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尼各马可伦理学 |
释义 | 图书简介《尼各马可伦理学》Ethika Nikomachea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是作者唯一亲手编订的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335~前323年间。13世纪被译成拉丁文后遂传遍西欧,中译本名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33年出版。全书共10卷,132章,探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等问题。该书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第一部伦理学专著,书中系统阐述了德性在于合乎理性的活动,至善就是幸福等观点,成为西方近现代伦理学思想的主要渊源之一。 图书信息书 名: 尼各马可伦理学 作 者:亚里士多德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ISBN: 9787010092164 开本: 16开 定价: 45.00元 内容简介《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不朽作品。在古希腊雅典文明的鼎盛时期就曾作为教科书,两千多年来为人类文明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深厚的思想养料。这部名著的注释导读本是由邓安庆教授完成的,其本意是给通识类人文核心课程准备教材。译注主要依据的是多种德文版本,如Olof Gigorl翻译的Taschenbuch版,Eugen Rolfes翻译、Gunther Bien校对的Meiner版,Franz Dirlmeier翻译并作跋、ErnstA. Sctlmidt作注的Reclam版,也参考借鉴了英文版本和已有的中文译注本,并融合了课堂上针对学生提问的思考和解答。 译注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既要忠实原文,又要通俗易懂。在哲学史上还没有哪一位思想家像亚里士多德那样,获得那么多的译注,他的思想与其说活在他的原文中,不如说活在他的译注中。 作者简介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译者:邓安庆 邓安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国外哲学思潮与西方马克主义研究基地双聘研究员。1992年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1-2003年德国洪堡基金学者,研究重点为德国哲学和西方伦理学。 出版译著有:[德]施莱尔马赫:《论宗教——对蔑视宗教的有教养者讲话》(香港道风书社,2009);[德]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和《布鲁诺对话——论事物的神性原理和本性原理》(均为商务印书馆,2008);[瑞士]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人民出版社,2008);[德]赫费:《作为现代化之代价的道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伽达默尔集》(合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出版学术专著《谢林》等7部,在《柏林谢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和《哲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 图书目录导读:从《尼各马可伦理学》找回对德性力量的 确信 第一卷 伦理学和政治学:善、幸福与灵魂活动 1.善之为目标/伦理学导论 2.幸福作为通过行为所能实现的最高善/伦理学方法 3.三种生活方式及其目标 4.对柏拉图善的理念之批评 5.幸福完满而自足 6.幸福与人之为人的活动或使命 7.再谈伦理学方法 8.三种善缘 9.进一步讨论德性、享乐和外在的善缘作为幸福的要素 10.幸福的获得靠自己的功德还是靠运气 11.在世幸福以及后人的命运对幸福的影响 12.幸福值得称赞还是值得崇敬 13.灵魂与德性分类 第二卷 伦理德性与中庸 1.伦理德性源自习惯,因此既非自然而然,也非反自然 2.伦理德性作为品格由与之相应的活动养成、毁坏并伴随苦与乐 3.如何能够在德性之前有合乎德性的行为?德性与技艺之别 4.德性的一般规定:它是与性情及其能力相关的稳定品格 5.德性的进一步规定:它是我们因之而契合中庸的品质 6.中庸之德的应用范围 7.应用具体的德性来准确阐明中庸概念 8.中庸与极端之间的对立关系 9.如何契合与达到中庸 第三卷 德行特征与具体德性德行特征 1.自愿为德行之要,不自愿与被迫 2.人何时出于无知而行动? 3.自愿的总定义及其与义愤和欲望的关系 4.选择出于自愿但不等同于任意 5.权衡不涉及目标,而仅涉及达到目标的途径 6.意愿指向目的,但目的是善还是显得是善大为不同 7.人的高贵与低贱全由自己负责 8.前述德行的总结具体德性 9.详解具体德性之导论——勇敢 10.高贵与完美作为勇敢德性的目标 11.貌似勇敢的其他五种类型 12.勇敢与苦乐 13.节制是何种快乐的中庸 14.放纵和麻木 15.放纵出于自愿,更需得到规训 第四卷 具体德性续论 1.慷慨 2.高贵之为慷慨德性的规范 3.挥霍和吝啬 4.大方和小气 5.大方的实现及其先决条件 6.炫耀和小气作为大方的对立面 7.自重 8.自重之人的性格和举止 9.自卑和自夸作为自重的对立面 10.荣誉感是自重的前提 11.温和 12.交际之德 13.诚实 14.风趣和机灵 15.害羞不是真正的德性 第五卷 公正论 1.导论:公正之为人的品质 2.不公正之双重含义的区分 3.公正乃德性之首 4.特殊的公正作为总德的部分 5.再论一般公正和具体公正之别 6.分配的公正 7.矫正的公正 8.回报的公正 9.公正与德性 10.政治的公正及其类似形式 11.人是否自愿遭受不公正 12.谁的行为不公正? 13.做公正的人实际上很难 14.公平及其与公正的关系 15.施行不公正和遭受不公正的关系,能否对自身施行不公正 第六卷 理智德性论 1.理智德性引论 2.灵魂有理性部分的德性 3.灵魂命中真理的五种能力:科学 4.技艺 5.明智 6.灵智(努斯) 7.智慧 8.再论明智及其种类 9.续论:明智不是操心自身功利等问题 10.从属于明智的德性:甲、善谋 11.乙:善解与丙:体谅 12.体谅、善解、明智和灵智的关系 13.对智慧和明智无用论的反驳/德性与明智的关系 第七卷 自制和快乐 1.伦理上必须避免的三种品质及其对立面 2.关于自制的流行意见 3.流行意见的主要疑难 4.自制和不能自制的区别 5.不能自制与知识 6.类似意义上的不能自制以及兽性和病态的不能 …… 第八卷 友爱论 第九卷 友爱续论 第十卷 论快乐、幸福和立法 附录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