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那陈镇 |
释义 | 那陈镇位于南宁市南部,距市中心65千米。东面和南面与大塘镇相邻,西面与防城港市上思县、江南区延安镇相连,北与那马镇和江南区吴圩镇接壤。总面积293平方千米。2004年,全镇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104个自然坡,17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654人,其中农业人口31369人,非农业人口1285人,汉族占4.8%,壮族占95.2%。 主要简介地理位置那陈镇位于邕宁县西南部,镇政府驻地那陈圩,距县城80公里,距南宁市60公里。 辖区概况2001年,全镇辖16个行政村,l04个自然坡,26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201户,其中农业7362户,非农业839户;年末总人口31783人,其中农业人口30507人,非农业人口1276人,农村劳动力17072人。全镇总面积2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22万亩,水田面积3.63万亩,畲地面积2.59万亩。 生产概况2001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44150亩,总产量840.28万公斤,比上年减少258.54万公斤;西瓜种植面积21500亩,总产量1376万公斤,比上年减少867万公斤;蔬菜种植面积7790亩,总产量1390.1万公斤,比上年增加315.3万公斤;甘蔗种植面积38080亩,总产量l51030吨,比上榨季增加39715吨,增长36%;果园面积从上年的29148亩、总产量639.26万公斤增加到2.99万亩、647.6万公斤;水面养鱼面积8440亩,总产量71.1万公斤,比上年减少1.7万公斤;生猪年末存栏5723头,年内出栏7183头,比上年增加152头;年内家禽出栏32.5万羽,比上年增加l.4万羽;乡镇企业总收入1.09亿元,比上年增长4%;财政收入428.2万元,比上年减少9%;农民人均纯收入2078元,比上年增加185元,增长9%。 基础设施和教育概况全镇16个行政村通公路、电话,占全镇行政村总数的100%;行政村建有办公楼12栋,总建筑面积为l720平方米。共有完全小学16间,镇办中学1间,小学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100%;升初中率100%,巩固率为80%;考上中专分数线以上86人;有图书馆1间,藏书4500册。有农村合作医疗所16个。投资24万元,建成人畜饮水工程9处,解决3544人和2122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投资81.2万元分别建成沼气池753座、干厕37座;投资20万元,修建乡村公路23公里。 计划生育概况应参加妇检5166人,参加妇检5006人,占应检人数的96.9%,完成计划生育“四种手术”356例;出生336人,占计划出生总数的80%;多孩率为3.6%,综合节育率为91.1%,人口出生率为1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 民事概况发生民事纠纷案件118起,受理118起,调解118起,调解成功107起,调解成功率为91%。发生治安案件28起,破案25起,破案率为90%。刑事案件发生18起,破案14起,破案率为75%。 2001年,那陈镇被评为南宁市水上交通安全先进单位。 乡镇发展那陈镇水域宽阔,大王滩水库横贯境内,八尺江穿境而过,把全镇分成河东、河西两部分。在八尺江以东,邕钦公路直穿镇境,水陆交通便利。 那陈镇总面积2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616亩(水田36346亩,畲地27270亩),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260亩,旱涝保收面积1.1万亩。实有森林面积82100亩;山塘水库3900亩,其中小二型水库3座。2004年,全镇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104个自然坡,17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654人,其中农业人口31369人,非农业人口1285人,汉族占4.8%,壮族占95.2%,方言有壮话、平话、白话。 那陈镇属丘陵地带,海拔在100至400米之间,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地区,光照充足,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21.3°C,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288毫米,降水日数全年126天,占全年总日数的34.5%。 那陈镇农、林、牧、渔业生产优势得天独厚,主要农产品有芭蕉、酸梅、李子、柠檬、甘蔗、西瓜等。那陈镇一年四季都盛产亚热带水果,每月均有水果进入市场,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那陈镇还是南宁市和全区主要的亚热带水果苗木产出地和集散地,主要苗木有龙眼、荔枝、芒果、柠檬、酸梅、李子、桃子、黄皮果、柑橙等,销往全区各地和广东等地。利用水库库叉和山塘养殖罗非鱼、塘角鱼、鲶鱼和土鸭,在果园内养殖土鸡,并初具规模。2004年,规模养鸡场已发展至10户(其中邕乐村那乐坡建起第一个温氏养鸡场),每批鸡出栏量超过了万羽以上;全镇牛存栏量3610头,出栏44头;猪存栏量4609头,出栏9300头;养鱼面积12100万亩,产量1121吨,其中养殖鱼1010吨,成为那陈镇农业发展的另一支柱产业。2004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09万元,财政总收入4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84元。 那陈镇在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立健全了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引进经济能人兴办企业,集体、个体、合股一齐上,先后引进、投资建成双鱼良合股砖厂、和平松香厂等;同时引进外地老板共承包2600多亩山地发展丰产林,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那陈豉油,远近驰名,由那美昌号老板陈少雄首创。那陈豉油选用上等的黄豆、面粉,再配以纯生盐水用传统技术酿制而成,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那陈豉油色鲜、味美,远销区内外,年销量高达4万公斤以上。目前,那陈豉油在那陈镇已形成多户酿造的发展态势。 特色产品柠檬20世纪70年代,柠檬曾远销区内外、海内外。清末年间从外地引进柠檬栽培技术,并加以改造。那陈柠檬果实圆,皮光滑,肉质好。至寒露季节和霜降前收成做成果脯最佳。果实味道酸,并伴有柑味,加工后的那陈柠檬果实不仅是夏季伴粥进食和制作柠檬鸭的上等佐料,还可以作为一种药材医治头晕、头痛、不想进食等症状。柠檬叶也是一种配菜的好佐料。2005年柠檬产量24万公斤。 那陈豉油由那陈圩陈美昌号的老板陈少雄于民国十八年(1929)在其美昌铺号对岸的庙怀岭坡首先在那陈镇制作。材料主要是上等的黄豆、面粉、生盐。民国时期,曾扬名远近,远销灵山、钦州、小董等地,年销达三、四万斤。解放后,陈美昌和杜广进都加入国营。为了维护那陈豉油的荣誉,他们都严格坚持豉油的原材料的配制和操作规程。陈少雄之子陈禅舜,沿袭其父技术,开辟晒场、自制豉油,年销售万斤。那陈豉油保持世代相传的特色:色鲜、味香,久放存而不发霉,远销区内外。2005年销售4万公斤。年节更供不应求,时常脱销。 社会事业2005年,那陈镇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1200多人次,发放绿色证书1200份;镇财政投入科技经费1.8万元。开展秋冬菜开发示范片建设和农作物套种技术推广,组织农技员和种养带头人外出参观考察,培养农产品销售经纪人队伍。全镇有公办中学1所、中心学校1所、完小15所;教学点11个,在校初中生1018人,小学生1917人,教职工187人。年内城区投资4万元维修濑岽小学校舍,投资17万元建设五龙小学食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9.8%,初中巩固率99.3%。镇小学入学率达100%,升学率100%,幼儿入园率85%。那陈中学考上邕宁高级中学12人,中专85人。镇中心校获自治区授予广西小学数学新课题改课题研究先进单位。镇内有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25人。全镇16个行政村有15个设有合作医疗诊所,村医17人,保健员20人,70.12%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开展防疫、医疗卫生监督,全镇无重大传染疫情发生。扶助4名贫困学生读书,资助经费1800元。为14名生活困难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治疗,为7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10户贫困残疾人改造危房,送1名残疾女青年(盲人)到南宁市学习按摩技术。镇供电所为1户五保户免费拉电照明;那坡村、坛留村、邕乐村3个村敬老院竣工。 2005年,那陈镇开展“平安镇”创建活动。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开展“禁毒”、“严打”、打击“六合彩”等专项斗争,无毒村(社区)占87%。建立治安巡逻队、综治信息和人民调解队伍,做好土地、山林、水利纠纷和民事纠纷等的大排查、大调处。开展社会治安大整治活动,成功调解案件87起,调处率100%。防止群体性械斗事件1起。开展卫生、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消除安全隐患。镇政府实行24小时值班,重大事情请示报告制和零报告制,维护社会稳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