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宁市第九中学
释义

学校简介

南宁九中创建于1956年,现为广西一级高中,南宁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其概况是:

位置佳环境好。学校坐落在南宁市中心人民东路230号,毗邻朝阳花园;环境优雅,现代气息浓厚;是闹中取静的求知圣地,是父老乡亲望子成才的摇篮,是莘莘学子放飞理想的乐园;至今,已有三万多名学子从这里起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成功。

师资状况

设施设备一流。学校现有初、高中教学班近50个,师生员工近3000人;基础设施完善,学科实验和美术、音乐、运动等科教场馆一应俱全;高中20多个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是一所教学设备一流的完全中学。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60多名,其中研究生、本科学历130余人;在128名专任教师中,有特级、高级教师49人,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50人;省级以上“21世纪园丁工程”培养对象9人;被国家公派出国研修的英语教师2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举不胜举;学校是两所高校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

校级领导

校 长: 陆强华 主管学校全面行政工作

书 记:陆强华主管学校全面党务工作

副校长: 谭士华 分管学校后勤工作

副校长: 梁永玲 分管学校政教工作

副校长:蒋应辉 分管学校教学工作

副校长: 黎汉春 分管学校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学校沿革

1956年初,成立南宁第四初中筹备工作小组。同年秋,在平等小学(现人民东小学)成立第四初中,有三个初中班,正式教师6人,余为代课教师。

1957年:与附设于共南小学的第一初中合并,在现址新建三幢24间教室、办公室,成立第一初中,共有6个班,教工20人左右。秋,扩大为18个班,教工50多人,因教室不够用,采用二部制教学。

1958年:元月,师生百余人前往人民公园接受毛主席亲切会见。春,建教学楼两幢,恢复全日制。秋,继续扩大招生,全校共有22个班,师生逾千人。时逢大跃进,建立小型工厂大炼钢铁,在五里亭、苏芦、校门口空地(现民族商场)办了三个农场。

195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全校试师生参加庆祝大会,在民生路列队欢迎以贺龙元帅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7月,首届初中生中考,录取高中人数50%以上。

1960年:学校正式改名为南宁市第九中学。秋,首招3个高中班,初高中扩为28个班,定校庆日为5月4日。开展高速教学实验活动,得到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肯定与支持。制定教风:以身作则,谨教严导,恪尊制度,自觉提高。学风:尊敬师长。

1961年:举行南宁九中(原市一初中)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在现第一幢教学楼地址上新建四间平房教室。

1963年:第一届高中生毕业。108人中考上大学本科线22人,高考升学率居全市第三。年底,第一批初、高中毕业生百余人到宁明海渊农场上山下乡。

1964年:九中作为“四清”运动的试点。

1965年:“四清”运动结束,成立学校管理委员会,学校工作恢复正常。

1966年:学校成立文革筹备领导小组,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出现红卫兵和赤卫队等群众组织,开始大串联。

1968年:3月份,军宣传队进校,成立校革委会,组织教师回校复课闹革命。

1969年:初,接收南宁“613”工读学校,成立南宁九中金鸡农场。

1970年:秋,在金鸡农场创办九中农场分校,历时8年,其办学成果被新华社采写长篇通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先后有十多个省市兄弟学校前来参观。

1971年:学校办了电镀厂,后改为机械厂。

1973年:学校办了印刷厂。

1977年:恢复高考。

1978年:农场分校撤销。新建现第一幢教学楼。修订教风:勤政严导。校风:严守纪律,勤奋学习。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学校原建制。

1980年:1978、1979、1980三年,每年有60个左右学生考上大学。

1981年:恢复高中三年制。

1983年:党中央发出“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号召,学校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校舍建设大改观。拆除旧舞台,在原地建一幢四层综合实验楼,1984年竣工使用。

1984年:1984——1989年高考录取人数在普通高中位居前列,其中1984年是第一名,1986年考上82人,因成绩突出,教育局在九中召开现场会。

1986年:隆重举行建校30周年庆祝活动。

1989年:新建第二幢教学楼。

1990年:第二幢教学楼竣工使用,开设理化生各类实验室,建成第一语音室。

1991年:制定校训:严守纪律,勤奋学习,诚实正直,全面发展。

1994年:9月,因交通银行工地建设,第二幢教学楼整体建筑受影响暂停使用。学校到市文化宫租教室,部分学生到文化宫上课。

1995年:10月,建新校门,并在实验楼加建一层,扩建两边一至四层,1996年8月竣工。

1996年:9月,建校40周年校庆。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二等奖。校科研室成立。

1997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二等奖。获自治区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学校称号。

1998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获南宁市文明单位称号。

1999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学校在全市高三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荣获市优质课团体二等奖。

2000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优秀学校称号。获教师课堂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韦平凡校长获自治区“特级教师”称号。

2001年:9月,建校45周年校庆。

2002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最高奖)。

2003年:与南宁二中、三中同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卓越奖(最高奖),是普通中学中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学校农场所有权正式回收。学校被评为“南宁市绿化先进单位”。刘华校长获自治区“特级教师”称号。

2004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评为南宁市教育局直属单位行风评议、政(校)务公开与效能监察“十佳”单位。入选南宁市首批教育科研“品牌学校”。新建图书综合楼竣工使用,高中所有教室装备多媒体设备。

2005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荣获南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称号。

2006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9月,建校50周年校庆。

2007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评为南宁市中小学常规管理“示范校”。校道、体育场地翻修和塑胶跑道第一阶段建设完成。

2008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学佳”文化街落成。

学校文化

管理严明规范。学校以教育法规为依据,以“科任导师制”为载体,实行“情制管人”模式;努力践行“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学生,乐教苦教巧教”和“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感恩,乐学苦学巧学”的教学思想,狠抓教与学的“双五环节”,规范师生行为,营造了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纯正的学风、务实的作风,使师生在文明的环境中取得双向发展,学校品位越来越高。

教育成果辉煌。学校坚持“让教育开启学生心智,让教育创造人生辉煌”的办学取向,坚持“常规立校、创新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思想,坚持“面向全体、面向个性、面向过程、面向终身、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全面育人,人才辈出。

历届英才

毕业于南宁市九中的文体科技精英有:三届世乒赛冠军谢赛克,美国跳水教练李孔荣,留英博士生导师、生物遗传学家、广西大学副校长卢克焕,北京师范大学量子化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黄元河,中国科学院博士后温云卿等。

办学成就

涌现出一批批文体科技精英

如三届世乒赛冠军谢赛克,美国跳水教练李孔荣,留英博士生导师、生物遗传学家、广西大学副校长卢克焕,北京师范大学量子化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黄元河,中国科学院博士后温云卿等。

培育出一批批“合格+特长”的新秀:

他们不但在宋庆龄奖学金和全国性的学科竞赛中屡屡获得金奖和一、二等奖,而且在国际性画书、体育舞蹈比赛,全国攀爬自行车总决赛、全国电视希望之星大赛及广西武术锦标赛、中小学器乐等大赛中获金牌和一等奖。

创造了一届届高考辉煌

为北京大学、中央民大、中国传媒大学等高等学校输送了一批批合格人才。近年来,高考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上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逐年增多,艺体类考生二本上线率均在90%以上。1998年至今,已连续九年荣获南宁市高中毕业班教学成绩评价的“一等奖”、“卓越奖”、“优秀奖”等高中教学综合评估最高奖项,是市属一级中学中唯一一所连续获此殊荣的学校;被定为市级数、英、史等学科的高考备考基地,全国高考外语复试基地。

赢来了一串串光环:

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优秀学校,省级卫生优秀学校,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基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市教育局直属单位行风评议十佳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信赖。

明天更加美好。“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朝阳老校区精品化、规划新校区现代化、金鸡农场新村化、初中高中独立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管理科学化、实践理性化、行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

未来展望

我们坚信: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竞争中,在“锐意创新,追求更好”的征途上,不辞劳苦、团结协作的九中人,将会更合理地调配和利用潜力巨大的教育资源,以“细、实、严、紧、活、高”科学态度引领工作;一个更充满活力、业绩更优异的常规管理示范校,将以更高大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9: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