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方澳跨港
释义

南方澳渔港位于苏澳镇的苏澳港内,为本省三大渔港之一,并为东部远洋渔港重要基地;南方澳渔港三面环山,天然地形相当隐蔽,又近渔场,堪称是最自然的良港,南方澳渔港和对面的岛,以沙洲相连形成一个天然屏障,每到酷夏刮起西南劲风时,船只便可进港避风,故昔日有“南风澳”之称;南方澳渔港的渔场渔群种类繁多,尤其是鲭鱼,故有鲭鱼的故乡之称。

南方澳

南方澳是东岸最大的渔港,在传统渔业之外,近年更朝观光方向发

展,而丰厚的渔产、渔村风貌正是最大的观光资源所在,于是在1997年举办首届鲭鱼节,推广南方澳的特色渔产及习俗。

南方澳素有鲭鱼故乡之称,每年捕获的鲭鱼约有12吨以上,不仅是当地渔产的最大宗,也居全台鲭鱼渔获之冠。鲭鱼通常用来制作罐头、柴鱼,也有外销制成鱼饵,鲭鱼节中则以鲭鱼为食材,料理出道道佳肴,香酥、清蒸或生鱼片等都相当美味,民众可现场品尝。

南方澳也有不少独特的渔村风俗,昔日每当新船下水时,船家除了以三牲祭品祈求平安丰收,还会从船上抛下大把的包子、麻署、糖果等食物,供民众分享,据说人群聚集愈多,即象征未来的渔获愈丰,而有的包子里还有硬币,吃到的人便能享有好运。这项热闹的活动,也因此成为鲭鱼节中的重头戏。

渔港介绍

南方澳中有三个渔港:第一渔港,即‘南方澳渔港’,于日据时代所建,是南方澳最早期的渔港,渔港对面的南天宫则为当地的信仰中心,而南方澳渔港的底端则有许多快炒店、海产店等,让民众能一尝新鲜的海味;第二渔港,即‘内埤渔港’,于民国44年兴建,为三个渔港中最小的,每天的下午3点至5点,会有各地涌来的鱼贩在市场中叫卖,游客也可加入行列,以便宜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新鲜的海鲜;第三渔港,兴建于民国54年,相对于前二个渔市场,位在第三渔港边的第三渔市则显得冷清多了,目前供大型围网渔船及远洋渔船停泊,在这里的渔船靠岸后,渔获是以箱来计算,直接以小货车载走,因此游客平时难得在第三渔港看到鱼;除了丰饶的渔业发展之外,珊瑚加工业也曾在这个小渔港盛极一时,后来因采收过度逐渐没落,但目前港边道路上依旧留有数家珠宝珊瑚,琳琅满目供游客细选精品。

跨港大桥

踏上南方澳的跨港大桥,圆弧的造型,在天空画出一道纯粹的曲线,脚底下的渔船正缓缓驶离渔港,开始日复一日的海上生活。这座新的跨港大桥,可以说是南方澳渔港繁华的产物。南方澳渔村因被渔港切割,在以往全靠一座五跨预力混游土桥梁(驼背桥)衔接,大部份的渔船都要从驼背桥下穿过,由于驼背桥很窄小、桥下空间不足,加上渔村日益繁荣,旧桥已无法满足南方澳交通所需,所以另造跨港大桥替代驼背桥,也因此成为当地一项观光景点。

跨港大桥是一座跨越苏澳港与南方澳渔港的大桥,这座采单拱船形桥的设计,加上桥柱上选用了别具风格的鱼虾蟹造型设计,可以说非常独树一格。此外,墙上并设有观景平

台让游客观赏渔船返航以及渔港风情,它也是国内独一无二单钢拱桥,更是亚洲第一座双叉式单拱桥。跨港大桥桥长一百四十公尺,桥宽十五公尺,可以从豆腐峡或南方澳市区的方向走上桥,都是不错的选择。而桥上早晚景致各不相同,白天,可以远眺太平洋,夜里,可从渔港方向欣赏渔波倒影及跨港大桥入夜后的灯光效果,这座南方澳之光,是夜里的南方澳最美的景致。

渔港资源

南方澳丰富的渔港资源,让凡是来到苏澳的民众,都非得去品尝最道地的海味,南方澳渔港旁海产快炒店林立,不仅能提供最新鲜的海鲜料理,也由于是产地直营,因此价格也比市区便宜的不少,更是成为饕客的天下,而南方澳的好味,也闻名了全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