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尼冠洲 |
释义 | 尼冠洲,1894-1936,又名尼玛鄂特索尔,蒙古镶白旗。察哈尔盟明安旗的佐领,为察哈尔盟盟长卓特巴札普的得力助手,时常代表察哈尔盟到外边进行联络。尼为人擅长辞令,长于交际,因此逐渐成为察盟中的知名人物,国民党方面也认为他是蒙旗地方上的实力派。早期追随德王搞“蒙古自治”。 1928年7月6日,国民政府内政部建议将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别区改设行省;7月,察哈尔部代表杭锦寿、尼玛鄂特索尔代表察哈尔部12旗群赴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提出察哈尔部与内蒙古各盟旗联合实行自治,不受当地县政府之控制,直属国民政府管辖,但遭拒绝。9月17日,国民政府公布热河、察哈尔、绥远、青海、西康改为行省的命令。 1929年,察哈尔牛羊牧群总管卓特巴扎普担任国民党政府蒙藏委员会驻北平办事处副处长,尼冠洲代理总管职务。 1934年3月,南京政府又公布了《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暂行组织大纲》和《蒙古地方自治指导长官公署暂行条例》。并指定云端旺楚克为委员长,索特纳木喇布坦、沙克都尔扎布为副委员长。任命云端旺楚克、索特纳木喇布坦、沙克都尔扎布、德穆楚克栋鲁普、阿拉坦鄂其尔、巴宝多尔济、那彦图(外蒙古亲王、常驻北平)、杨桑(原锡盟盟长)、恩克巴图(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白云梯(国民党中央候补执委、蒙藏委员会委员)、克兴额(国民党中央候补执委、蒙藏委员会委员)、吴鹤龄(蒙藏委员会委员、蒙古各盟旗联合驻京办事处主任)、卓特巴札普(察哈尔部保安长官)、贡楚克拉什(察哈尔部镶白旗总管)、达理扎雅(阿拉善旗札萨克)、图布升巴雅尔(额济纳旗札萨克)、荣祥(土默特旗总管)、尼玛鄂特索尔(察哈尔部明安牧场总管)、伊德钦(军事参议院参议)、郭尔卓尔扎布(苏尼特左旗郡王)、托克托胡(乌珠穆沁右旗协理)、潘第恭察布(四子王旗札萨克)、那木济勒色楞(哲里木盟副盟长)、阿育勒乌贵(卓索图盟副盟长)等24人为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委员。 后因意识到德王的“蒙古自治“只是日本人的工具和傀儡,逐渐改变观点,向中央政府靠近,1935年11月,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36年1月,与吴鹤龄衔蒋介石使命到张北阻止成立察哈尔盟。,二人一同由南京到达北平时,尼冠洲还对来访记者发表谈话,表示此次来蒙,是为了宣抚蒙旗归向中央。引起了日本方面的注意。当他来到张北后,卓特巴札普依为自己的唯一助手,委以察盟公署总务厅长之职。日本方面也知尼冠洲是察盟的有名人物,想拉他下水参加察盟工作,所以也同意他任此职。但尼对此职表示推辞不就,并劝说卓特巴札普勿受日本人愚弄,要有自己的主张。这样就更遭到日本人的嫉恨。 1月22日,德 王 以 蒙 古 政 务 会 名 义 , 将 察 哈 尔 左 翼四 旗 及 四 牧 群 改 为 察 哈 尔 盟 , 委 蒙 古 保 安 队 长 卓特巴扎普 为盟 长 。 在参加察盟公署成立典礼时,尼冠洲指着成吉思汗遗像前所供的九只羊说:我们蒙古人所能决定的就是这九只羊的供品,其他一切都受日本人的操纵把持。这话为日本方面侦知,日人更欲置其于死地。1月23日,在他乘车离开张北去张家口的途中,被化装的日本特务追上枪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