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那些书影响了美国总统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平装: 215页 正文语种: 英语, 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61352854 条形码: 9787561352854 产品尺寸及重量: 23.8 x 16.8 x 2 cm ; 381 g 内容简介《那些书影响了美国总统(英汉对照)》内容简介:古今中外,但凡有建树者,无一不爱读书,无一不是饱学之士。培根在那本著名的《论读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诸葛孔明说:“非学无以广才。”郭沫若也说:“能读书才必博。”非但名人们如此爱书,就连普通大众也不断呼喊着“读书改变命运”的响亮口号。无论伟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亲身体会共同诠释着一个道理,即:读书能使人聪慧。 读书固然重要,可在这个充斥着信息的时代,面对着林林总总的书籍,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呢? 读书要读好书,读有营养的书,读伟人读过的书。 《那些书影响了美国总统(英汉对照)》通过展示众多白宫主人的书单及影响了这些总统和这个国家的书籍,帮助读者选对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汲取书中无穷无尽的智慧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编辑推荐《那些书影响了美国总统(英汉对照)》:个人书架:美国总统最爱看的书一一呈现。 经典必读:美国总统必看的经典之作尽收眼底。 总统名作:美同总统的代表名作隆重登场。 直面总统(Face-to-Face)、 矢口书达理(Knowing the Book)、 品读精品(Reading)、 总统名言(Famous Remarks), 丰富多彩的版块为您打开奇妙的图书之旅! 热爱读书的白宫主人比比皆是,从他们所读的书中, 可以看出他们想把国家带往何方。 媒体推荐“爱默生是‘美国的孔子’。在浮躁的社会里,我们需要真正的声音:在卑琐的生活型,我们需要臀醒和鼓励读一读爱默生吧!” ——美国总统林肯 “我坚信《圣经》纸页的永恒价值,它对于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的国家都有极大的意义,圣经可以深入我们的内心,支配我们的心志,振奋我们的灵性。” ——美国总统里根 “塑造我人生、让我最感动的书是《圣经》。我最喜爱的书是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这真是一本很美、很美的书。” ——美国总统奥巴马 目录第一卷 个人书架 约翰·亚当斯 《论演说家》 亚伯拉罕·林肯 《莎士比亚全集》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尤利西斯》 哈里·S·杜鲁门 《伟大的男人和著名的女人》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詹姆斯(吉米)·厄尔·卡特 《战争与和平》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管道的故事》 威廉·杰佛逊·克林顿 《一生的资本》 乔治·沃克·布什 《最高统帅:战争中的元首与他的将军们》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所罗门之歌》 第二卷 经典必读 《圣经》 《只要敢想你就行》 《自立》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沉思录》 第三卷 总统名作 《美国国父华盛顿的110条处世准则》 乔治·华盛顿 《1812年海战史》 西奥多·罗斯福 《远征欧陆》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当仁不让》 约翰·F·肯尼迪 《尼克松回忆录》 理查德·M·尼克松 《我的生活》 比尔·克林顿 《无畏的希望》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附录 序言古今中外,但凡有建树者,无一不爱读书,无一不是饱学之士。 培根在那本著名的《论读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诸葛孔明说:“非学无以广才。”郭沫若也说:“能读书才必博。”非但名人们如此爱书,就连普通大众也不断呼喊着“读书改变命运”的响亮口号。无论伟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亲身体会共同诠释着一个道理,即:读书能使人聪慧。 读书固然重要,可在这个充斥着信息的时代,面对着林林总总的书籍,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呢? 读书要读好书,读有营养的书,读伟人读过的书。 本书通过展示众多白宫主人的书单及影响了这些总统和这个国家的书籍,帮助读者选对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汲取书中无穷无尽的智慧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文摘插图苏联军队之所以要驻守在大大西移的战线上,“显然是为了本国安全的需要,以防御纳粹的威胁。”他断言:“德国要想在黑海沿岸树立自己的势力,或蹂躏巴尔干国家并征服东南欧的斯拉夫民族,这些都是与俄国的利益和安全不相容的。”他预见到德、苏必战,他正在等待那一天的到来,以便能和苏联结成反德同盟。这样深刻的思想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远见卓识了。 宣战后最初的十个月里,双方都在调整各自的战线,一时还没有展开大规模的陆战。法国在沿德国边境设有马奇诺防线,十分牢固,全线都有防坦克战壕,德军是难以从那里突破的,但是,法国北部边界却十分虚弱,由于比利时害怕得罪德国,表示要严守中立,拒绝英、法军队开进它的领土构筑坚固的屏障。这就为德军日后从那里突破、实行迂回包抄留下了隐患。 英国保卫挪威的战役失败了。英国舰队在成群结队的德国飞机的轰炸下损失惨重,英军只得撤回本国,把挪威的全部港口都丢失了。 1939年11月,苏联发动对芬兰的战争,翌年3月,芬兰战败投降,全部满足了苏联对它的领土要求。 挪威战役的失败在英国下院引起强烈的不满,大多数议员都对张伯伦及其政府表示不信任。老牌政治家劳合·乔治的话最尖刻,他说:“张伯伦曾一再吁请国人要为战争作出牺牲,这很好,请首相先来带个头,”因为在这次战争中,没有比首相牺牲自己的职位更能对胜利作出贡献的了。张伯伦尽管恋战,至此也只得下台了,但是,他仍想让执行“绥靖”政策时的主要助手哈利法克斯勋爵来继承他的位置。哈利法克斯倒有自知之明,关键时刻,他推辞了。这时,全国舆论都倾向于丘吉尔。过去六年来,他一贯大声疾呼要警惕德国的战争威胁,要加强战备,要结成反德联盟,他的话已不幸言中。只有他的崇高威信才能使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保持团结,只有他的经验和智慧才能领导英国取得最后胜利。5月10日,在研究新首相人选的会议上,平时开会总是滔滔不绝的丘吉尔却缄默不语,此时无声胜有声,战时各党联合政府首相的重任就这样自然地落在他的肩上。他自信对战争的全局有丰富的认识,有资格也有能力领导英国打赢这场战争。那一夜他睡得特别香,指挥全局的大权落在他身上,他倒反而有如释重负之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