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京农业大学 |
释义 | 南京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平台”的重点大学,是全国56所具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南京农业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学科设置涵盖了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文学、生命科学、法学、管理学等各个领域,是我国东部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基地。优良的办学条件和雄厚的师资造就了南京农业大学现在的优良成绩。 学校主页: 中文名:南京农业大学 外文名: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南农,南农大 校训:诚 朴 勤 仁 创办时间:1902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农业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 现任校长:周光宏 知名校友:刘大钧院士,王荣 所属地区:中国南京 主要院系:农学院 工学院 园艺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硕士点:157个 博士点:77个 院士:2人 基本介绍名称:南京农业大学 英文名: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英文缩写:NAU 中文简称:南农 南京农大 南农大 学校定位: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 地址:中国南京卫岗1号 南京市浦口区点将台路40号 邮编:210095 现任校长:周光宏 校徽校徽主体造型采用同心圆环图形,似充满动感的车轮,寓意着学校滚滚向前的发展态势,象征全校师生员工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两圆环之间上半部分为学校中文手书体名称(费新我题写),下半部分为英文校名“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标识内心设计以大写的英文校名简称(NAU)变形组合成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主楼”的造型图案,其下方为我校办学起始年份“1902”,其外部采用两株交叉联结的成熟麦穗向上环抱,象征学校的发展系建立在原中央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两个重要前身及众多先辈们奋斗成果的基础之上。 构图简洁,尊重历史,我们为了尊重历史在百年之后的2009年将建校史由1914年提前到1902年,彰显了我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以农科为优势的办学特色,寓意着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累累硕果。校徽采用三色设计,其中,标识内心“主楼”造型图案的色彩处理采用深绿色,色标为C:80/M:0/Y:100/K:0,象征南京农业大学蓬勃的发展生机和活力,也与我校“绿色校园”的办学特色相吻合;两株麦穗以金黄色为主基调,并自上往下渐变加深,色标为C:10/M:10/Y:80/K:0~C:30/M:50/Y:60/K:40,象征学校在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上取得累累硕果,也与我校农科优势的历史地位相吻合;同心圆形轮廓以蓝色为主基调,色标为C:100/M:80/Y:0/K:0,蓝白相间,中英文对照明目清晰,标识内心“1902”也采用与圆环相同的蓝色,内外呼应,象征学校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就像蔚蓝的天空一样广阔灿烂,也与我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相吻合。 简介南京农业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高校,是国家“111计划”重点高校之一,同时也是“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还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46所高校之一,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历史沿革南京农业大学前身是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 1952年院系调整时,上述两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 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 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当时的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 1979年搬回南京,恢复为南京农学院。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1999年4月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 2000年6月建立研究生院,是全国56所具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07年4月再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还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南京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办学起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其前身是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 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首设4年制农科,开中国四年制大学高等农业教育之先河,1930年,农科扩展成为金陵大学农学院;国立中央大学的前身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于1917年首设农科,1928年正式称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 新中国成立以后,原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改名为公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农学院。1952年6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上述两院合并,并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成立南京农学院,首任院长为著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金善宝院士。60年代初,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1月,学校迁址扬州,与当时的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农学院在原址南京卫岗恢复办学,并列入农业部所属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农学院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1998年12月,南京农业大学正式进入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2000年2月,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办学规模现有各类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研究生近8000人。学校先后培养了10余万名毕业生,有48位两院院士曾在这里学习或工作过。近年来,有8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教学机构全校现有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含渔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含土地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含乡镇企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和体育工作部。另设有金陵研究院、成人教育学院、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中华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南农大分院、长江学院和日语培训中心等。 其中工学院为单独校区,即是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点将台路40号。 校训新的校训为:“诚 朴 勤 仁”,原校训“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改作校风使用。新的校徽是在原校徽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原校徽不再使用。 校训“诚朴勤仁”系分别取自我校前身中央大学校训“诚朴雄伟”之“诚朴”二字和金陵大学校训“诚真勤仁”之“勤仁”二字组合而成,它高度凝炼和充分体现了我校在逾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承中大、金大两校的优良传统,逐步形成的具有南农特色和个性的精神品格。“诚朴勤仁”四字最早正式使用于我校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材料中。 “诚朴勤仁”中的“诚”是指诚恳、诚信,“朴”是指朴实、朴素,“勤”是指勤奋、勤勉,“仁”是指仁爱、仁义。“诚朴勤仁”作为校训,就是要启发和勉励师生员工做到诚信做人,朴实做事,勤学近知,力行近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学科专业设置现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10个二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4个江苏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9个农业部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7个博士学科专业、157个硕士学科专业、6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7个),以及兽医博士、兽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工商管理硕士(MBA)、风景园林硕士、会计硕士、金融硕士、翻译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和社会工作硕士等12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以及包括继续教育与干部培训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270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300多人,硕士生导师660人,高级职称教师744人,国家、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7人,“千人计划”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专家7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8人,入选国家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75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 研究生教育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为我国的农业教育、科技、管理和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前身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于1936-1945年共招收和培养了65名研究生,占当时全国农科的50%。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农学院于1949-1966年,累计招收和培养了64名研究生。两期培养的研究生成为我国农科重要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 1981年我国实施学位制度后,南京农业大学成为我国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同时有权授予同等学力博士和硕士学位,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向在职人员举行硕士研究生入学单独考试,接受和推荐优秀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面向港澳台招收研究生,自费招收国外留学生,开展“硕-博连读”和“学-硕连读”试点,自行审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和自行审批硕士点。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 南京农业大学具有较好的研究生培养条件和指导力量,现有1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3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7个博士学科专业,157个硕士学科专业,以及兽医博士、兽医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公共管理硕士(MPA)等六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10个学科门类,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94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660多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8名。1978年以来累计招收和培养了19952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近3928名,硕士研究生1251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3514名。目前在校研究生758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36名、硕士研究生4805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31名,专业学位研究生141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63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农科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研究生院(含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有专职管理干部20人,下设四个副处级机构:院长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培养处、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全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华东地区农科研究生教育研究会、农业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研究会等机构挂靠研究生院。 院长:徐翔教授,常务副院长:罗英姿教授,刘兆磊教授。 浦口校区南京农业大学浦口校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点将台路40号。是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所在地,校园面积716亩。浦口校区原是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所在地,南京农业大学即当时的南京农学院于1958年合并此校。1970年搬迁到镇江,与镇江农机学院(现江苏大学)合并,1985年迁回南京浦镇原址建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2000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我国老一辈农业工程专家吴相淦、吴起亚、高良润、潘君拯等教授曾先后在学院任教。办学六十多年来,学院培养了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家、教授、企业家和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 目前,学院的农业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三个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八个学科硕士点,工程硕士(农业工程)等三个专业学位领域硕士授权点;设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管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等十二个本科专业。学院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院下设农业机械化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培训部、中央农业干部培训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远程教育南京农业大学分院。浦口校区景色优美,校园内硬件设施齐全,学风优良。在校领导的关怀和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浦口校区成绩斐然,学院依托农业工程优势学科,在水田土壤流变性能、农业机器人、土壤耕作及旋耕机械、农业能源等研究方向取得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瞩目。近三年来,学院承担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等各类项目100多项,其中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4项,发表学术论文近700篇,被 SCI、EI、ISTP收录近60篇。 在新的世纪里,工学院将秉承学校百年办学传统,弘扬“诚朴勤仁”的精神,践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务实奋进优良传统,营造团结融合、和睦和谐学院文化氛围,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以农业工程学科为优势,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农工融合,特色鲜明的工科学院。同时近年来,浦口校区与卫岗校区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 注:工学院属于南京农业大学,并非是独立学院。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浦口校区单独办学。 科学研究有1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豆改良中心,34个省级所(中心、实验室),以及百余个校级研究所、研究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十五”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等各级、各类项目立项3500项,获立项经费13亿元,纵向到位科研经费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超过1500万元,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64项,其中国家级奖5项。李显春博士的一篇论文2002年10月在《Nature》上发表,是我国农业高校在《Nature》上发表的第二篇论文。我校有8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度影响因子上升至0.596,2005年、2006年连续获得第四、第五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06年度获“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2004年度获全国高校优秀期刊评比一等奖、第二届江苏期刊方阵“双十佳”期刊奖;2003年度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重点期刊奖”、“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及人才优势,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和江苏省科教兴农、科技扶贫工作先进单位。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7项。近年来,SCI收录论文快速增长,2008年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列49位,被引用947篇次,在全国高校排名列43位,CSTPCD(学术榜)收录论文1570篇。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及人才优势,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科技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此外,还设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植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植物病理学、农作物病虫监测与治理、园艺科学与应用、动物生产与畜产品加工、动物健康与卫生、农业经济与管理、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国家级研究机构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 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教育部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南方蔬菜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教育部资源节约型肥料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杂交棉创制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农作物特种遗传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平台 教育部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小麦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农业部转基因大豆检测与监测中心(南方) 农业部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创新中心 农业部牛冷冻精液质量检测中心(南方) 农业部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研发基地 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肉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新型兽药与饲料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生物源农药工程中心 江苏省生态营养水产饲料工程研究中心 东部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江苏省循环经济工程中心 江苏省有机肥料工程中心 江苏省农村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基地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先后与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正式的校际关系或项目交流合作关系。 我校一直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麦迪逊校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与食品资源学院及21世纪生物研究所)、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日本千叶大学、东京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普渡大学、克莱姆森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加州科技大学,德国的慕尼黑大学、柏林自由大学、莱比锡大学、波恩大学,西班牙的莱昂大学、马德里理工大学等近五十所院校签订了正式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与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所农业教育与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通过引进、派出双向交流模式,我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不断深化,形成了合作科研,引进国外新技术,培养高质量人才;转化科研成果,引进国外资金并重的新格局。留学回国人员充实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第一线,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办学条件学校校区面积1.3万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资产总值23亿元。图书资料收藏量超过206万册(部),拥有外文期刊1万余种和中文电子图书100余万种。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现有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200余个,实验教学中心23个(其中国家和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图书资料收藏量200余万册(部),拥有中外文全文期刊1万余种,中文电子图书100余万种,中文电子期刊近1万种,还拥有大量的数字资源和先进的网络检索查询系统。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是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学校分为两个校区,其中卫岗校区占地2000余亩,是南农本部,浦口校区位于南京浦口区,比邻长江占地面积716亩,紧邻浦口校区还有南农的实验农场占地面积近2000亩。学校有两个大型现代化的图书馆,同时拥有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系统,同时学校耗巨资铺设了长达30余千米的光缆把卫岗和浦口两个校区连在一起,使两个校区的交流更加密切。浦口校区目前处于学校的大力建设当中,校园的各项软硬件指标在稳步上升。目前浦口校区学生公寓15栋基本完工,浦口校区现在已有13栋本科生宿舍楼。还有一个在修建的科技楼,预计明年二月份完工,这将使浦口校区的硬件设施更加完善了。南京农业大学是“全国文明单位”。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传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崇尚科学精神,形成了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学校将继续以人才强校为根本、学科建设为主线、教育质量为生命、科技创新为动力、服务社会为己任,为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而奋斗! 精神文明建设近几年来,先后通过了江苏省党建工作优秀评估和校风建设优秀单位评估,先后荣获“江苏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建设目标学校的发展定位是: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整体实力达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先进水平,主要办学指标居于我国同类高校的前列,主干重点学科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的知识创新与扩散基地,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中心。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 管恒禄 校 长: 周光宏 党委副书记: 花亚纯 副校长: 徐 翔沈其荣胡 锋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盛邦跃 陈利根戴建君丁艳锋 百强排名在最新的《2012中国大学评价》(武书连主编)中,南京农业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第38位,比上年上升一位(11年第39位),是全国36所研究型大学之一,并且进入十一个研究1型大学。在各个学科大类领域的排名中,南京农业大学的管理学排名12位,农学第2位,社会科学第38位,自然科学第34位,在工学,理学,经济学,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评价。 同时,在2010年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与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共同推出年度亚洲最佳200所大学排行榜中,南京农业大学名列第161位。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