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牡丹史 |
释义 | 《牡丹史》共分四卷,有纪、表、传、外传、别传、花考、神异、方术、艺文志十大类。内容相当丰富。一、对二百七十六种牡丹进行了分类;二、细致而又形象地描述了一百五十多个品种的形状和颜色;三、总结了牡丹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四、记述了有关牡丹的轶闻掌故;五、对亳州名园一一作了简述;六、汇集了唐、宋时期一些著名诗人咏吟牡丹的诗词歌赋。 作品名称:《牡丹史》 作品别名:《亳州牡丹史》 创作年代:明朝万历年间 作品出处:《牡丹史》 文学体裁:杂文 作者:薛凤翔 《牡丹史》作者为薛凤翔。牡丹作记、作谱,记述之详尽而言,则首推《牡丹史》。 山东《曹县志》记载:“牡丹初盛于洛,再盛于亳”。亳州牡丹的繁盛,还要从薛蕙的孙子薛凤翔说起。 薛凤翔,字公仪,明朝时亳州城里人,万历时由例贡当了官,后来官至鸿胪寺少卿。他就是文学家、亳州名人薛蕙的孙子。薛凤翔从小就博览群书,诗画俱佳,尤以画牡丹最拿手,有《亳州牡丹史》四卷,流芳后世。 四、五月的亳州城,正是繁华似锦,三花盛开的季节。所谓三花,在亳州就是指芍药、牡丹、泡桐花,亳州还召开过三花节呢。亳州是全国闻名的四大药都之一,江泽民总书记还给亳州亲自题写了“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题词,这在全国四大药都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每年的春天,小麦抽穗,大麦扬花的时候,在亳州大地上,一片片的芍药花,竟相绽放 ,远远的望去,红的象火,粉的如霞。亳州大地上的牡丹,以药用牡丹为主,粉色的居多,微风吹来,香气扑鼻,让人沉醉花间,留恋忘返。明清时期,亳州的牡丹繁盛一时,曾经 独步天下,超过河南洛阳、山东河泽,可谓举世闻名。 亳州城的牡丹之所以能盛极一时,是和薛凤翔分不开的。薛凤翔出身亳州望族,又在朝做官。祖父薛蕙因为看不惯朝廷的腐败,加上奸党陷害,一怒之下,辞官归田,从此看破红尘,在亳州城做了一个名流雅士。在家乡闲暇无事,薛蕙就在城南买地营造了一片园林。这园子在当时,乃至以后亳州历史上都是很有名气、很气派的园子,起名叫退乐圆。这也反映出薛蕙士大夫的清高,也反映出他想做一个隐士,内心里怡然自乐的心态。可是事情没有过多久,就有人讽刺薛蕙,问薛蕙“独乐乐,与民乐乐,孰乐?”这是引用孟子的话,告戒薛蕙有点太脱离老百姓了。薛蕙怕奸党陷害,又把园子的名字改叫了常乐园。后来薛凤翔的父亲,又在常乐园之的附近修建了南园。园内文石玲珑,竹树葱郁,园中广植牡丹名品,春暮开放,表里灿若蜀锦,微风过处,郁香袭人,引行人止步,叹为观止。薛蕙一生喜欢牡丹,还留下了一首著名的咏牡丹的诗《无题》:“锦园处处锁名花,步障层层簇绛纱。斟酌君恩似春色,牡丹枝上独繁华。”根据薛凤翔《亳州牡丹史》记载,“亳之有牡丹,自兹园始。”当时,与唐寅、文征明、仇英并称明之四大家的沈周,也曾经来到常乐圆,并且写下了题写常乐园牡丹的优美诗句,“天于清高补富贵,人从草木寄文章”。可见,在当时常乐园的牡丹已经很有名气了。 在薛家的常乐园、南园,经过薛蕙父子的精心培育,牡丹已经名满天下,到了薛凤翔这一代,他从小生活在牡丹园中,耳濡目染,对牡丹更是情有独钟,从小博览群书,专好收集牡丹方面的资料,写诗作画,尤以牡丹为工。也许是受到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不热中功名,后来虽以例贡入仕,官至鸿胪寺少卿,还是早早挂冠归隐了。薛凤翔什么都能放下,然而最让他放不下的,还是家中那满园的牡丹。薛凤翔归隐之后,经过他祖孙三代的精心培育,现在常乐园中已经是满园春色,到处是牡丹婆娑了,可谓群英会萃于一园,品种多达二百六十七种。有诗人称之为:“牡丹时节斗繁荣,十亩香几送客车。” 薛凤翔历经多年,结合祖孙三代培育牡丹的实践经验,把所有品种牡丹的颜色、形状、栽植、管理详尽记述,写下《亳州牡丹史》四卷流传后世。薛凤翔又凭借他的绘画天才,将亳州二百七十六种牡丹,描摹出他们的图象,让人可以按图可索,感受牡丹在亳州盛极一时的盛况。 几百年过去了,亳州牡丹曾经盛极而衰,现在亳州牡丹再次名动华夏,成为全国四大牡丹栽培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亳州牡丹种植面积飞速发展,目前其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仅次于白芍,位列第二。每年上市量达5000多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