管道显影,主胰管显影约需4-5ml,选择性胰管显影应适当掌握所用造影剂剂量及注药的压力,不可过多。胆管充盈只需10~20ml,胆囊完全显示需40~60ml。 5.摄片:胰及胆管显像后,拍片1~2张,然后退出内镜,再行不同体位拍片。 五、术后处理 1.造影成功的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三天,以防感染。 2.观察有无发热、腹痛、血像之变化。 3.胰管造影者,术胶、术后4~6小时及翌晨各测血、尿淀粉酶,升高者每天复查至正常为止。 六、并发症 1.注入性胰腺炎 2.胆道感染――化脓性胆管炎 3.造影剂反应 4.操作不慎所致的乳头损伤、胰胆管破裂等。 5.其他少见并发症尚有假性胰腺囊肿破裂、上腹部剧痛、腹部膨胀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