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尼堪 |
释义 | 敬谨庄亲王尼堪(1610—1653年),全名爱新觉罗·尼堪,清太祖努尔哈赤孙,努尔哈 历史书《抗清英雄李定国》中的插图 赤长子褚英第三子。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封贝子,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以战功进贝勒。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进封为敬谨郡王,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进封为敬谨亲王。后两次复降为郡王,又复,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战死。谥曰庄。 尼堪家族世系表第一代—爱新觉罗·尼堪 第二代—爱新觉罗·兰布:爱新觉罗·尼堪第一子,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封三等辅国将军,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袭贝勒,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袭敬谨郡王,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又因父亲尼堪的功劳袭亲王,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因事降为镇国公,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卒,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因事追削。 第二代—爱新觉罗·尼思哈:爱新觉罗·尼堪第二子,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袭敬谨亲王,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薨,谥曰悼,无嗣。 第三代—爱新觉罗·赖士:爱新觉罗·兰布第四子,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袭辅国公,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因事革退,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授辅国公品级,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卒,谥曰悼愍。 第三代—爱新觉罗·务友:爱新觉罗·兰布第五子,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封辅国公,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卒。 第四代—爱新觉罗·伊尔敦:爱新觉罗·赖士第三子,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袭辅国公,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卒,谥曰简恪。 第四代—爱新觉罗·富增:爱新觉罗·务友第六子,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袭三等镇国将军,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袭爱新觉罗·赖士之辅国公,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因事革退。 第四代—爱新觉罗·富宏:爱新觉罗·务友第七子,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袭三等镇国将军,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卒。 第四代—爱新觉罗·拜音布:爱新觉罗·务友子。 第五代—爱新觉罗·富春:爱新觉罗·伊尔敦第七子,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袭辅国公,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因事革退。 第五代—爱新觉罗·阿慜图:爱新觉罗·富宏第二子,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袭三等辅国将军,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因病告退。 第五代—爱新觉罗·玖雅图:爱新觉罗·拜音布子,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封奉恩将军,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卒,无嗣。 第六代—爱新觉罗·斌英:爱新觉罗·富春第三子,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封二等奉国将军,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袭辅国公,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晋镇国公,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卒。 第六代—爱新觉罗·斌泰:爱新觉罗·富春第五子,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封二等辅国将军,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卒。 第六代—爱新觉罗·斌静:爱新觉罗·富春第七子,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封二等辅国将军,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7818年)因事革退。 第六代—爱新觉罗·惠英:爱新觉罗·阿慜图第八子,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袭三等奉国将军,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卒。 第七代—爱新觉罗·果尔丰阿:爱新觉罗·斌英第一子,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封二等辅国将军,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袭镇国公,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卒。 第七代—爱新觉罗·博尔庆阿:爱新觉罗·斌英第二子,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封一等辅国将军,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卒,无嗣。 第七代—爱新觉罗·伊忠阿:爱新觉罗·斌泰第一子,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袭奉国将军,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卒。 第七代—爱新觉罗·焕魁:爱新觉罗·惠英第一子,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封奉恩将军,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卒。 第七代—爱新觉罗·焕明:爱新觉罗·惠英第二子,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封奉恩将军,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卒。 第八代—爱新觉罗·有麟:爱新觉罗·果尔丰阿第二子,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封辅国将军,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袭镇国公,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因事降为辅国公,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因事革退。 第八代—爱新觉罗·有凤:爱新觉罗·果尔丰阿第四子,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封辅国将军,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袭镇国公,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卒。 第八代—爱新觉罗·有兴:爱新觉罗·果尔丰阿第五子,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封辅国将军,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卒。 第八代—爱新觉罗·德鼐:爱新觉罗·伊忠阿第一子,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封奉恩将军,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卒。 第八代—爱新觉罗·讷尔和春:爱新觉罗·焕魁子。 第八代—爱新觉罗·舒锦:爱新觉罗·焕明子。 第九代—爱新觉罗·玉洁:爱新觉罗·有麟第一子,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封二等辅国将军,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卒。 第九代—爱新觉罗·顺乐:爱新觉罗·有凤族侄。 第九代—爱新觉罗·玉镇:爱新觉罗·有兴第三子,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袭奉国将军,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因事革退。 第九代—爱新觉罗·致祥:爱新觉罗·德鼐子,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袭奉恩将军,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卒,无嗣。 第九代—爱新觉罗·濯麟:爱新觉罗·讷尔和春子,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袭奉恩将军,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卒。 第九代—爱新觉罗·缉御:爱新觉罗·舒锦子,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袭奉恩将军,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因事革退。 第十代—爱新觉罗·桂池:爱新觉罗·顺乐子,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袭爱新觉罗·有凤之镇国公,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因事革退。 第十代—爱新觉罗·桂丰:爱新觉罗·顺乐子,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袭镇国公,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卒。 第十代—爱新觉罗·近光:爱新觉罗·濯麟第一子,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袭奉恩将军,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因事革退。 第十一代—爱新觉罗·全荣:爱新觉罗·桂丰第一子,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封一等辅国将军,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袭镇国公,后事不详。 第十一代—爱新觉罗·全福:爱新觉罗·桂丰第三子,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封一等辅国将军,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卒,无嗣。 第一代 尼堪 第二代 兰布 第三代 郎 第四代 第五代 富春 第六代 斌英 第七代 果尔丰阿 第八代 有麟 有凤 第九代 玉洁 顺乐 第十代 第十一代 相关史料《清史稿列传三》 敬谨庄亲王尼堪,褚英第三子。天命间,从伐多罗特、董夔诸部,有功。天聪九年,师伐明,从多铎率偏师入锦、宁界缀明师。崇德元年,封贝子。上伐朝鲜,从多铎逐朝鲜国王李倧至南汉山城,歼其援兵。四年,上伐明,从阿济格等攻塔山、连山。七年,戍锦州。 顺治元年四月,从多尔衮入山海关,败李自成,复从阿济格追击至庆都,进贝勒。复从多铎率师自孟津至陕州,破敌。二年,师次潼关,自成将刘方亮出御,尼堪与巴雅喇纛章京图赖夹击之,获马三百馀。又偕贝子尚善败敌骑,趋归德,定河南,诏慰劳,赐弓一。五月,从多铎克明南都,追获明福王由崧。又攻江阴,力战,克之。师还,赐金二百、银万五千、鞍一、马五。 三年,从豪格西征。时贺珍扰汉中,二只虎、孙守法扰兴安,群寇蜂起。尼堪次西安,自栈道进军,珍自鸡头关迎拒,击歼之,疾驰汉中躏其垒,贼走西乡,追击於楚湖,至汉阴,二只虎奔四川,孙守法奔岳科寨。十一月,复从豪格入四川,斩张献忠於西充。与贝子满达海分兵定遵义、夔州、茂州、隆昌、富顺、内江、资阳,四川平。五年,师还。偕阿济格平天津土寇,进封敬谨郡王。六年,命为定西大将军,讨叛将姜瓖,屡败敌。破瓖所置巡抚姜辉,其将罗英坛以所部降。多尔衮赴大同招抚姜瓖,承制进尼堪亲王。旋自左卫围大同,瓖将杨振威等斩瓖以降,师还。七年,与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理六部事。 多尔衮遣尚书阿哈尼堪迎朝鲜王弟,阿哈尼堪启尼堪以章京恩国泰代行,事觉,尼堪坐徇隐,降郡王。八年,复封亲王。又坐不奏阿济格私蓄兵器,降郡王。寻掌礼部。居数月,再复亲王,掌宗人府事。 孙可望等犯湖南,命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之。濒行,赐御服、佩刀、鞍马,上亲送於南苑。李定国陷桂林,诏入广西剿贼。十一月,师次湘潭,明将马进忠等遁。师乡衡州,噶布什贤兵击敌衡山县,败敌兵千八百。尼堪督兵夜进,兼程至衡州。诘旦,师未阵,敌四万馀猝至,尼堪督队进击,大破之,逐北二十馀里,获象四、马八百有奇。敌设伏林内,中途伏发,师欲退,尼堪曰:“我军击贼无退者。我为宗室,退,何面目归乎?”奋勇直入,敌围之数重,军失道,尼堪督诸将纵横冲击,陷淖中,矢尽,拔刀战,力竭,殁於阵。十年,丧归,辍朝三日。命亲王以下郊迎,予谥。是役也,从征诸将皆以陷师论罪。 第二子尼思哈,袭。顺治十六年,追论尼堪取多尔衮身后遗财,及不劾尚书谭泰骄纵罪,以阵亡,留爵。十七年,卒,谥曰悼。第一子兰布,袭贝勒。圣祖念尼堪以亲王阵亡,进兰布郡王,仍原号。七年,进亲王。兰布取鳌拜女,八年,鳌拜既得罪,兰布坐降镇国公。十三年,从尚善讨吴三桂於湖南。十七年,卒于军。十九年,追论退缩罪,削爵。子赖士,袭辅国公。乾隆四十三年,高宗以尼堪功著,力战捐躯,进镇国公,世袭。 清初大臣尼堪(纳喇氏)尼堪(?—1660)纳喇氏,清初大臣。归附努尔哈赤后,隶满洲镶白旗。累封二等精奇尼哈番。官至理藩院尚书。通满、蒙语言,屡从军征伐蒙古科尔沁、扎鲁特诸部,招抚颇多。充任使者,交通抚绥各部,有功。 顺治十年(1653)告老退职。十七年卒。 相关史料《清史稿 列传十五》 尼堪,纳喇氏,世居松阿里乌喇。太祖时来归,赐号“巴克什”。旗制定,隶满洲镶白旗。初以说降蒙古科尔沁部,授备御。天命十年,偕侍卫博尔晋等率师伐虎尔哈部,收五百户以还,上郊劳赐宴。天聪初,擢一等侍卫。从太宗伐明,攻锦州,有功。七年,从诸贝勒按狱蒙古诸部,牛录额真阿什达尔汉以所赍敕二十道付尼堪,尼堪以授从者,失其九。所司论劾,罚如律。蒿齐忒部台吉额林等来归,命尼堪往迎。八年正月,收其部落户口、牲畜以还。七月,上伐明,道遇察哈尔部众来归,命尼堪还盛京安置。时郑亲王济尔哈朗留守,使尼堪偕卦尔察、席特库率兵十二人侦明兵。明兵适至,奋击败之,逐至辽河,凡三战,斩馘百余,明兵引退。九年,从贝勒岳讬戍归化城,土默特部私与明通,岳讬使尼堪及参领阿尔津伺塞上,得明使四辈、土默特使十辈,皆执以归。寻与英俄尔岱等使朝鲜。 崇德元年六月,授理藩院承政。二年正月,太宗伐朝鲜,既克其都,命尼堪及吉思哈、叶克舒帅师并护科尔沁、紥鲁特、敖汉、柰曼诸部兵伐瓦尔喀,将出朝鲜境,朝鲜兵屯吉木海,阻师行,尼堪督兵进击,大破之,斩平壤巡抚。既,朝鲜兵二万余人复来追袭,尼堪等设伏诱敌,歼万馀人。敌遁,据山巅立栅拒守,师围之三日,遂下。降哈忙城巡抚及总兵副使以下官,获牲畜、布帛诸物无算。进略瓦尔喀部,以所获畀蒙古诸部兵,寻引师还。复偕阿什达尔汉使科尔沁、巴林、紥鲁特、喀喇沁诸部颁赦诏,会诸部王贝勒清庶狱。三年五月,坐谳狱科尔沁失实,解任。七月,授理藩院右参政。四年,伐明,徵蒙古诸部兵,兵至不如额,命尼堪使科尔沁、喀喇沁、土默特诸部诘责。五年四月,上以尼堪充副任使,授三等甲喇章京。复命安集索伦、郭尔罗斯两部新附之众,编为八牛录。七月,复命徵蒙古诸部兵伐索伦,简其军实。 世祖定鼎,论功,进二等。顺治二年,从豫亲王多铎下河南,将蒙古兵自南阳趋归德,降州一、县四。论功,进一等。三年,从多铎讨苏尼特部,大破其众。四年,论功,进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迁理藩院尚书。六年,喀尔喀使至,餽睿亲王多尔衮马,巽亲王满达海以为言,尼堪启王,王曰:“如例云何?”尼堪曰:“外藩职贡,例不当餽诸王。”王恶其语侵己,令内大臣议罪,夺其俸。三遇恩诏,进三等精奇尼哈番,世袭。十年,上以尼堪老,进二等,致仕。十七年,卒。无子,以其弟阿穆尔图、阿锡图,从子玛拉、兆资分袭世职。玛拉自有传。 附注满语(nikan)的音意合译,意为汉族,含贬义, 相当于“南蛮子”一词。 词义的考证在台湾学者黄彰健的《论满文nikan这个字的含义》一文中,对这个字进行了详细的辨识,认为尼堪含“汉人、蛮子”之义。 1.清文汇书卷二释nikan为“汉人、蛮子”。今按,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二年九月壬戌条说:巡按山东御史翟凤翀疏言……向来夷汉一家,墩室俱废,哨瞭不设。夷人假入市,诇伺虚实,汉人亦出边透露消息。……近年惧罪脱逃之人,具以奴寨为窟穴,奴酋特筑一城以居之,号曰蛮子城。此谓汉人为蛮子,因此这个城也就叫做蛮子城。 2.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中胡贡明《请用才纳谏》奏:其机全在皇上破格隆才,诚心受谏。切勿曰多言蛮子,又来饶舌。微臣幸甚,国家幸甚。 3.同书卷中宁完我《请变通大明会典六部通事》奏:我国六部之名,原是照蛮子家立的。 4.同书卷上宁完我等谨陈管见奏:环观今日军情,无大无小,都以蛮子家为奇货。 5.清太宗实录天聪元年三月辛巳条说:时阿敏面诟李永芳曰:我岂不能杀尔蛮奴,尔何得多言! 6.王钟翰于所著《满族在奴儿哈赤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一文的脚注中,曾指出“天工朝臣工奏议”蛮子家三字在满洲老档秘录(卷下页三六上)改作汉人二字,当系转从nikan一字译出;又指出“清文汇书卷二叶二十一下与汉人之外,尚有蛮子的别译,当系汉人旧称如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