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宗尼姑寺 |
释义 | 南宗尼姑寺,藏语称“南宗静虑兴旺洲”。位于坎布拉乡南宗沟阿琼南宗寺(桑俄合丹杰林)北,为宁玛派尼姑寺院,传由古浪仓始建于元代。1958年前,该寺建筑总面积约40亩,有经堂、佛堂各1座,尼姑房50院150间,耕地50亩,尼姑25户55人,其中活佛1人,其香火来源主要为直岗拉卡等村。1958年后,呆留有少数尼姑房。现有尼姑近百人(公布数为70人),寺主古嘉赛,具体寺务由寺管会主任仁增昂毛负责。 古浪仓原籍今当顺乡古浪堤,是尖扎地区出名的宁玛派世袭活佛。他所创建的南宗尼姑寺,以历史悠久、尼姑众多闻名省内外。 南宗尼姑寺,自1980年以来尼姑数逐年增加。尼姑主要来自本州尖扎、同仁县和海南州、化隆县等地,多为青少年,有普通农牧民,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学毕业生。究其入寺动机,多因婚姻受挫,有病得不到全面治疗等,也有因父母多儿女抚养困难或经人说教而入寺者。 阿琼南宗尼姑寺生活模式青海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是一座古老的宁玛派尼姑寺,座落在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洲尖扎县坎布拉乡境内的“阿琼南宗”山脚下。该寺庙从古迄今一直为安多藏区主要的宁玛派尼姑寺之一。自1980年恢复开放以来,目前,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已初具规模,截止1994年8月拥有尼姑160位,她们是一群由藏族女性(多为青少年)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她们在建立自己的教法体制、法事仪轨的过程中,树立了该教团组织特有的生活模式。 一、尼姑的宗教生活 阿琼南宗三丹培林的每位尼姑从出离家门,独身修道,加入教团组织,居住寺院,开始她们新的生活-宗教生活,都要经过一定的程序,也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就一般而言,每位出家入寺或受持“三归”,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宝者,必须身体健康,笃信宗教,坚守戒律,一心学经,方可入寺。而且一般的程序也是按照佛教戒律的规定行使的。现分述如下: 1、剃度入寺。剃发,是佛教徒出家接受戒律的一种规定。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的每位尼姑出家入寺前,一般要在寺院找一位道行高,学问好,在寺内有一定声望,已入殿课诵,即正式纳入寺院组织的尼姑,作自己的“依止师”,这位“依止师”也须得寺院同意后,方可收其为弟子,然后由“依止师”在其佛堂内为新的弟子举行剃度仪式。为新弟子剃除头顶发辫,供于佛祖释迦牟尼像前,穿法衣,赐法名,授沙弥尼戒,即1、不杀生;2、不偷窃;3、不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饰香曼;7、不听视歌舞;8、不坐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蓄金银财宝共十条,从此便成为沙弥尼。 离家入寺为僧尼,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遁世制度,后为佛教沿用。《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载:“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称释迦弟子。”佛教传入藏土以后,这种戒律亦被藏传佛教所接受,虽然各宗派教义有所侧重,接受戒条的方式方法也不尽一样。但是剃度入寺,收徒礼师,不仅是藏传佛教各派教徒寻师参道,修行办道,宏法利生的基本途径,而且是藏传佛教延续的一种方法。 2、入殿仪式。藏传佛教各大寺院为了控制、管制、管理僧尼而设有一种入殿仪制。这种入殿仪制目前已形成藏传佛教各大寺院选择,吸纳僧尼所普遍遵行的规矩或制度。在阿琼南宗尼姑寺,剃度入寺的尼姑首先要经过“依止师”逐字逐句,手把手地教授该教派所修习的各种教理教法,特别是要掌握、谙熟“日常课诵”的基本内容,通过试经的考试,合格者方可吸纳为该教团组织或这个寺院的正式尼姑,并有资格参加寺院举行的各种法事仪轨。一般每位新入寺的尼姑第一次入殿(进入大经堂)参加“日常课诵”时,要献哈达,以个人的力所能及给寺院赠送茶叶等礼品,或5至10元钱。并由格贵为她能够加入教团组织,入殿课诵祈祷祝福。而后,这位尼姑要磕头礼佛三至七次,便可列入“日常课诵”之席。从此隶属于这个寺院,取得该寺尼姑的资格。这套入殿仪制程序,在藏传佛教各个寺院的具体做法各不相同,有简有繁,而且不同时代的具体做法也有所不同。在阿琼南宗尼姑寺这套程序是比较严格的,它已成为该寺限制尼姑的一种手段。 3、日常课诵。是藏传佛教徒每日定时集中于大经堂集体共同诵读佛经念持经咒、礼佛供养和梵呗歌赞的一种行仪。藏传佛教各大寺院均有日常课诵这一行仪。在“古印度讽诵佛经奉行‘三品’仪制,首先颂扬马鸣所集的赞佛诗文,其次正诵佛经,然后陈述回向发愿。”这种念诵法也成为藏传佛教各教派课诵活动的基本仪制,都被普遍遵行。但是各教派课诵的内容并非完全一样,即便是同一个教派,同处一地,日常课诵的内容也有所不同。阿琼南宗尼姑寺日常课诵的内容主要有:《初供》(课诵后均有藏文)、《药师供赞》、《三聚经》、《圣普贤行》、《入菩萨行愿》、《圣弥勒愿品》、《圣救度母》、《莲花生愿品》、《金刚空心结》、《八大吉祥》、《回向与发愿》等。当然,日常课诵的这些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自己所会供的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日常课诵是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尼姑日常宗教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尼姑寺定型化的宗教活动和尼姑们必须修持的定课。尼姑寺的日常课诵一般在清晨进行,可谓“早殿”或“早课”。每日清晨尼姑们定时集中在大经堂,共同诵经供赞,礼佛祈佛祈祷,与安置于大经堂中那些可见或可亲证的神佛、菩萨实体(塑像)面对面的交流,由此不仅可产生一种亲切感或补偿心理之感。伦理化的宗教性质因此得到加强,而且日常课诵作为尼姑群体每日对共同信奉的超自然体加以尊崇和敬拜的一种行仪,它确立或保持了尼姑们与超自然体的一种特定的联系,并通过这种宗教体验,加深了尼姑们的宗教信仰与感情,对她们的群体意识和教团组织的巩固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献祭仪轨。它是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尼姑宗教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尼姑群体共同以独特的形式向神佛、本尊、菩萨等表示敬畏,感恩和祈求的一种宗教礼仪,也是尼姑们集体共同对其宗派教义教法的一种内心体验与实践。因此,献祭仪轨,已成为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尼姑宗教生活中的一种固定的形式。每年从正月初一日至十二月底要举行各种纷繁多彩,五花八门的献祭仪轨,甚至每月还有以“上弦”和“下弦”月之分的献祭仪轨。因献祭目的之不同,大致可分为求福祭,感恩祭和崇拜祭。献祭仪轨以祭祀护法、本尊等神灵活为祈福,禳灾,保众生平安和佛法宏扬;以祭祀上师等为报谢,感恩,护佑和赐教;以祭祀至贤人物为崇拜,恩赐智慧。在这些不同的献祭仪式中一般尼姑们往往以供奉静水、鲜花、神灯、香火和神馐等吉祥物品,或上千种物品的“千供”来沟通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的联系。梵呗歌赞、歌唱优美的赞颂词,吹奏各种悦耳的法器,“迎请”着其教派的本尊和护法等神佛,打手印、口念经咒,手按法器与这些非人格的超自然力进行交流,使其献祭形式达到完美。同时她们将自己融入一种永恒的力量之中。“当一个教徒以仪式的方式来咏唱赞歌,祈福、咒语或神话时,其产生的效力(在其倡导者与拥护者看来)根本不是来自个人的欲望与祈求,而是来自其自身的神圣性。”因此,尼姑们将这些非人格的神圣力量被看作存在的源泉,而这种神圣的献祭仪式则成了她们把神秘的神圣力量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手段。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交织在一起的”。人的意识和行为在人们的生活中往往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尼姑寺的献祭仪轨,事实上是宗教信仰观念的行为表现和具体化。它们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为的关系。因此,藏传佛教中采取的各种繁杂仪轨,是随着人们信仰观念的明晰,各教派教理教法的规范和体制化而逐渐规范化、固定化,并成为体现自己宗教文化特色的一种形式。总而言之,献祭仪轨是藏传佛教居寺僧尼宗教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用物质性的供品或仪式来换取神佛的帮助和恩赐。所以,“宗教的整个本质表现并集中在献祭之中。”(费尔巴哈语)。 5、俗家经忏。即为俗人举行讽诵经忏的一种宗教仪式。为俗家诵经拜忏是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尼姑宗教生活的一个方面,它往往由施主奉献财物,指定尼姑修忏法诵佛经。也是尼姑寺一种谋利的佛事活动,或尼姑个人唯一的经济来源。诵经拜忏可在寺院集体共同进行,亦可去俗家进行。但它不是经常性的。 阿琼南宗尼姑寺为了使每个尼姑人人都有所经济收入,寺院规定:尼姑个人不能擅自受邀去俗家经忏,一般由“格贵”统一安排,人员的多少由俗家限定,依经忏内容5人、7人或10人不等。每一组中均设有“翁则”、“上师”(喇嘛)和“却员”等神职人员。进行经忏的内容纷繁多种,十分繁杂。有追荐亡灵、祈冥福、报亲恩、消灾延寿、驱邪禳灾等等,其形式也是多样的。在此不再赘述。但这些诵经拜忏的尼姑在仪式中都扮演着一种神圣的角色,是神的代表和仆人,皆成为神圣力量和世俗人间的联结点,把神圣力量传给世俗人间,或救度亡灵,引入极乐世界,或超脱苦难,构造着一个完整的经验世界,但它却隐藏着一种救治世俗的方法,或具有一种拯救的力量。它通过礼敬,赞叹。拜忏以安定心思,能够净化或改变人们的生活。因此,在藏传佛教中各忏法便纷呈于世,成为僧尼主要的佛事活动之一。 6、煨桑祈祷。这里指尼姑个人的一种宗教生活。在阿琼南宗尼姑寺,一个尼姑除了集体的宗教活动以外,还有各自的宗教生活内容。煨桑祈祷,便是尼姑个人与神灵菩萨交往的基本形式。它是通过煨桑薰烟,吟诵经文颂词等语言形式和身体动作来表现对神佛菩萨的一种依赖感或敬畏感,以实现自身或整个人类众生的愿望。因此,每日的煨桑成了尼姑个人满足自己或众生的目的或需要而特定的生活基本内容。譬如某一尼姑,她主要念诵这些经文颂词加以祈祷:1、《圣文殊名称清净说》;2、《圣普贤行》;3、《白伞盖佛母》;4、《薄伽梵母般若波罗密多》;《圣救度母》等及其他真言咒语,当然,每个尼姑都是按个人需求而定的。但是,他们的目的却是一样的。都希望借助神力来实现自己或众生的目的或心愿,这是她们煨桑祈祷的共同心理基础,对她们而言,通过煨桑,诵经歌赞对神佛菩萨的祈求和祝祷,不仅打开了神圣王国的大门,从而让生活充满憧憬、欢乐和智慧。而且这些经文祷词中描述的神圣世界的模式,便构成了她们生活的灯塔。就以上例举的经文颂词,我们可以看出尼姑们祈祷的神圣对象多为女性。她们认为这些充满慈悲、利益无边的神女佛母,对女性本身更为有利。故将她们视为自己前进的指南,或一种希望,她们对这些神灵佛母表现这种尊崇、爱慕、畏惧、谦卑和虔诚的同时,也培养和净化了她们的慈悲、善良之心和伦理道德行为。 7、转经磕头。是藏传佛教独具特色的一种行仪,而且也是僧俗最基本的宗教生活形式。转经,即转经轮(筒)。每个经筒内装有一定数量的经咒,一般往往以六字真言或咒语为其主要内容。每转动一次就同于念诵数百倍的经咒。藏传佛教对真言咒语功能尤为重视。譬如,经轮的主要经咒六字真言,源于梵文,现由六个藏文字母组成。是藏传佛教的一种咒语,也是一种发声法。藏传佛教将六字真言视为一切佛教经典的根源,循环往复不断念诵,即能消灭积德,功德圆满而成佛。“嗡嘛呢叭咪哄”这六字真言,乃是诸佛思想之聚焦。八万四千经论的精英。五部佛主与秘密主之心要。这六个字每字都是陀罗尼咒之聚会,善业与功德之本源,利乐成就的根本,善趣与解脱的大道。“每字真言的每一音节,赋予了一种摆脱轮回转生和六道的职能,从而使六字真言更加威严神圣。”因此,在阿琼南宗尼姑寺,尼姑们除了重视诵经祈祷外,磕拜神佛,转经轮便是尼姑日常个人进行的主要宗教活动。她们每日要环绕大经堂经轮回廊,周而复始地转动数千百次的转经筒,面对大经堂中安置的本尊,护法等众神行上千百次五体投地的磕拜。这种转经磕头的行仪除了在寺内进行外,尼姑们常常还在各自的尼舍中均设有小佛堂和手摇经轮。她们的闲暇时间几乎都在转动着的经轮中渡过。她们转经轮,口念经咒真言,将自己的身、心、语全部奉献于它,崇拜它,使它成为造福或净化人们精神世界的一种奇特的精神食粮。 二、寺院经济与日常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执行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在广大藏区渐而恢复开放寺院,大多寺院都努力遵循“以寺养寺,农禅并重”的原则,从事宗教和经济活动,在生产和经济经营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就阿琼南宗尼姑寺重修以后,占地总面积为40亩,主建筑大经堂一座42间,是尼姑集体共同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尼舍共86院,260间,是尼姑个人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和宗教活动场所。按尼姑寺占有财产的形式与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阿琼南宗尼姑寺的财产可分为全寺所有,活佛所有和尼姑个人所有三种形式。 全寺所有的财产:即以寺院名义占有的财产,就土地而言,目前尼姑寺占有耕地42亩,主要耕种小麦、青稞和油菜籽等农作物。所收获的粮食除交纳公粮外,全部归寺院集体所有,是尼姑寺经济的基础。就林木而言,阿琼南宗尼姑寺地处森林地带(现国家森林公园内)占有面积为10亩。分布于寺院周围,为寺院经济资源之一。此外,尼姑寺还有一所正在筹建中的诊所,以经营医药服务业来增加寺院的经济收入。然而,由于资金的短缺,目前只是购置了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和少量药品,对内开诊营业,尚未具备向外开放的条件。 活佛占有财产:即以活佛名义占有的财产,由活佛本人管理,财产的处置权和受益权归活佛私有。现尼姑寺的活佛主要古浪嘉赛、卓洛等。阿琼南宗尼姑寺活佛的财产,按法缘关系具有继承权,一般按活佛的“转世”世系或代族关系代代相传。 尼姑所有的财产:即尼姑私有的财产。一般藏传佛教尼姑的宗教地位比较低下,其经济地位也不优越。在阿琼南宗尼姑寺尼姑占有的财产往往都是以“尼舍”而建立的。尼舍,一般按世俗亲戚关系、姐妹关系或师徒关系由二至三人居住。她们不占有耕地,也不牧养牛羊,尼舍是她们占有的唯一财产。而且由“家人”承建,或师徒相传。尼姑们每年为他人诵经拜忏,也可获得相应的报酬,如五、六十元,二至三包砖茶等实物。这便是一个尼姑一年内所有的经济收入。 以上就阿琼南宗丹琼培林财产的占有形式与经济的运行,可以想见尼姑寺财产占有关系是一种私有制的特殊形式,尼姑在寺院几乎没有财产干预权,也很少有受益权。就阿琼南宗尼姑寺本身而言,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广泛的经济来源。尼姑寺虽然地处国家森林公园内,为一处旅游景点,但是因交通不便利,没有更多游客或信众前来观光或布施朝拜,因此,尼姑寺占有的耕地便成为她的主要经济来源。于是,尼姑们既是寺院的神职人员,又是经营土地的生产劳动者。然而,寺院每年所获收的粮食,除交纳公粮外,几乎耗费于寺院一年中繁杂的各种礼佛仪轨,如“煨桑”,做“朵玛”等等,尼姑收入微薄,寺院无力保障尼姑的日常生活消费。尼姑日常中的消费全部由尼姑个人承担。如: 1、尼舍:是尼姑个人的生活环境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阿琼南宗尼姑寺的尼姑住房,皆为平房一院,土木建筑结构,一院多为3或4间房,内设佛殿或佛龛,供奉佛象和经书等。尼姑的住房,大多由尼姑的家人、亲属承建或师徒相传。目前阿琼南宗尼姑寺的尼姑近一半是本地人,她们的住房几乎都由家人承建,家境较好的,房内四壁均以木板装饰,美观优雅。有的尼舍则用木版装饰墙裙。有的则四壁土墙,十分简陋。相形之下,差别很大,但是,尼姑们并不以此为荣辱,她们在这种特殊环境里,彼此相敬如宾,情同手足,相互爱护,充满爱意。大多院内二三位尼姑安和相居,相互照顾,彼此学经,共同修道。 2、饮食。阿琼南宗尼姑寺,低处气候温和农业区。尼姑的饮食多以面食为主,随加一些蔬菜和少量肉食。一日三餐皆由尼姑自己承担和料理。尼姑们虽然均在自己的小院内种有少量蔬菜,如白菜、萝卜等。然而,其余的生活消费均由家人、亲属供给。可见,家庭仍为尼姑日常生活的主要承担者。尽管寺院在礼佛仪轨期间给每位尼姑分发一点“神馐”,这根本不可能满足她们的生活消费。于是一些家住外地的尼姑秋后常常要化缘,以备口粮。化缘便成为尼姑维持生活的一种手段或赖以生存的一种方式。阿琼南宗尼姑寺,尼姑的生活非常简单,一日三餐多为干馍、茶水、煮面条,但她们却没有丝毫清苦感。一位尼姑告诉笔者,她在家里住几天就会厌倦。表示了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一定态度,同时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宗教感情。 3、衣着。藏传佛教尼姑的衣着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只是等级界限使衣着颜色的搭配略有不同。尼姑一般上身穿一个坎肩,下身穿幅裙,身披袈裟。藏传佛教僧尼的这种装来源于佛教世尊释迦牟尼身着的黄色袈裟、法衣和禅裙,由于藏民族居处高寒地带,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差异,藏族僧尼的衣着有所变化,幅裙下都加穿里裙,冬棉夏单,上身穿长袖单衣和棉衣。因阿琼南宗尼姑寺,尼姑中没有学位等级界线,尼姑的衣着是一样的。她们均穿前襟用缎子搭配的坎肩,红色或黄色的各种长袖衫衣。下身穿红色里裙和幅裙,身披紫红或枣红色或紫红色袈裟,夏天头戴红色遮阳帽,衣着质地多为棉布,经济条件较好的尼姑,另备有一套新袈裟,主要在宗教节庆期间穿着,尼姑的衣着主要由家人承担缝制。 从上述尼姑衣、食、住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家庭依旧是尼姑维持日常生活的根源,尼姑在经济生活上尚不完全独立的情形下,家人或亲属是她们日常生活的主要依赖者,虽然她们走出家门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出世的生存方式。但是她们并非完全摆脱世俗,割断她们自己与人世生活的联系。她们的日常生活依旧要靠家人,求助亲属,在某种意义上对家庭或他人形成一种负担。要解决此问题,必须从教团组织或尼姑自身作起。 虽然,阿琼南宗尼姑寺在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协助,以及寺主古浪嘉赛的引导下,开始走“以寺养寺,农禅并重”的道路,在从事宗教活动的同时;参加生产劳动,寺院借助国家和集体的帮助筹集资金购买生产资料或生产工具,让尼姑们经营土地,自食其耕,开办诊所,设立寺院经济活动的机构,以增加寺院经济收入,同时限制尼姑人数。但是,寺院经济基础的薄弱,只能满足于宗教性消费。仍不能满足尼姑的日常生活消费。 尽管阿琼南宗寺的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然而,尼姑们对寺院前景却充满信心,她们有着更为远大的美好设想,自食其力筹集更多的资金,在尼姑寺开设学院或尼姑学校,像藏传佛教的其他一些寺院那样,有学制,有学位,将尼姑寺更加趋于完善或系统化,让尼姑们掌握更多的佛学知识、文化知识与先进技术,逐步而全面提高尼姑整体的文化修养,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寺庙特点。而且她们正在改变以往那种靠布施、化缘为生的传统观念,努力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她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使寺院经济向有利于寺院发展的方向发展,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