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母语
释义
1 汉语词语

词语解释

读音

词目:母语

拼音:mǔ yǔ

基本解释

1. [mother tongue;parent language]

2. 一个人的本民族语言;婴儿期和幼年期间自然学到的语言;一个人的第一语言

3. 另一语言所由发源的一种语言

详细解释

1. 一般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本民族标准语或某一种方言。

2. 一种语言演变出多种语言,这一种语言便是这多种语言的母语。

3.自己国家的语言。

基本概念

母语,亦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母语一般是自幼即开始接触、并持续运用到青少年或之后;并且,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母语传授的。母语为何物?母语是泥,凝结后形成坚固的壁垒,让数学、物理、生物等在自己的身上筑起大厦;母语是灯,点燃后放出灿烂的光芒,让鳏(guan)寡孤独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稳健;母语是车,起动后生成万千马力,让喜、怒、哀、乐等在豪华的车厢里迷倒众生。所以谁不承认母语天生重要?谁敢忽视母语教育?我们每个人都重视母语,热爱母语,不仅是使母语得到良好传承的需要,也是个人建构各种知识平台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要学习好母语,运用好母语!

于漪女士说:“母语是父母给的,母语是家给的。家给的语言,是一种有形无形、有声无息的存在,是历史流注的民族精神,她宽厚地孕育涵养着每一个子民。母语教育绝不是识多少字,背多少词,做多少练习,写几篇文章,而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民族文化的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情结的感染。古人云:文以载道。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作用。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它本身就是文化。语文学科从事的是母语教育,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天然优势,当然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振兴民族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任。我们学习的母语大体上就是语文,因为我们所以的书所有的东西都是由汉语文字编写成的,学习不好语文就不能看懂其他的学科,所以语文是其他学科的载体,我们要学习好语文。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认为母语和“本族语”是同一概念,是个民族领域的概念,反映的是个人或民族成员对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它直接指向民族共同语。

母语解释

有两种解释。一者为:一个人出生以后[1],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母语一般是自幼即开始接触、并持续运用到青少年或之后;并且,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中,尤其是早期,有相当部分是通过母语传授的;母语另一个解释则是一个人的民族语,并不一定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语言”,例如“母岛”、“母国”…等,仅仅表示“根源”的意思,母语不仅仅表示为母亲对某个人说的语言,而是他认定的民族语。

意义

母语,如果以其为第一语言来论之,它的运用能力对一个人进一步的学习过程至关重要,因为思考多是以母语为基础的;因此母语在教育过程中有核心的地位。如果母语掌握欠佳,学习别的语言也会有困难。母语不是靠出生地或血统决定。母语也不一定是母亲的语言,比如在一些父系社会,母亲来自不同的语言区,而孩子通常只用当地的语言,他们只有极少数会掌握母亲的语言。同样,对于移民后代来说,“母语”不一定是母国或祖国的语言,甚至有可能是人造语言(如世界语)。一个人可以有两种或更多种母语,因此是“双语”或“多语”的。语言的学习先后顺序,并不一定代表熟练程度

2 2012俞钟执导电影

《母语》由诗人、作家王海平编剧,著名导演俞钟执导,秦岚、方中信、汪裴主演。通过代孕、领养等一系列围绕“孩子”的主题,探讨当代中国人性和当代伦理价值观、人生观,诠释了中国文化和情感,特别是由汪裴扮演的方韵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表现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当代职业女性的关注和共鸣。影片制片方表示,《母语》是国内首部触及“代孕”这一敏感话题的文艺电影,透过“代孕”故事探索了人性的复杂,讲述了都市男女的情感纠葛,血缘至亲的聚散之痛。

中文名:母语

外文名:Be a Mother

出品时间:2011年1月2日-1月27日

出品公司:深圳美迅嘉润影视投资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北京

导演:俞钟

编剧:王海平

类型:爱情,家庭,文艺,剧情

主演:方中信,秦岚,汪裴,方子春

上映时间:2012年6月

对白语言:普通话

色彩:彩色

剧情介绍

芸从手术室里出来,裹在浅白色的风衣里,脸色苍白,像大病初愈。走廊的另一头,神情忧郁的磬,在等待着做代孕手术的消息。两人在咖啡馆里讨论孩子出生的有关问题,芸想起很多事。磬的父母一直等着抱孙子,可芸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要孩子的想法和准备。研究生命科学的磬想出这个主意,既不耽误芸的工作,又能给父母交上答卷,满足他们传宗接代的愿望。

在家里等待着消息的妍,是个闯京城的东北姑娘,她年纪不大,已有一番坎坷。先是从艺校毕业,来到电影基地想当一名演员。在当群众演员的过程中,受到导演的奚落,破灭了明星梦。于是去茶馆当招待,但得知父亲病重需要手术费时,狠心去了歌厅,受到各种折磨。偶然地从网上发现做代孕母亲的消息,签下了这份合同。

代孕的过程开始之后,芸的心理活动复杂而活跃,她在细心地体会和孩子的感情。磬在做各种必要的准备和功课,但基本是技术层面的,比如教育妍怎样注意营养等。他把相当一部分精力集中到孩子上,有时甚至下厨做饭。而芸则注意孩子的胎教,用一些高雅的音乐来让妍听,妍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个母亲。三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发生着悄悄的变化。在这个时候,汶川地震发生了,身为记者的芸被抽调到第一线去做报道。

芸到抗震前线心灵受到震撼,在收养孤儿的医院里,她看到一双可爱的眼睛,她觉得自己体会到母爱何以发生。那些日子,她天天去看那些孩子,回来后仔细咀嚼自己的感觉,甚至梦里也在想着孩子的事。她觉得自己让别人代孕的过程没找到的那种做母亲的感觉,在与这个羌族女孩的互动中找到了。一个是自己的基因,一个是流离的孤儿,后者对自己心灵的冲击更大,更真切。在要作出收养这个孩子决定时,她得到妈妈的支持,同事的鼓励,丈夫则持不积极的态度。她觉得丈夫很自私,缺乏爱心。最后她还是服从自己的感觉,把那个孩子带回来了。芸给它起名叫媛媛,代表缘分和援助。她觉得大爱对她来讲,一点都不空洞,反而很具体,她只是在当一个母亲。

磬和妍在忙着孩子的出生。磬给孩子起名源源。两个人都很爱孩子,由于孩子,两人之间的感觉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磬眼里,妍没那么土了。妍则感受到日益强烈的对孩子的感情。所以当合同到期时,她又提出再养孩子一年的要求,并且说可以少给钱。这个要求被满足后,妍更细心的照料着孩子。

芸把带回来的孩子放在妈妈家,她几乎每天去看望,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愈来愈亲了。而抱着自己的孩子,她反而有种陌生感,觉得责任大于亲情。

在一次芸出差时,源源生病住院,几天几夜,妍一直守护着。当孩子出院后,妍激动地哭了,真情流露,觉得自己离不开这个孩子了。磬被深深打动,两人因对孩子的共同的爱而相拥相吻。

芸回来时,磬把这件事告诉了她。芸表示理解,然后平静地离开了。

几年后,两个孩子在一个学校读书,都很可爱。

影片评价

孩子是《母语》的诱因,通过孩子非正常手段的出生,电影阐述和探讨了人类生命遗传的延续、情感的延续、感情维系和传宗接代之间的排序等一系列哲学命题,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基调引人思考。

秦岚此次在片中可谓付出良多,不仅素颜增肥自毁形象,还花了很多时间模仿孕妇的行为举止。对于秦岚在片中的表现,导演俞钟称赞不已,“秦岚饰演的‘代孕’母亲角色经历了一个代孕、产子、骨肉分离的过程,内心可以说是极其矛盾的,但秦岚用了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来处理,相信观众能从她波澜不惊的表演里感受到人物内心巨大的暗涌。”

《母语》去年曾荣获英国伦敦华语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五项重要奖项,在英国放映时一票难求,引起高端人群和80后的追捧,在澳门放映时被国外媒体称为是反映中国现代女性的真实生活、深刻探讨人性和当代伦理价值观的一部话题电影,今年又入围九月份悉尼电影节、法国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的竞赛单元。

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活动之一的第十六届“北京放映”今年精心挑选出64部具有海外输出潜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最新国产影片,在“北京放映”期间公开展映三天,现时间过半,《母语》在展映中成为上座率最高的影片之一,并再度引起各大国际电影节评委和选片人、发行商、购片商的关注和锁定。

电影《母语》是国内首部涉及代孕题材的影片,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吸引观影者不仅仅是因为题材之新奇、反映社会问题之犀利、剖析人物心理之深刻,更为重要的是在影片的拍摄手段、处理手法、表现的方式、节奏推进在中国电影史上尚属首次,备受观影者的赞赏。国外专家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通过孩子的非正常手段代孕方式出生以及骨肉分离、领养等过程,深刻而含蓄的将人类生命遗传的延续、情感的延续、感情维系和传宗接代之间复杂情感采取开放式结局,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处理基调也是这部影片成功之处。

在展映中同时也吸引了80后的关注。

获奖情况

2011荣获第三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原创编剧、最佳摄影大奖。

女主角秦岚荣获2011第三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具潜力演员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