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墨脱竹叶青蛇 |
释义 | 墨脱竹叶青蛇(Trimeresurusmedoensis)蛇类,蝰科,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具管牙的毒蛇。 中文学名:墨脱竹叶青蛇 拉丁学名:Trimeresurusmedoensis 别称:青竹标,青竹蛇,焦尾巴 界:动物界 目:蛇目 科:蝰科 属:竹叶青蛇属 分布区域:中国长江以南各省,东南亚地区 基本信息墨脱竹叶青蛇(Trimeresurusmedoensis) 中文学名:墨脱竹叶青蛇 中文目名:蛇目 中文科名:蝰科 英文俗名:Tibetangreenpit-vipe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Huang,1982。 竹叶青,俗称青竹标、青竹蛇、焦尾巴等。 分类地位: 蛇目 - 蝰科 - 竹叶青蛇属 SERPENTES - Viperidae - Trimeresurus 分布: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及东南亚地区 栖息地:树栖性。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山间溪流边。 成体体型:全身可达60—90厘米 适合温度:22—32度 活动时间:喜居树上,多夜间活动。 食物:啮齿类动物,鸟类,树蛙,小型蜥蜴. 食欲:一般 性情:神经质,具攻击性 毒性: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 繁殖:卵胎生,产幼蛇10—25条 识别特征识别特征:全长600mm左右。具管牙的毒蛇。通身绿色,体侧无红白色纵纹,体背有不规则的锈红色斑块,腹面淡绿,尾尖纯绿。头大,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都是小鳞片,左右鼻间鳞相隔1枚小鳞。有颊窝,第一枚上唇鳞与鼻鳞完全分开。中段背鳞21行。中央15~17行微弱起棱;腹鳞155~161;肛鳞完整;尾下鳞44对。 产地:西藏聂拉木。 海拔上限:2060~3200。 分布分布:我国特有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模式标本产地西藏聂拉木具却克苏木。 为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常栖息于山区林荫小道上。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200至14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墨脱。 生活习性发现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1 200~1 400 m山区,白昼微雨天气在路边活动,可能与觅食有关。 发现:生物学发现于海拔3200m的山区。 保护状况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西藏竹叶青蛇最初发现于我国与尼泊尔相邻的聂拉木县,共2号标本。80年代末,中美合作进行我国西部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分类与生态研究期间,又在该县采到1号标本。目前仅知此3号标本,建议列入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予以保护。 咬伤症状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