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闹市口 |
释义 | 北京市闹市口1958年以前,现在的北京火车站站口中心位置,是四条街道汇合的十字街口:东边街道叫“东观音寺街”;西边街道叫“西观音寺街”;南边是“南小街”;北即现在的“朝阳门南小街”,原称“方巾巷”。这四条街道汇合的十字街口,当时称作“闹市口”。 闹市口四周的街道,又分别连通多条胡同,除今日的朝阳门南小街两侧的胡同还保留大部分外,东、西、南的胡同基本全消失了。 杭州市闹市口闹市口又名闹市口巷,民国时改称为营门口。南起涌金路(今西湖大道)中段,北至开元路中段。解放后成区片名,泛指人民大会堂南侧、营门口与涌金路东段一带。宋名妙心寺巷。明有游击府。清顺治五年(1648)圈地建旗营,地为来薰门口,故称营门口,满营进出森严,市民去西湖必在此绕道(涌金路)才能出涌金门,而旗人去西湖亦由此门出入,故热闹成市,遂有闹市口之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