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磨难 |
释义 | 磨难: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遭受折磨。 词目磨难 拼音: mónàn 基本解释1 旧社会好人磨难多 2. [hardship]∶困难;阻碍 历尽磨难终无晦 详细解释1. 困难;阻碍。 宋 欧阳修 《答黎宗孟书》:“某性自少容,老年磨难多,渐能忍事。”邹韬奋 《不相干的帽子》:“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茅盾 《尚未成功》二:“一切外界的障碍都排除了,然而从他心里却生出一个新的磨难。” 2. 折磨;苦难。 宋 周邦彦 《归去难·期约》词:“坚心更守,未死终相见。多少闲磨难。”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二折:“你个 彭大公 纔得消磨难,倒着我 桃花女 平白地遭摧挫。”《水浒传》第七五回:“我们受了招安,得为国家臣子,不枉吃了许多时磨难!”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如今三房妻妾都已娶过了,他的磨难也都受过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旧社会,好人磨难多。” 名言警句1、经过磨难的好事,会显得格外香甜。——莎士比亚 2、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张海迪 3、忍耐对挫折是积累力量的宝库,对友人是包容一切的大海。人类的伟大决定于失意时所能忍耐的程度,人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罗曼·罗兰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5、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的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斗争,在这个世界上,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咱们既活着做人,就只能迁就咱们所处的实际环境,凡事忍耐些。——泰戈尔 6、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拜伦 7、并不是每一种灾难都是祸,早临的逆境往往是福。——夏普 理论论据 人才由磨炼而成。 蔡锷 刀在石上磨,刀越来越快,石越来越薄。 茅盾《问题的两面观》 天下决无一蹴即成之事。 邹韬奋 只有真金不怕火,也只有经过若干锻炼才能成为纯金。 徐特立《祝〈科学园地〉诞生》 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文人,总比生长在温暖逸乐的环境中的人,要坚强传大。 郁达夫《诗人的穷困》 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在最艰苦的情形之下奋斗着,绝不作“苟全”之梦。 郑振铎《最后一课》 困难不仅可以磨炼我们意志,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 谢觉哉《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 困难出英雄。 徐特立《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 快刀不磨要生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闻一多《〈西南采风录〉序》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总要历些危险。 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 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逆境令人奋斗。 陶行知《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 铁是愈锤炼愈坚韧的。 闻一多《从宗教论中西风格》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不有百炼火,熟知寸金精? 唐·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世上何尝有天生的勇者,都是锻炼成的。 茅盾《蚀·追求》 古人成大业者,皆自忧患始。 清·刘岩《赠人》 失败是成功的一步路。 恽代英《怎样创造少年中国》 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 清·崔念陵《断句》 任何事业的成功史中必有一段伤心史。 邹韬奋《能与为》 穷当志益坚。 宋·欧阳修《送黄通之郧乡》 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 郭沫若《南下书怀四首》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 清·曹端《书户》 苦是甘的代价。 谢觉哉《论“同甘共苦”》 能力愈运用而愈大,困难愈奋斗而愈小。 恽代英《来鸿去燕录·致虎啸书》 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长率加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不相干的帽子》 意志愈炼愈坚。信仰愈磨愈固。 茅盾《创作的前途》 顽铁不炼不成钢,美玉不治不精莹。 弘一大师《寒笳集》 自古饥肠出奇策。 金·元好问《遗山先生集·女儿山避兵》 人生在世必遇患难。 《旧约·约伯记》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古罗马]塞内加《论天意》 通过苦难而变得明智并非坏事。 [古希腊]埃斯库罗斯《报仇神》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美]富勒《至理名言》 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日本谚语 人应当使自己的面貌日新月异,要像坚硬而有韧性的金属那样经得起任何斗争的锻炼。 [俄]列斯科夫《大堂神父》 铁是愈炼愈硬的。 [前苏联]高尔基《意大利童话》 人要经过一番苦难才能成才。 芬兰谚语 青年时代的锻炼比黄多还贵重。 朝鲜谚语 语段1、只有经历过地狱磨难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 2、磨难是化了妆的幸福。 3、其实,再渺小的生命,只要永不服输,磨难就会把它推向成功,就如水滴也能壮大成为海洋。 4、不要固步自封,只在茧里沉睡;只有冲出坚硬的束缚,才能羽化为蝶凌空飞舞。 5、相对伟人与名人,磨难是一种经历,一但到了平凡人头上,磨难就成了一生的结果。 故事1、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他一举消灭了吴国,成就了千秋霸业。 2、司马迁受到宫刑,但他忍辱负重,最终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名垂青史。 3、张士柏,他经历了从游泳健将到高位截痪的巨大变更,却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将它化为动力,勤奋学习,完成了许多健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4、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时霸主晋国国君(前636—前628)。名重耳。因其父献公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在秦援助下回国继位。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整顿内政,任用 赵衰、狐偃等人,发展农业、手工业,加强军队,国力大增,出现“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因平定 周室内乱,接襄王复位,获“尊王”美名。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旋于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会集诸侯,邀周天子参加,成为霸主。 5、苏轼一身漂泊,但他仍乐观阔达,名垂千史。 6、孙膑脚膑脚,著书《孙膑兵法》 7、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感受不历酸辛,哪知坚凝;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蓦然间,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间涌动。是啊,东方不亮西方亮。人只有一次生命,糊糊涂涂活,是一生;拼一拼,挺一挺,站直了活,也是一生。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拼一拼? 人生的价值在于肯定生命,只有鼓起生命的风帆,接受磨难对我们的考验,才能战胜一切痛苦,只有在同痛苦的抗争中,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欢乐。 人生,永不言败.接受生命中的磨难,让它给予我们创造天堂的力量! 磨难事例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时霸主晋国国君(前636—前628)。名重耳。因其父献公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在秦援助下回国继位。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整顿内政,任用 赵衰、狐偃等人,发展农业、手工业,加强军队,国力大增,出现“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因平定 周室内乱,接襄王复位,获“尊王”美名。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旋于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会集诸侯,邀周天子参加,成为霸主。 晋文公,生于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前636年即位,卒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chóngěr),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在位九年,在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辅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在前666年,晋献公派重耳守护蒲城。 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重耳的母亲是戎族,他决定往翟族人的地方逃跑。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荀息当国相,骊姬立他儿子奚齐为国君,里克杀了骊姬和奚齐,荀息自杀,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国即位,重耳辞谢。 前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登君主宝座,自立为晋惠公。 前644年,晋惠公派勃鞮第二次追杀重耳,重耳没死,决定不能在翟族地区多留。他听说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决定去齐国给齐桓公效劳,他同时希望得到齐国的帮助和保护。重耳在齐国过安逸的生活,放弃了恢复君位的愿望。齐桓王送了他20辆马车,并许配了宗族之女齐姜给重耳。 前639年,赵衰、咎犯有一天在一棵桑树下商量如何离开齐国,一个女奴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对话,回宫以后偷偷的告诉了重尔的妻子齐姜。齐姜因为害怕女奴泄露秘密,不但没有给她奖赏,而且马上把她给杀了。齐姜也劝告重耳赶快离开齐国,但是重耳不肯。因此,赵衰等人让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马车上离开齐国国都临辎。重耳醒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感到非常愤怒,拿了枪追杀狐偃,幸亏没有成功。重耳和他的忠臣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裸体。因为曹共公对他如此无理,重耳有怨恨心。 前638年,楚国打败宋襄公军队不久以后,重耳到了宋国。宋襄公款待他,并送他二十辆马车。后来重耳到了郑国,郑文公拒绝接待他。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接待他,并问他以后打算如何报答楚国。重耳回答“万一晋国和楚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我愿意命令军队撤退三舍(即九十里)”。楚国大夫子玉建议楚成王马上杀死重耳,以免给自己留下后患,但是楚成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后,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热烈接待他,并把五个女子许配给他,其中有秦穆公的亲身女儿怀嬴。 (参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前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侍奉晋惠公的旧臣吕省和郄芮害怕遭到晋文公的迫害,所以想谋杀他。他们计划放火烧他的宫室。勃鞮听到了他们的阴谋,想预告晋文公,但是文公拒绝让他觐见,因为他曾经试图刺杀文公两次。勃鞮回答他当时奉命行事,提醒他“过去齐桓公没有记恨管仲向他射箭”,晋文公听了,便接待了勃鞮,勃鞮就揭露了吕省和郄芮的阴谋。吕省和郄芮逃走,但是秦穆公把他们俘获杀死了。 前635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发起动乱,周襄王逃到郑国并向晋文公紧急请求援助。同时,秦国人正准备去救周王。晋文公想当霸主,他乘这个机会显示他的权利和威力,所以不顾晋国刚刚才安定,决定在秦国人行动之前拯救周王,不想让秦国人得到功劳。因此,他答应了周襄王,打败了王子带,并护送周襄王回京城。为了感谢晋文公的恩惠,周王把河内、阳樊等地区赏赐给了晋国。 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 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 前628年冬天,晋文公逝世,他儿子晋襄公即位。 除了《左传》和《史记》等文献以外,子犯和钟的铭刻也记载了关于晋文公的生活的重要信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