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木兰文化 |
释义 | 营廓镇着重打造木兰品牌,凭借木兰求发展,使木兰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2007年5月2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虞城县为“中国木兰之乡”,并同意虞城县挂牌成立“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 木兰故里之乡 河南虞城营郭镇营廓镇位于虞城县南部,与安徽省亳州市毗邻,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里,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发源地,有“营廓遗址”和“木兰祠”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木兰祠内的木兰替父从军塑像。千年皂角树见证木兰从军 在营廓镇小孟楼村西头,有一棵千年皂角树,据说是花木兰替父从军时父女在这棵树下依依惜别的地方。 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益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犯中原地区。朝廷募兵,木兰的父亲被征在册。木兰看到父亲年老体弱,弟弟年幼,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从军这天,父亲送她一程又一程,依依难舍。日过午时,父女俩走到小孟楼村西头的一棵小皂角树下,看到年迈的父亲累得满头大汗,木兰心疼地劝道:“父亲,您老请回去吧。等谷子黄了的时候,女儿就回来了。”父亲拉着木兰的手,老泪纵横:“木兰,此树为证,父亲每天都在这棵树下等着你凯旋。” 此后,木兰的父亲每天都要到皂角树下遥望,盼着女儿早日归来。10年转眼过去了,当年的小皂角树已长成参天大树,可木兰仍在边疆拼杀。每年谷子黄了的时候,木兰的父亲就在皂角树下哭泣。 “儿啊,现在谷子黄了,你怎么不回来呀?儿啊——”父亲的嗓子哭哑了,还是不见木兰回来。后来,这棵皂角树上就传来一种昆虫在叫“儿啊——儿啊——”的声音,就像木兰的父亲在哭泣。 小孟楼村87岁的孟长勋老人告诉记者,这种昆虫叫“熟了”,每年夏季到来时,都会听到这种昆虫在叫。而这棵皂角树上的“熟了”,叫得最为凄凉。 木兰征战12年,凯旋那天,父女俩在皂角树下相见,抱头痛哭。“儿啊,你替父从军,女扮男装的英名,千古不朽,此树为证。”话音刚落,这棵皂角树说话了:“我是孝烈将军的侍卫官,上神派我来等将军12年了。” 恰巧,这话被一个过路的老汉听到了,此后,皂角树是棵神树在当地很快就传开了。这个神乎其神的传说无从考究,可千年皂角树却真实地生长在小孟楼村西头。 做强木兰品牌扬名全世界 作为花木兰的家乡,虞城有着上占天时、下占地利的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木兰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曾用41行篇幅,亲笔手书《木兰诗》全文,成为毛泽东手书古诗词中罕见的长卷墨迹。音乐界有人以《木兰诗》为基础,创作了一部富有浓郁中原地方特色的大型民族交响乐《木兰颂》。1999年,美国迪斯尼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创作了卡通片《花木兰》,播映后在全世界形成了“木兰热”,美国迪斯尼公司仅靠此片就赚了5亿多美元。 为了进一步弘扬木兰精神,虞城县政府聘请高级专家制作了重修花木兰故里旅游景区的详细建设规划,该景区占地160亩,总投资5050万元。景区内有花木兰祠、花木兰故居、花木兰花园、花木兰文化广场、花木兰武馆、花木兰陵园6个景点。现已投资350万元,建成了花木兰祠、花木兰文化广场、花木兰陵园,并已对游客开放。商丘市政府决定,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木兰文化节”,现已举办了4届。国家邮政部门还于2000年在这里举办了“木兰邮票首发式”,使花木兰成了世界人民加强交往的友好使者。 1993年,虞城县举办了首届“中国木兰文化节”和木兰学术研讨会;2000年后,“中国木兰文化节”升格为商丘市的活动。近年来,虞城县政府拨专款修缮木兰祠,优化木兰祠的周边环境,并修建了通往县城的快速通道。新修的济广高速公路还特地开设了“木兰站”,下高速公路到木兰祠还不到1公里。 在营廓镇,有木兰纺织品公司、木兰食品厂、木兰中学、木兰小学等。有关木兰的品牌也随处可见,以木兰命名的企业、产品及设施有上百个。 营廓镇党委书记张明光说:“在花木兰的故里,我们占着天时地利的条件,只有做强做大木兰这个品牌,企业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走出木兰故里的经济能人 营廓镇陈桥村村民陈宗信,是一个神奇人物。几年前,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现在却是一位日进斗金的老板,是 一位拥有一个细木加工总厂(下辖4个分厂)的老板。 几年前,陈宗信和别人一样在“豆茬麦、麦茬豆”的地里种责任田,但细心的他发现:种田投资不少,出力不少,可就是不赚钱。陈宗信针对种植模式落后、增产不增收的情况,萌发了改变传统种植习惯的想法。2000年,他开始探索种植麦棉套、烟薯套等立体间作套种模式。在他的辛勤努力下,1年时间每亩地就净赚好几百元。尝到甜头后,他把家中的6亩地全部进行麦棉套种或烟薯套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这期间,营廓镇为了鼓励农民党员发展工业,在2001年组织了一批优秀党员赴山东寿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陈宗信有幸随团。在考察时,他详细了解了当地细木加工方面的情况,并掌握了细木加工的整个流程。回来后,他认真加以分析,率先在村里搞起了细木加工生产。 2002年春,陈宗信又与他人一起投资10多万元创办了“营廓镇陈桥村细木加工厂”。起初,由于缺乏生产技术,浪费了大量的木材,仍生产不出像样的产品。2002年5月,他从山东高薪聘请了1位技术员,为该厂进行长期指导。此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由于刻苦钻研,他两个月就掌握了生产技术。3个月后,该厂扭转了亏本的局面。为了扩大销售,他一方面与山东的厂家联系,使产品及时地销往山东;另一方面又寻找现代化的销售模式,实施网上销售战略。在他的辛勤经营下,该厂当年就实现赢利2万元,2003年实现赢利10多万元。现在该厂拥有工人60名,年产值达1400万元。 在他的帮助、带领下,细木加工生产迅速在营廓镇陈桥村兴起壮大,相继建成了30多家细木加工厂,年产值已达3000万元,从业人员达1200人。细木加工生产还带动了本村的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民就业达500人。 相互交融的两省边界集市 1000多年前,花木兰替父从军、征战边疆,就是为了老百姓能够和平相处。今天,在河南和安徽两省交界处杨大河的一座“烂桥”上,真实演绎着一个边界集市相互交融的故事。 这座“烂桥”的北边是营廓镇陈桥村,南边是安徽省亳州市张集镇雷村。过去,这座“烂桥”也叫“断头桥”,两省村民因故多次在“烂桥”上发生械斗,致使两省边界贸易终止。 2003年非典时期,一场生命的礼让却让“烂桥”变成了“友谊桥”。非典发生不久,雷村有一些村民发热,消息传到陈桥村,陈桥村党支部书记赵正德把家里仅有的几袋板蓝根送到了雷村。 非典过后,两个村的“当家人”一合计,就在“友谊桥”两旁建起了一个集市。4年来,集市已初具规模,来自两省的客商有120多家。每逢集市,人流量有数万人,贸易额达数十万元。据统计,集市上有6家企业是两省村民合资筹办的。 前不久,一件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两省政府融资70万元,将于今年国庆节前在杨大河“友谊桥”的东边100米处建造一座新桥。河两岸的两省村民激动不已,已为这座桥起好了名字——“连心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