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北朝摩崖男观音 |
释义 | 南北朝摩崖男观音位于开江县广福镇街道西一公里处,海拔600米,面积20余亩,秦汉时期就开始有人居住,先后在寨上建有亭子街、玉帝宫、王母殿、观音阁、戏楼等古建筑。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及政治和战争的影响,上述古建筑只保留了部分遗迹遗址。幸运的是,南北朝以来的能工巧匠镌刻在广福寨水洞门崖壁上的四个佛龛基本保存完好。佛龛皆为穹窿形顶,龛内造像神态安详、端庄大方。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壹号石龛内的男观音造像,该造像通高1.5米、宽1.3米。脸型团圆,顶部前头盖骨有少许残缺;面相祥和、静穆,极具民族化、世俗化特点,是该县迄今为止保存较完好的南北朝时期男观音造像。 据历史资料记载:观世音在印度本是一位相貌英俊、身材伟岸的男子汉。初入中国时,观音塑像是留有两撇小胡子的男子形象。到了南北朝后期,特别是唐代以后,观音菩萨的造像才逐渐以温柔慈祥的美妇人形象为主。由此可知,广福寨水洞门男观音应属南北朝早中期的造像,是由男观音向女观音过渡时期的产物,汉化和民俗化色彩浓郁,是研究观世音形象在中国演变情况的最好实物佐证。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