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冲村 |
释义 | 1 河南新县八里畈镇下辖村◎ 村情简介南冲位于河南省新县八里畈镇东北,距镇政府5公里,距县城25公里。东与沙窝镇相连;北与光山县凉亭乡接壤,相距4公里;东北接连白雀园乡,相距6公里。面积6.7平方公里,有人口2020人。 赛山是南冲的骄傲,赛山是南冲的屏障。南冲因在赛山南麓故名南冲,又因李氏居多,亦称李南冲(解放前为南冲堡,解放初期为南冲乡,后改为李南冲和长岗两个行政村)。 ◎ 厚重的历史的文化村南冲,名胜古迹厚重。赛山,新县与光山的界岭,海拔374.3米。传说与相邻十里的白云山(海拔902.2米)比高低,就像孙行者的金箍棒,山顶直刺青天,玉皇大怒,命雷公劈之,恢复原貌。据传,宋末元初,侠女马金锭文武双全,聚义士侠人,率兵抗金,筑寨为王。威驱逐胡虏,恢复唐宋,并将赛山改名“唐宋山”以此作为政治口号,号令三军。马金锭(也叫马千金),清朝竹溪山人写序说:“炳炳磷磷,昭若星辰,令千载而下,犹可高瞻远瞩,慨然想其人......如此之感传矣。” 赛山寺,始建于唐宋,供奉释迦摩尼,“赛山佛祖,荫及四方”;又奉马金锭,侠义之神。元朝重建,1930年毁于战火。公元1992年,当地社会达人李保坤等组织募捐,重建寺院。建“三圣殿”等五十余间,塑神像近百尊。主殿中悬挂一方偈语:“在生之时不孝敬,死后空劳拜孤坟;做人处事存善心,自由福禄降你身;求佛拜佛为平安,劝君孝敬修身心。”倡导中华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赛山寺住持李乃益,法号:真寅 ,七十多岁,另一位住持赵福章,法号:真富,共有弟子三人,服务于寺院和游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庙会,接待游客达三万余人。 赛山樵唱。赛山是从丘陵进入别山的北门户之一,人们从这里进山打柴。歇脚对唱,以解疲劳,为古光山八景之一。光山县志云:“山外人恒闻山中樵歌声,或荷薪中途行歌相答声传空谷山间。”明代诗人贺守约诗:“名山千仞郁嵯峨,石室棋残有烂柯;一曲长歌忘世虑,浮云流水竟如何?”明代诗人蔡;振衣千仞闻樵唱,疑是空中孤鹤鸣。”山寨城墙。据传说,马金锭当年构筑寨墙方圆三里,现存残基长三百余米、高三米、顶宽一米五,块石砌筑,仍展现当年风采。 饮马池。当年马金锭饮马之处,现在寺庙东南角,城墙内侧,长三丈,宽两丈,深一丈,清澈见底,从未千涸,此乃清泉也。 明代古磬胡成潮先生游赛山寺时记载:“观世音像前,摆放着赛山寺无价之宝的明代古磬。圆形,磬底有四个圆眼。磬身四面铸有文字,多剥蚀不清。第一面文字是‘大明万历六年戊寅岁…¨’,另三面刻铸捐款人姓名、金额等,最后一句是‘¨….铁铸造磬一口,奉上唐宋山观音堂’。用木槌敲打,发音浑厚、深沉、古朴、佘音回荡,经久不息。”现古磬遗失,这段记载弥足珍贵。现存明代铁钟,高30厘米,口径9O厘米,铭文看不清。明代石香炉现存两尊。一尊为长方形,长30厘米,宽18厘米,高22厘米,两边有清晰花纹。另一尊为方形,边长50厘米,高zO厘米。现存唐代石制饮马槽一对,长110厘米,宽45厘米,高40厘米。铁钟、石香炉、饮马槽是赛山寺的传家之宝。 韩杲墓。一座明代夫妻合葬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男士成功的背后一定有个好内助,韩杲即如此。明朝湖广道监察御史胡克俭(新县人)受皇恩撰《明封安人韩母佘氏墓志铭》,由广西道监察御史彭应参书,陕西洛川县知县韩果篆书,现存新县文管会。镆志铭》记载:“司空韩杲,号受轩,世居光山(现为新县),为尚书营膳部外郎,墓在城南(南冲)担水河之阳。铭曰:司空名世,谁其佐之,预晦仕止,安人是资;美妇鸿妻,姒妃孟母,千古寥寥,安人尚友;安人而逝,生死倡随,幽陇并瘗,夜月同归;佘庆流风,蜚英清史,比高捋长,弋山紫水。”《韩氏宗谱》赞韩杲墓诗:“赛山落脉气从容,峡过穿田一线通;穴结金星龙虎配,官乘绝顶欲凌空。”韩杲墓已被盗挖过,但现存碑文尚可辨认:“明奉直大夫工部员外韩公之墓”。 ◎ 红色革命文化村南冲, 刘邓大军司令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光山县王湾会议之后,从这里挺进大山,南冲设前线司令部。刘伯承元帅站在石磙子上讲话的石磙子犹在,还有前线战地医院、歌舞团等革命遗址。司令部设在清朝社会达人李任润家的老宅,徽式建筑,大门两根方形石柱上,顶托方石横梁,中刻“龙登重望”四个行书大字,从左读或从右读,皆有意思,两侧各雕刻一方文官持笏雕像,有很深的文化底蕴,现已成为革命文化纪念地。中原突围皮定均率部经过的地方。中原解放遵照中共中央关于“立即突围,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指示,以一个旅的兵力伪装主力向东突围,以迷惑敌军。(主力分南北两路于1946年6月26日向西胜利突围。)皮定均率领第一纵队第一旅七千人向东挺进,造成中原部队主力向东突围的态势,敌军调集重兵布防在泼陂河、白雀园一带,力图围歼我部。“皮旅”从刘家湾出发,越过赛山隘口,在南冲人民的配合支持下,急速向南挺进,宿营田铺。当敌军赶到田铺时,“皮旅”已穿过黄土岗、福田河之间的“潢麻”公路,挺进到商城、金寨一带,跳出了第一道封锁圈。 ◎ 大别山民歌第一村南冲, 大别山民歌第一村 ,大别山原生态民歌的故乡。全村两千人就有200多人会唱山歌,看到什么唱什么,歌声体现出大别山的特色和风韵,村民尽情高歌,抒发现代农民的新生活、新风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把南冲誉为大别山原生态民歌之村;河南电视台把南冲誉为太别山原生态民歌第一村。歌词大体分为五大内容:第一,红歌。《送郎当红军》、《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歌唱人民英雄和好人好事的歌。第二,古诗。唱古诗词和歌颂古代英豪的歌。第三,情歌。唱出青年恋歌,以歌会友结良缘,和谐美满,新风尚,新家园。第四,笑歌。斗嘴取乐,猜谜逗乐,笑声朗朗,欢乐生活。第五,劳动欢歌,边唱边劳作。如采茶歌:“大别山上采嫩茶,姑娘笑脸映朝霞,多采茶呀采好茶,手捧丰收心里乐开了花,……”唱出了茶乡人民的韵味。2010年的金秋,南冲举行了首届赛山歌会称为“茶香歌甜赛歌园”。新县著名艺术家冯九畴先生题“赛歌园”:“神州艺苑百花放,斗艳争奇竞芬芳;我爱民歌原生态,山泉清醇泥土香。” 2 云南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南冲村隶属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地处北古城镇东南边,距镇所在地8公里,到镇道路为沙石路,交通方便,距县12公里。东邻安南村委会,南邻匡远镇,西邻凤莱村委会 ,北邻木龙村委会 。辖龙潭1 社、龙潭2社 、山后、北龙潭、南冲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08 户,有乡村人口2242人,其中农业人口2242人,劳动力165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17人。 全村国土面积8.55平方公里,海拔1620米,年平均气温16.3 ℃,年降水量903.8毫米,适合种植粮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226亩,人均耕地1.53亩,林地86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225亩(其中:田1260亩,地1965亩),人均耕地1.53亩,主要种植粮烟等作物;拥有林地86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9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2亩,主要种植梨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17亩,其中养殖面积151亩;荒山荒地6648亩,其他面积1871.8亩。 ◎ 基础设施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路、水、电、电话四通,无路灯。全村有587户通自来水。有587户通电,没有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87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8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87户。 该村到镇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砂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4辆,农用运输车15辆,拖拉机45辆,摩托车227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364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364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8亩。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2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00户。全村有5个自然村均已通自来水、通电、通路、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2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1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13户居住于其他结构房屋。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3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04万元,占总收入的60%;畜牧业收入328万元,占总收入的29.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297头,肉牛85头,肉羊440头);渔业收入65万元,占总收入的3.5%;林业收入29万元,占总收入的1.6%;第二、三产业收入133万元,占总收入的7.2%;工资性收入123万元,占总收入的6.7%。农民人均纯收入399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4人(占劳动力的17.4%),在省内务工291人,到省外务工13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81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8.3%。 3 湖南浏阳市淳口镇下辖村南冲村地处浏阳北乡腹地、捞刀河上游。全村478户,1960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468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村是浏阳市出了名的经济基础差、基础设施差、村容村貌差、村民素质差的“四差村”。近年来,水泥公路入户率100%,基本实现了水利自流化,园田方格化,环境园林化,生活小康化。2005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3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490元。村民学科学、争贡献、求上进蔚然成风。由“四差村”变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2年获得“创建全国文明村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5年,村成为了浏阳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同年,获得“全国文明村”殊荣。 为使全村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投入2万多元建起了“农民科技夜校”、“农民娱乐室”、“计生协会会员之家”,以这些“校”、“室”、“家”为载体,开展经常性的培训教育和娱乐活动。每年,都要请来专家教授到村里举行生产技术、法律常识、优生优育知识讲座。经常性的培训,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村民的专业生产知识、法律知识和计生科普知识,全村35岁以下的青年人全都掌握了一门以上的生产致富技术。单就烤烟生产来说,村村民种的烤烟产量高,质量好,不管哪一年,烤烟均价和亩均产值都在全市名列前茅。烤烟越种越好,收入年年攀高,钱袋子慢慢地鼓了起来,村民勤劳致富信心越来越足。 4 湖北蕲春县大同镇下辖村南冲村位于大同镇大同水库西岸,全村6个村民小组,38个自然垸,187户、786人。是集老区、库区、山区于一身的欠发达村之一。自2006年以来,县住房公积金办事处根据县委政府统一安排进驻该村,将该村作为扶贫驻点村,近几年来,在各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村级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实现了科学发展。 1、共建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针对农户用电不足问题,新安装一台50千伏变电器,彻底解决农户用电不足问题;利用山区地理优势,铺设自来水管线将山泉水引到各家各户,彻底解决了过去人畜共饮水的问题;新修和硬化通村公路、新建桥涵,实现了村组公路通,彻底解决了农民行路难的问题;平整荒坡荒地,建设新农村居民点;开辟渔池、整修塘堰,增强了农业抗涝旱保丰收能力。引导农户建设沼气池,解决了部分民垸脏乱差问题,改善了居住环境。 2、共建特色产业,搞活村级集体经济。立足山多优势,新建改造南竹、板栗、枫香、油茶等经济林地,牵线搭桥,开展公司订单+农户业务,发展“操家冲”系列农副特产品,注册“操农冲”商标,成立经济专业合作社,种植加工和外销“操家冲”牌香芋、干菜、干豆耙、土鸡蛋等土特产,帮助村民开办免烧砖厂、养牛(猪)场,搞活了村级经济。 3、共建文化阵地,开展扶贫扶智活动。与国家侨联联系,争取项目投资38万元,新建二层13列村小学教学楼,切实改善了办学条件;送课桌、送书包、送文具给家庭困难儿童,实现爱心帮扶;建立村级党员活动室、农村书屋和村民活动中心,通过多种渠道添置各类实用技术图书三千余册,让农民在农闲远离不良生活习性,主动接受粮食增产增收、畜牧养殖技术、经济林木管理等科学种植知识,达到扶贫先扶智,实现科学技术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工作。 4、共建爱心档案,开展结对跟踪帮扶。对特困农户建立爱心档案,一户一册,年年跟踪帮扶。支部成员每人每年结对3个特困户,每季至少走动一次。先后捐款3万余元,捐大米1.5吨,捐棉被100余件;先后为38户特困户捐款2.4万元,助学、奖学17名特困在校生。 5 湖南道县白马渡镇下辖村湖南省道县白马渡镇南冲村,地处高山南面,且有山冲,取名南冲。辖黄陡坡、新屋、老屋、沙子岭、凉亭边、黑山岭、秦家(该自然村与柑子园乡粮林村并称为深源洞)、梁家8个自然村,分1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1147亩,山林6000亩,432户,1702人。 6 云南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南冲村隶属于富村乡镇松子山村委会行政村,属于 山区,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镇10公里,国土面0.42亩,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20 ℃,年降水量150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626亩,其中人均耕地.8亩;有林地0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88户,有乡村人口954人,其中农业人口954人,劳动力516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5.4万元,该村属于 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5.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4万元,畜牧业收入28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80头,肉牛5头;林业收入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0人,在省内务工70人,到省外务工50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公里。 该村到2008年底,其中有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4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7 安徽泾县桃花潭镇下辖村南冲村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 。总面积12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组,总人口1573人,有水田2413亩,山林4200亩。 境内有丰富的石英、方解石、钾长石等矿产资源。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有45名正式党员,其中女党员3人,4名支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