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付庄村 |
释义 | 南付庄村,位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缘,行政隶属—河南省社旗县桥头镇王蛮村,是一个自然村。原村名付庄,因镇内有两个付庄村,为了区别,地理位置位于桥头镇南边的命名南付庄村。现在已荣获省级生态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08年5月30日前桥头镇将王蛮村南付庄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报县环保局,经市环保局审查后报省环保局备案;2008年11月10日前完成整治任务,报省环保局考核验收。生态文明村标准按照宛环文〔2007〕32号文执行。 2009年11月南付庄村通过省级生态文明村验收,成为全市首批11家省级生态文明村之一。该村在县环保局的具体指导下,按照省级生态文明村的标准制订了创建工作计划和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确定了硬化、绿化、垃圾处理、饮用水治理、沼气建设等工作重点,村委会和村民多方协调筹措资金,总计投入资金80多万元,建成高标准水泥路“十一横、三纵”共14条,铺设排水管网1200米,建垃圾池5处、垃圾填埋场两处。同时,新建成深水井8眼,实行集中供水,饮用水合格率达到95%以上。建设水冲式公厕5座,新栽培广玉兰等常绿乔木900多株、月季1.2万株,发展速生杨12万棵。 相关阅读: 南付庄村隶属王蛮村委简介(材料摘自互联网) 王蛮村位于社旗县桥头镇南部,地处大冯营乡、桥头镇和宛城区高庙乡两县交界处,珍珠河纵贯全境。全村辖8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850户,3724口人,耕地6675亩,农民党员56名。近年来,王蛮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坚持以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针对当前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多元文化需求,王蛮村积极创新载体,以付庄自然村为示范点,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争创特色,扎实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使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效发挥了廉政文化在纯化民风、凝聚民心、弘扬正气中的重要作用。连续多年被县委授予“五好村党支部”称号,并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全县四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在开展的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中,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今年以来,镇、村两级高度重视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王蛮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奚书杰为组长的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领导小组,并从村民代表中推选6名廉政监督员,具体负责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事宜。将此项工作与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研究制定了《王蛮村廉政文化进农村建设规划》。同时,村支书主任带头以身作则,逢会必讲,逢事必谈廉政文化,将廉政文化建设情况列为年度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人人议廉政,个个评廉政”的浓厚舆论氛围,促进了该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注重特色,创新机制 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王蛮村注重抓基础、抓重点,循序渐进,围绕“九个一”来优化教育资源,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九个一”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一是完善了一套保障镇村干部廉洁自律的管理制度,二是在村部公开栏内张贴了一批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画,三是设立了一批廉政文化建设带头户,四是听取了一堂廉政专题党课,五是发放学习了一套廉政知识读本,六是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开展了一次党风廉政电化教育活动,七是举办一次廉政知识测试,八是召开一次村廉政文化专题讲座,九是建立一个廉政图书专柜。 在活动中充分利用村文化大院、宣传栏、廉政文化墙等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载体的作用,利用每月25号党员活动日时间,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电教片,通过大力宣传廉政文化,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发扬。不断扩大农村廉政文化领域。宣传栏的内容做到丰富生动,有文件规定、重点章节摘要的栏目设置,又有史海钩沉、警钟长鸣等栏目配套,可读性强,引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阅读,达到了宣传教育的预期目的。全村共投入资金30余万元,新建了廉政文化书屋、茶社及新农村超市,文化广场已初具规模,添置了桌椅、廉政书籍、制作廉政漫画、廉政板报等。今年来,全村共开展廉政主题报告会2场;播放廉政教育电教片10部;刷写永久性标语10余条;制作喷绘宣传画20块;印发廉政文化宣传材料500余份。 三、建章立制,规范运行 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列入村党建工作目标,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组织监督员队伍和监督网络,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和促进村委会党风廉政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落到实处。以“4+2”工作机制为依托,切实抓好民政救灾救济款物发放、“两免一补”、合作医疗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在新农村建设中,经过“4+2”工作法的规定程序,全方位宣传发动,广大村民自愿捐款,使配套资金在短时间内就全部筹措到位。在村文化大院建设中,通过推行“4+2”工作法,不但消除了群众猜疑,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短时间内筹集资5万余元, 为了保证工作的长效、顺利开展,主要健立建全了以下规章制来确保工作的落实。 1.建立廉政建设责任制。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列入村党建工作目标,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加强民主监督,保障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加强班子建设,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考核到人。在付庄自然村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有村干部都分工到户,责任明确,遇事不推诿,积极工作,遇到困难互相帮助,不高高挂起。 2.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廉政文化建设促进了基层民主,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让村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王蛮村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大都是退休会计和退休教师,还接受过上级的财务培训,对理财很有心得。除理财外,还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参与制定本村集体的财务计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权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事项,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 3.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村委会负责村务公开日常工作,同时监督小组对村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凡是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情,都要按制度规定,做到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公开形式、公开管理监督等五个方面的统一。加强督促和反馈,对不按时公开或公开不规范的,应弄清情况,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4.完善集体内部监督制度。凡是重大决策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王蛮村还以廉政文化建设为契机,结合村干部勤廉评议制度,所有村干部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述职述廉,报告本人勤廉情况,自觉接受党员和群众的评议监督。 5.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和管理。要加强对村干部廉洁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和自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对村干部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评议考核制,使他们能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取得的成效 王蛮村廉政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王蛮村一班人坚定意志,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一年来以廉政文化进农村为依托,共做了以下几件实事: 1、全村共筹资54.5万元,共修筑水泥路14.5公里,油路3公里,达到8个自然村,村村相通。 2、投资20万元新建了五保大院和村部文化大院,购置了党员活动室、计生室、卫生医疗服务室、综治服务室等一系列的办公用品和器械。 3、全村已发展沼气90座,改厨115家,改圈300余家,改院将近一半,100%的农户已全部通电,98%的农户已通了电话,电视普及率已达100%。 4、绿化造林1800余亩,绿化带6条,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支柱产业---小辣椒种植面积已达2500亩,又建成了1500亩的优良小麦品种繁育基地,畜牧养殖户达180户,专业养殖小区一处。 5、引进资金185万元,从江苏和湖南引进木材加工厂两个。 6、多方筹资54.8万元,在付庄自然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止目前,村内纵横14条道路已全部硬化,长约3.8公里,建成沼气38座,改厨36家,路灯已安装27盏,下水道2000米,新建两座水冲式厕所,村内已栽广玉兰、红玉兰等优良品种700株,村内文化广场已竣工投入使用,有15户农户已安装了网带网,村容整洁,“五乱”现象已基本杜绝,围村造林、村内空闲地和院内营造特色林已陆续展开。 7、投资30万元对珍珠河王蛮段进行了小流域治理。 8、加大力度进行空心村和荒沟、荒坡的土地整理工作,一年来,共整理出可耕土地310亩。 在以后的工作中,王蛮村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渗透其中,继续弘扬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艰苦创业、勇于奉献的精神,教育人们崇廉尊廉、学廉敬廉,为促进基层党组织党风政风的好转,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