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
释义 | 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迪亚斯独裁统治期间,依靠军队、乡警队进行恐怖统治。残酷镇压资产阶级民主派及广大群众,工人罢工日益扩大,农民为夺取土地纷纷起义。 1910年,墨西哥总统大选,迪亚斯操纵选举。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代表F.I马德罗提出“有效选举和不得连任”的口号参加竞选。9月 ,迪亚斯以非法手段再度当选总统。10月,马德罗发表圣路易斯波托西计划,宣布此次总统选举无效,提出“土地归还以前主人”的主张,并号召举行全国起义。 革命爆发导火索1876年,由美国支持的反动军人迪亚斯(1830-1915)发动政变,攫取了总统职位。1876~1911年,他一直是掌握全权的独裁统治者。他的反动政策引起了墨西哥中下阶层人士的反对。1910年,代表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利益的马德罗(1873—1913)被推为总统候选人。他提出保护民族工业、反对独裁、建立宪政国家等口号,竟被投入监狱。马德罗越狱后,号召人民起义,推翻迪亚斯政权,把土地分给农民。 革命进程革命爆发马德罗的号召得到了南北两支农民武装的支持。在北部,比利亚领导的农民武装击败了政府军,并同马德罗会合。在南部,由萨帕塔领导的农民武装也占领了大片地区,并向首都墨西哥城进军。1911年5月,在南北两支农民军的夹击和首都人民反对浪潮的压力下,迪亚斯被迫下台,逃往欧洲。 韦尔塔政变马德罗上台后,并未实现他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诺言,还下令解散农民武装。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利用人民的不满情绪,支持反动军官发动政变,韦尔塔捕杀了马德罗,自任为总统。但这次政变再次激起人民的愤怒,南北两支农民武装又开始同新的反动政权作战。 代表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利益的卡兰沙(1959-1920)也组织了护宪军投入战斗。1913年夏,比利亚的农民武装同卡兰萨的军队一起同韦尔塔作战。 美国武装干涉1914年4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借口要“教训拉丁美洲人民选举好人”,派军舰侵犯墨西哥湾。墨西哥工人武装、农民武装和护宪军结合起来,于这年7月推翻了韦尔塔的反动统治,卡兰沙夺取了政权。11月,美国干涉军被迫撤走。 卡兰萨上台卡兰萨掌握政权后,拒绝萨帕塔和比利亚提出的社会改革要求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进一步发展成了大规模内战。1914年12月,萨帕塔和比利亚农民军开进首都。不久卡兰萨部将奥夫雷贡与世界工人之家达成协议,编组红色大队,控制了首都局势。1915年4月,比利亚在塞拉亚战败。1916年3月,美国借口比利亚袭击边境城镇,派军入侵,遭到墨西哥人民的抗议和抵抗,于1917年2月撤离。 革命成果为了巩固政权,卡兰沙实行了一些社会改革,于1915年颁布了土地法令,1916年召开了立宪会议,1917年2月完成新宪法的制定。1917年墨西哥宪法第27条规定土地、森林、河流和矿藏归国家所有,国家有权收回外国人攫取的土地和矿场。还规定限制教会权力,废除大地产制,发展小土地所有制。第123条规定工人有结社、罢工权,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每周工作6天,禁止使用童工。这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 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迪亚斯和韦尔塔的独裁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大庄园主、天主教会、反动军阀的统治,为墨西哥进一步发展民族经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