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洋楹 |
释义 | 植物·南洋楹名称【拉丁名】:Albizia falcataria (L.) Fosberg 【别名】:仁仁树,仁人木 【属】:含羞草科、合欢属 产地分布】:原产印度尼西亚东北部的马鲁古群岛,中国福建漳州天宝国有林场(天宝山森林公园)、广东、海南等地有栽培。 主要信息【形态特征】:为乔木,树干通直,树冠稀疏,嫩树淡绿色,微有棱。二回羽状复叶,羽片11~20对,每羽具小叶18~20对,对生,矩圆形,穗状花序腋生,花冠淡白色。 【生长习性】:阳性树种,不耐阴,喜暖热多雨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幼根瘤菌,具固氮作用。花期4~5月。 【园林用途】:南洋楹生长迅速,树形美观,可作庭园绿荫树种栽植,也是良好的经济林木。 【繁殖培育】:播种法繁殖。种子外皮具蜡质,播前应用沸水将其除去,冷却后播种,可使发芽率提高,且出苗整齐。苗高30cm左右即可定植,定植后进行一般管理。 南洋楹的栽培高25-30米,17年生树高40-45米。原产马来西亚马六甲和印尼鲁古群岛,一般立地条件4-5年便可砍伐利用。在原产地胸径年生长量可达10厘米以上,4-5年林分每亩材积生长量6.9-7.2立方米,它的生长速度比杉木快6-8倍,比按树、木麻黄快2-3倍。在热带地区享有“植物赛跑家”的美誉。 一、采种。每年7-8月荚果变黑未裂时,即为种子成熟象征,此时要抓好时机采摘种子,荚果经曝晒搓出种子后,用布袋干藏备用,每500克种子约3万粒。我省南洋楹种子自采较少,较多从外地调人,故应筛选去劣取优,除去空粒、弱粒、虫蛀粒。 二、育苗。播种前用70-80℃水浸种,以除去外种皮粘液,待自然冷却后,把种子捞起再用清水浸种24小时,用此法催芽,种子发芽率达80%以上,且发芽整齐。南洋楹育苗可采用大田育苗(有撒播,条播和点播)和容器育苗,建议采用容器育苗为好,有袋、砖、笠等多种,大面积造林多采用塑料薄膜袋作容器,成本低、操作和运输方便。容器内所用的土壤一般为黄泥心土、火烧土、腐殖质土、菌根土等。南洋楹育苗以接种根瘤为宜,可在南洋像林地中取些土壤或含根瘤的土壤,拌入苗床或容器营养土内,对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另外,有的地区在营养土施加少量磷肥,效果亦好。育苗季节以秋播为宜,冬季注意防寒,防霜冻。 三、整地。南洋楹根系含有根瘤菌,有良好固氮作用,是改良提高土壤肥力的优良树种之一。为达到速生丰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细致整地很重要,一般有穴状、带状和机耕全垦几种,植穴以60厘米见方,深40-50厘米,每穴施足基肥(基肥要腐熟),并加施磷粉250-500克,有利于幼苗根系生长、发育。造林前要提早2-3个月整地,不宜采用“一锄法”和随开穴随造林的粗放经营。 四、造林。造林季节可在春夏季或夏季造林均可,一般多在春季造林。容器亩高30厘米左右即可造林。裸根苗造林要掌握逢雨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大苗造林(苗高2米以上)可采用截干造林,截干高度以保留5厘米左右为宜。造林密度可用4米x4米的株行距,即每亩种植40株左右。 五、抚育管理。造林后要加强幼林抚育管理工作,贯彻“三分种、七分管”的原则,做好幼林的除草、松土、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为防止幼林主干分枝过矮,可适当进行修枝,大面积造林时,一般在7-8年内,每2年间伐一次,最终每亩保留株数为15株左右。另外,南洋滥成熟期早,用材林10年左右便可砍伐利用,纸浆材4-5年即可砍伐,但不同的立地条件,经营水平,林木的砍伐利用期限有差异,故不能“一刀切”。 南洋楹造林1、南洋楹原产地热带,适宜生长在高温多湿的环境,年平均气温25-27℃,年降雨量2000-3000毫米。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南洋楹毕竟是一个热带树种,虽然在广东地区已引种60多年,它虽有一定的耐寒性,但霜冻期连续10天以上,则幼林会受冻害。上世纪90年代初,粤东某地有一外商投资营造南洋楹速生丰产林,造林逾万亩,由于造林当年霜冻连续时间长,幼林几乎全部冻死(根系也被冻坏,丧失了萌芽力),经济损失惨重,教训是深刻的。在选择南洋滥造林时,其纬度要选择在北回归线以南的低丘陵地为宜。 2、南洋扯不耐荫庇和树种竞争,因而在初植密度不宜过密,每亩栽植40—50株左右,最终间伐保留每亩15株。 3、南洋楹喜光,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其生物量高。经济效益好,反之,在干旱瘠薄。土壤粘重和低洼积水地栽植,其生物量低,经济效益差。宁可种少些,但要种好些。故此,在林地选择、良种壮苗、细致整地和抚育管理以及防治病虫害方面,环环扣紧,才会大见成效。 4、采用塑料薄膜袋作容器的,如果是密底的,在造林时必须将薄膜袋撕开,因为薄膜在土壤中不能降解,会严重影响幼树生长、发育,虽然是一道小工序,但切不可粗心大意,贪图方便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中药材·南洋楹基本信息【药 名】:南洋楹 【拼 音】:NANYANGYING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南洋楹的全草。 主要信息【功 效】:固涩止泻、收敛生肌。 【主 治】:用于刀伤、止血、痢疾、肠炎腹泻、疮疡,溃烂不收口。 【性味归经】:甘、淡,凉。入大肠、小肠、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一15克。外用:捣敷。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拉丁名】:Albizia falcata(L) Baker et Merr. 【考 证】: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本品树皮含鞣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