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歌子·袅袅秋风起
释义

楚地历来多悲音。本词用语平白,秋天的衰败,心情的哀婉,随云梦、洞庭、湘灵一起飘逸,尽在言犹未尽中。

作品名称:南歌子

创作年代:宋

作品出处:全宋词

文学体裁:词

作者:李祁

作者简介

李祁,字萧远(或作肃远),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少有诗名,登进士,官至尚书郎。宣和间,与王俊义首建正论,责监汉阳酒税。祁亦工词,婉约清丽,胜处不减少游,所作见《乐府雅词》。

作品原文

南歌子

袅袅秋风起,萧萧败叶声。岳阳楼上听哀筝,楼下凄凉江月、为谁明?

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可怜无处问湘灵,只有无情江水、绕孤城。

赏析

《南歌子》调,例用对句起,宋人多用双调。这首词是作者登岳阳楼作。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襟江带湖,为登临胜境,历来题咏甚多。本词起句写景,首句“袅袅秋风起”,“袅袅”,形容秋风。《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次句“萧萧败叶声”,“萧萧“,古音读sou sou(搜搜),形容秋风吹着树上的枯叶发出声响。《九歌·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两句用语都本《楚辞》,切合洞庭。起句叠字对仗,音节谐婉,语言工整,而且把读者带入《九歌》境界,令人感到萧瑟凄清。这两句是写登岳阳楼的实景,作用在制造气氛,衬托登搂者的心情。接着就写” 岳阳楼上听哀筝“,筝声曰”哀“,其情可知。秋风落叶是自然的声音,楼上哀声是人弹的乐声,此时融成一片,合拍和谐。楼上听筝人是写人事,下句转到楼下,又写景物。而写的是”江月“。” 楼下江月“,显然是从楼上眺望江上月色,冠以”凄凉“,其情愈悲。九字小顿之后,末尾三字”为谁明“用反诘语,表达了无限哀怨,情更深切。

下片仍用对句起,写云梦雾雨阴沉,洞庭烟波浩渺。古代“云“、”梦“本是二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便并称为云梦泽。两句写云梦、洞庭,境界空阔渺远。句中用”沉“与”渺“,字炼,写景带有感情色彩。”可怜无处问湘灵“,一声长叹,无可奈何。“湘灵“是湘水之神,岳阳城西南湖中有君山,山上有湘妃庙。远望君山,凝思湘灵,可惜此时神也无法解除心中的哀怨。这时只有无情的江水绕着孤城岳阳静静地流,流到烟波浩渺的洞庭汇成一片。收笔神远,韵味无穷。“湘灵“二字,遥应篇首。这首词上结有”江月“,下结有”江水“,而且在句中又放在同一位置上,遥相映照,特别显眼。登岳阳楼写了洞庭,为何还要如此突出地写”江呢“?盖岳阳地当洞庭入江之口,词中写湖复写江,显示了岳阳地理位置的特点。江在湖的北面,作者是雍丘人,仕历曾责监汉阳酒税。汉阳(今属湖北武汉市)、雍丘都在岳阳之北,词中哀怨之情,想来之于际遇坎坷和旅思乡愁,妙在不着痕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