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京市第一中学
释义

英语翻译

Nanjing First High School

Nanjing No.1 High School

学校简介

南京第一中学坐落在金陵城南风光秀丽的秦淮河畔,校址原为清代江宁府箭道和西花园,现任校长尤小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邑绅就府署旧舍创设崇文学堂,而后四易其名,1933年学校改称为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是南京市第一所公办中学,是江苏最早的省重点中学之一,现为江苏省模范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 学校一贯强调"教书育人",坚持"德育首位,五育并举"的方针。多年来形成"好学、向上、活泼、团结"的校风,"严谨、求实、创新、育人"的教风和"勤奋、进取、踏实、求精"的学风。制定了"求真为民"的校训,成为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新中国诞生后,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扬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努力办成具有特色的重点中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百多年来,南京一中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校友遍及神州,驰誉海外。 学校现有教 职员工230人,其中高级教师76人(含特级教师4人),高初中4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00人。校园面积40000余平方米。 该校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成绩多年来在南京名列前茅,初中毕业生参加全市毕业、升学考试成绩连续十余年位居全市第一。 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学校带来勃勃生机,特别是近几年来,校园内更是蓊蓊郁郁,姹紫嫣红,一片兴旺景象。在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家长、校友的关心、爱护、支持下,目前,校园规划与建设正逐步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要用功,进一中;进一中,能成功”成为普遍的共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正大力推行"导师制"的运行机制,实践"一主两翼,三线齐飞"的办学思想,全校师生意气风发,同心协力,继承传统,开拓前进,为把南京一中建成不负众望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名牌中学而努力奋斗。

初中部

南京一中是一所拥有百年荣耀的名校。她扎根在白下这片土地上,不仅培养了饶子和等20名院士以及大量的艺术家、世界冠军等杰出人才,更培养了一大批各行业的社会精英。2011年8月31日,在南京市教育局和白下区政府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南京一中初中部迁址白下区瑞金路。这是南京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求真”的办学传统,“笃行”的行为准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办学理念,浸润出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的教师团队。初中部的办学团队中,涌现出4位特级教师、多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及一批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学校继续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高效课堂为主阵地。依托省市教研部门和高中部优质资源,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通过课堂教学开放、课堂教学评议等活动,大力推进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学校大力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文体活动趣味丰富,“阳光社团”异彩纷呈。“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素养的现代公民。”这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新的百年,新的征程,南京一中将以迁址办学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初中部建成“学生喜爱、家长信赖、教师舒心、社会满意”的优质教育典范。

通讯地址

南京市白下区中山南路301号

邮编:210028

校歌

李清悚 词

周玲荪 曲

常畅 编曲

大哉古都秀毓淮钟,

巍巍我校石城之中。

乐群敬业,朝气葱茏,

涵三德兮智仁与勇。

做生活兮洩洩融融。

啊~啊~愿春风广被兮天下为公。

啊~啊~愿春风广被兮天下为公。

校徽

校徽,是学校的象征。它不但是学校的特定文化标识,更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质和理想追求的集中体现。

我校校徽最初版本由李清悚校长于1927年主持设计完成,由一中、圆、倒三角形三部分构成。倒三角形的三只角分别代表“智、仁、勇”,“智、仁、勇”是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军人精神三要素,也是儒家提倡的立足天下的三种德行。《论语·子罕》:“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校徽设计凸现了南京一中围绕“智、仁、勇”的育人目标,践行儒家“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修身思想。

为迎接明年105年校庆,体现时代特点,凸现新的办学理念,学校在保留原校徽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设计,赋予了新的内涵。

新校徽将倒三角形套有圆环的封闭结构变为圆环内接开放三角形,将倒三角形下移突破外围圆环束缚,寓示着南京一中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勇气继承传统,崇文以致远,求真而创新,培育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素养的现代公民。新校徽将钢性三角形与柔性的圆环完美结合,凸现了学校人文关怀、刚柔相济、构建和谐校园的管理理念。

新校徽以圆形为基本造型,主体部分,中部“南京一中”字体集自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校名,上部裱托粗犷刚劲的英文字体,下部的数字“1907.11.1”是建校时间;三者浑然一体,寓意一中悠久的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一脉相承,本土与国际融合相通。外围部分,橄榄叶组成的圆圈是公平、和平、文化和教育的永恒象征,群星圆圈代表南京一中培育的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

新校徽以深蓝为底色,配以金色,色彩大方稳重。深蓝色代表浓重的历史沉淀,浩瀚如宇宙,包罗万象;深沉如大海,海纳百川。金色象征阳光,寓意莘莘学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二者相配,庄重典雅,反映百年一中的特有气质。

知名校友

尹文英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定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效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立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良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承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陶诗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宏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盛金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元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饶子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

李泽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翔龙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阳 国际象棋大师

张水华 导演 导演过电影《白毛女》、《林家铺子》

王苹 导演 导演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霓虹灯下的哨兵》

王家乙 导演 导演过电影《五朵金花》

岑范 导演 导演过电影《林则徐》

冯法祀 油画家 缪印堂 漫画家

张家祥 天文学家

陶家维 水利电力专家

胡令德 联合国秘书处官员

李顺柱 国家女子举重队总教练

王海滨 前国家队击剑运动员 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花剑团体亚军 现任中国击剑队教练

释净空 台湾佛教界高僧

孟非 江苏电视台《零距离》主播 《非诚勿扰》主持人

蒋婷婷 至善教育一线在职教师。

梅婷 著名演员

荣誉

我校获全市教育信息(宣传)先进集体

我校被评为优秀接待学校

南京一中工会被授予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

我校获南京市学校示范心理咨询室

我校被授予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我校被命名为“南京市安全文明校园”

我校被授予“南京百家优美校园“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