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诏王
释义

南诏王姓蒙,始祖叫蒙舍龙。蒙舍诏因其位于诸诏之南,又称南诏。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唐朝支持下兼并五诏,进爵云南王,以西洱河(今洱海)地区为基地建立南诏国。次年迁都太和城(今大理)。

在古代越南,曾有南诏国是“赵武帝佗之后”的说法。在越南古籍《岭南摭怪·南诏传》中,提出历史上的南越国被汉朝所灭后,“其赵氏子孙,各散四方”,后来更在越南北部地区“劫掠海滨之人,戮汉守令。其民畏服,呼为‘南赵’。”并进一步以为“南赵”讹为“南诏”,因而南诏国是南越赵氏遗族所建立的。

对此,中国学者戴可来作出驳斥,认为与史实不符。理由是南诏的“诏”其实是王或首领的意思,而该政权是六诏中的蒙舍诏所建立。至于杜撰南诏是赵佗之后的原因,戴可来认为是“因为越南人以赵佗为其‘开国之君’,编造这套传说,借以自夸,不足为信。”

而近现代的越南史家,也已经对南诏历史有较深的认识,如陈仲金说南诏国境内“这个地区之人称王为诏”、“蒙舍诏位于最南面,故称南诏”;1970年代越共学术机关编撰的《越南历史》,亦说“‘诏’是民族首领的称呼”,与陈仲金见解相同。

南诏王世系:

并五诏之前:

舍龙——细奴逻(也名龙独逻,奇嘉王、兴宗王)——逻盛——盛逻皮(登台郡王)

另有一说:舍龙—细奴逻(六四九年——六七四年)—逻盛炎(在位年不明)—炎阁(在位年不明)

并五诏之后:

皮逻阁(唐赐名蒙归义,云南王)738年—748年

阁逻凤 748年—778年

异牟寻 778年—808年

寻阁劝 808年—809年

劝龙晟 809年—816年

劝利晟(也称劝利) 816年—823年

劝丰祐(另有一说晟丰祐) 823年—859年

世隆(小名祐世隆,因为犯唐玄宗讳,史书一般称酋龙、祐龙、世龙) 859年—877年

法尧(隆舜,也称法) 877年—897年

舜化贞 897年—902年

按照南诏原来的习惯,父子相传,用连名制。值得注意的是,父子连名的习俗,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之中颇为流行,不独为某个民族或族群所特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5: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