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歌子·茜袖凝香重 |
释义 | 作品名称:南歌子·茜袖凝香重 创作年代:清 作品出处:小眠斋词 文学体裁:南歌子 作者:史承谦 作品原文南歌子·茜袖凝香重 茜袖凝香重①,银灯照影娇。人去月痕消②。画堂空似水③,可怜宵④。 作品注释①茜袖:以茜草染就的红袖。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 ②月痕:月影。张祜《赠内人》:“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③“画堂”句:五代·魏承班《木兰花》:“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 ④可怜宵:苏轼《临江仙》:“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作品赏析这首词以对句开篇,渲染别离情境。红袖凝香,银灯照影,带着一种温馨,其中又透出凄美。一个“重”字,一个“娇”字,极写出心中无限爱怜,也逗引出下文的惜别之意。三句“人去月痕消”,陈廷焯称为“警绝”、“精妙”,足见巨眼。盖此句写景致,富清朗寥旷之意,而含有难以言宣的怅惘之情,其韵味悠长纡徐,近乎禅境。据说丘浚过一寺,见四壁俱画《西厢》,曰:“空门安得有此?”僧曰:“老僧由此悟禅。”丘问:“何处悟?”答曰:“是‘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这“人去月痕消”五字比照“临去秋波”似也不遑多让,而求之“滴粉搓酥”之作中,正可谓难得一见。 由“人去”,而写到空落落的画堂。那美丽的厅堂还缭绕着她茜袖的香气,还依稀可窥见她娉婷的身姿,如今在月色中却清空似水,一片宁寂,只有那漫长的凄凉夜供我消受。李白诗云:“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适可为词中男女写照。 作者简介史承谦(1702—1756),字位存,号兰浦,江苏荆溪(江苏宜兴)人,清代著名词人。东林党人史孟麟之裔孙,曾祖叔父是史惟园,外曾祖父是徐喈凤。善作诗,“诗歌飘洒不群,尤工于词”,被誉为阳羡词派的第四代领军人物。著有《小眠斋词》四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