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极天文台
释义

南极天文台位于我国第三座南极科学考察站,也是第一座内陆考察站昆仑站附近,具体方位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海拔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DOME A)西南约7.3公里,最终耗资可能超过10亿元。目前已完整第一期计划即由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和国家天文台联合研制的自动天文观测望远镜“中国之星(CSTAR)”,南极高原国际天文观测站(PLATO)、30米高塔的一个自动气象站等。第二期将安装3台77毫米施密特望远镜,第三期将安装1.6米的大望远镜。

冰穹A 冰穹A是个60公里×15公里的平台,一眼望去,一马平川。其高低起伏只有两三米,正好可以摆放大型的望远镜阵。

作为南极四个重要冰穹之一,冰穹A之外的另三个冰穹已被有关国家“先占”,并建立了永久天文台。我国在第四极设立考察站及天文台,拥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由于气候严酷,极限温度温度低于-83℃,且在高海拔下只有0.5个大气压,空气极其稀薄。人很容易出现缺氧情况,虽然附近的昆仑站有越冬条件,但天文台的大部分仪器是无人值守的,少量数据由卫星或电缆传回,剩余数据留在本地存储设备上。

虽然条件恶劣,这里却是整个地球上最佳的天文观测台址,它有99%是晴天,冬季全是黑夜,没有太阳光、尘埃、水气干扰等优点。据专家估计,这里的观测条件不逊于公认的最佳台址位于南极DOME C的天文台(美国)。

南极天文台的气象特点

第一,观测时间长。每年有135天,即4个半月连续全黑夜,而且晴天时间高达90%以上,很容易实现四个半月的连续观测而且达到相应的科学目标,即探测系外行星和测星震等。第二,观测的大气环境可以与太空媲美。南极冰穹A大气稀薄、冷、干燥、尘埃少,可以媲美太空环境,不只对毫米波望远镜,对红外及光学波段望远镜都是地球上最佳的地面观测站址。第三,风速小,大气湍动少,视宁度极好,我国南极科考队2005年1月设在冰穹A的自动气象站测得的数据表明:冰穹A平均风速低于2米/秒,超过4米/秒的风的情况极少,适合放置大型望远镜阵进行光干涉成像观测等。第四,干扰少。南极是地面上人工光源干扰最少的地方。第五,南极是天空视角最大的地点,比地面其他地方都适合天文观测,可以极大地提高观测效率。

国际合作与重要作用

由于南极冰穹A是地面上最佳的天文观测站址之一,世界天文大国都将积极参与合作,而中国将以此为契机,提升我国在天文观测上的国际地位,我们可以共享最新天文观测数据,参与最前沿的天文观测研究。目前国际上已有很多的国家提出并正在实施南极的天文望远镜计划,如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均已提出了放置望远镜的计划。欧洲南方天文台近期已经组织队伍,预研和准备南极的望远镜计划。美国的国立光学天文台、大学、研究机构,澳大利亚的天文台和大学也积级主动与我们合作在冰穹A开展天文工作。这些都预示着,南极天文台为中国天文界打开了一道通往世界科学前沿的大门,为我国天文界与国际天文界合作开展南极天文观测开创了极好的机遇和条件。

意义与价值

“昆仑站的成功建立树立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又一丰碑,是人类科学考察史上的一大壮举,必将载入史册。从此,南极冰穹A地区被注入了强烈的中国符号、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对昆仑站的建成如此骄傲地说。

25年来,中国已先后在南极建成了3个科学考察站。这当中,昆仑站的成功建立实现了中国南极考察研究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历史性跨越的宏伟目标。陈连增说,近50年来,人类对两极的认识从探险时代跨入了科学考察的新时代,许多国家在不断深入对两极科学考察研究的同时,也在就未来有效开发利用极地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极地的开发利用已引起广泛关注。

他表示,昆仑站的建立为人类进一步认识南极内陆特殊环境和展开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昆仑站不仅是中国开展南极内陆考察的基地,同时也是各国科学家在该地区开展科学考察的共享平台,中国科学家热忱欢迎各国同行合作参与该地区的考察和研究,共同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

陈连增说,中国的极地考察事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起步发展、90年代全面展开、21世纪迅速推进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与西方极地考察强国相比,中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过,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遵循“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这一指导方针,坚持科学技术创新,探索极地奥秘,认知全球变化;坚持人类共同责任,开展国际合作,保护极地环境;坚持人类和平目的,管理极地事务,利用极地资源。

他介绍说,昆仑站所在冰穹A地区,存在超过3000米厚的冰层,冰下的甘伯采夫山脉是南极大陆的核心陆块,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是理想的气候环境本底、天文观测、地质钻探和深冰芯最佳钻探地点。今后,中国将以昆仑站为基地,开展冰穹A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甘伯采夫冰下山脉钻探、2米级LAMOST型南极望远镜天文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地磁观测、人体医学和医疗保障等科学考察项目。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在极地生态学、极区高空物理学、极地海洋学、南极地质学、南极内陆冰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和影响的创新成果,为人类认识极区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他坚信,在极地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极地考察与研究工作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人类和平利用极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南极天文台的建设

2009年12月7日,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启程。中国南极天文中心派出商朝辉、胡中文两位科研人员参加南极科考。他们此行有四大科学任务,一是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制的傅立叶分光光谱仪(FTS)装上冰穹A,进行水汽柱密度和亚毫米波段透明度测试,进一步获得冰穹A的观测数据。二是修复冰穹A天文观测设备支撑平台“高原观测台”,补充航空煤油、更换发动机、太阳能板等。三是为“中国星”小望远镜阵进行调焦,保证其观测的准确性。四是为在冰穹A上安装较大口径的望远镜进行地基工作。其中,将傅立叶分光光谱仪(FTS)装上冰穹A和为大口径望远镜做地基是最重要的任务。这两项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将更大的望远镜送上冰穹A,直至进行天文台的建设,进行全球最前沿的天体物理学研究。

海拔4093米的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距海岸线最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2007年10月11日,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朱镇熹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旭跟随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奔赴南极,这是我国天文学家第一次去南极。他们在冰穹A建立了天文自动观测站,观测站主要由4个145毫米口径反射式大视场望远镜、2个专业望远镜、2台监测大气活动情况的设备、1台声雷达、4台可以自动切换的发电机和1台中心控制计算机等设备组成。

设立天文自动观测站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进行天文寻址,测定天文选址参数,为下一步建立天文台作准备;二是积累在南极运行天文设备的经验。目前,自动观测站的两个任务都执行得很顺利,实现了一年观测270多天,已经获得了很多气象数据(包括风速、大气边界层的高度)和天文观测数据(透明度、光学视宁度、水汽柱密度)。这些数据再次证明冰穹A是地球上天文观测条件最好的地方。两年时间里,该站观测到了数十颗变星(光度发生变化的星星),有关科研人员据此制订了变星星表。我国科研人员也掌握了应对天文设备在南极极端恶劣天气条件低温、低气压、电力供应困难等情况下的运行经验。

目前,紫金山天文台正与东南大学合作研制南极冰穹A科考支撑平台。该平台各方面性能要超过目前正在使用的“高原观测站”。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正在研制口径50公分以上的施密特望远镜。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明后年我国天文学家就将把3台“施密特望远镜”架设到冰穹A上,届时望远镜阵将用于暗物质、暗能量、变星、双星和太阳系外行星等方面的观测。

中国在南极天文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已经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认可。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天文学家纷纷与中国南极天文中心联系,要求进行合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8: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