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正统铜人
释义

“明正统铜人”,即“明正统仿宋天圣针灸铜人”的简称。该铜人是现存最早的针灸铜人,是考察宋天圣铜人以及后世针灸铜人源流的依据。 明正统八年(1443),为了恢复宋天圣铜人的原貌,明英宗于是下令仿制一具新铜人——明正统铜人,以代替宋天圣铜人。

简介

“明正统铜人”,即“明正统仿宋天圣针灸铜人”的简称。该铜人是现存最早的针灸铜人,是考察宋天圣铜人以及后世针灸铜人源流的依据。 明正统八年(1443),距宋天圣铜人铸制时间已有416年的历史了,悠悠岁月长河,洗尽多少铅华,因此,不难理解,不仅保留下来的宋天圣石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已大部分残破不全,就是仅存的一具宋天圣铜人上的穴位文字也已因腐蚀生锈而无法辨认。

为了恢复宋天圣铜人的原貌,明英宗于是下令仿制一具新铜人——明正统铜人,以代替宋天圣铜人。明正统铜人展牌

该仿制过程,可见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明英宗所做的序中:“宋天圣中,创作《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刻诸石,复范铜肖人,分布腧穴于周身,画焉窍焉。脉络条贯,纤悉明备,考经案图,甚便来学。其亦心前圣之心,以仁夫生民者矣。于今四百余年,石刻漫灭而不完,铜像昏暗而难辨。朕重民命之所资,念良制之当继,万命砻石范铜,仿前重作,加精致焉,建诸医官,式广教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英宗序)

明正统铜人铸成后一直藏于明、清太医院署的药王庙内。明末李自成起义时,北京的官府民宅都曾遭洗劫,据说这时存放在太医院中的明正统铜人的头部被毁伤,直到清初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才重新修好:“自明末流寇之乱,京师官署,悉遭寇扰,太医院之铜人像亦被毁伤头部。顺治中修复之。” (《太医院针灸铜像沿革考略》)。清光绪“庚子之乱”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1900年),被俄军掠走。

关于明正统铜人的下落,清末御医任锡庚于民国初期追溯旧日见闻而撰的《太医院志》中记载得非常清楚: “太医院署药王庙香案前立有范铜之铜人,周身之穴毕具,注以楷字,分寸不少移,较之印于书绘于图者,至详且尽,为针灸之模范,医学之仪型也。铸于明之正统年,光绪二十六年联军入北京,为俄军所有。先医庙之铸铜三皇像亦为俄军所得,和议后,经御医陈守忠委屈周折,始将(三皇)神像由俄之驻华营迎回,铜人则据为奇物,不肯交矣。经陈守忠恳准太医院堂官奏给俄武官二等第三宝星以酬之。嗣改建新署,随式工复置铜人,由堂派医士苏秉钧、候补吏目张庆云为监造。”(任锡庚《太医院志》)

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太医院中的明正统铜人及铜铸的三皇像,均被俄国的军队抢去。当时太医院的医官们为了要回这座铜人,曾和俄国军队进行了多次交涉,最后,仅把三皇铜像赎回,而明正统铜人则未予归还。

人们在痛斥清政府腐败无能、为明正统铜人曲折坎坷的命运扼腕叹息甚至同情垂泪之余,一定会问,如今明正统铜人何在?

可喜的是,这一失落百余年的珍贵铜人被证实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揭开它神秘面纱的是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黄龙祥研究员课题组。

形象介绍

明正统八年(1443) ;太医院铸造,青铜 高175.5cm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明正统铜人”图

铜像上的这位男子,立于长方体底座上,两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前,十指舒展,袒露上身,赤足。头束发髻,发丝清晰,面相丰满,胸肩宽厚,肌体圆润,鼻梁挺直,两目平视,神态端详,微笑露齿,表情谦恭,透着儒雅睿智的气质。

长而丰满的耳垂,发髻与腰间的装饰体现了中国传统佛教文化以及北宋初期男子服装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该铜人的颈部可见一条明显的修补痕迹,腹部有一个直径约2cm的圆形弹痕。这尊几经劫难,颠簸流离的铜人,似乎陈述着逃避不了被战火摧毁的无奈,又似乎诉说着对祖国繁荣富强的期待。

整体造型挺拔俊秀,比例协调、刻画细腻,代表了当时相当高的使用工艺铸造水平。

(1)外形特征

穴眼为1-1.5cm深,内端为盲端。腹部(正当左“通谷”穴处)有一直径约为2cm圆形,似弹痕。颈部有明显的通贯断裂伤痕,疑为联军入侵北京时所伤。

铜人高175.5 cm,除冠172 cm。头围(经两耳上际)62.5cm;胸围(经两乳头)86cm;底座长73cm,宽48cm,高32.5cm。

(2)穴位特征

腧穴总数:654穴,352个穴名(会阴、涌泉二穴在铜人上无法表示,故缺),经穴间无连接线。双字穴名一般从右至左书写,穴眼两旁各一字;空间不够时,则于穴眼下书写(如极泉、阴都、四满等)。三字穴名,一般右二字,左一字;穴名采用楷体阴刻,穴孔直径约2.5毫米;有少量穴位左右位置不完全对称。

200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成功仿制了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公元2003年12月,从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传来喜讯,由黄龙祥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克服重重困难,历经种种波折,前后用了共计五年多的时间,成功仿制了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

仿制成功的两个关键环节

经验告诉我们,明正统铜人成功仿制的两个关键环节是鉴定与仿制。

(1)鉴定

经过严密的考证,课题组用确凿的证据证明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的针灸铜人即明正统铜人。

(2)仿制

课题组遇到的最大困难为穴名的辨识。如果不能辨识出全部穴名,则仿制出的明正统铜人的学术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现存的明正统铜人,肉眼勉强可分辨出的穴名只有35穴(包括仅能辨出穴名的一半者),不足原穴名的十分之一,剩下的319穴,特别是头部、肩部、腹部、大腿后部等处穴位却很难根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文本加以确认。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第一,从铜人对后世针灸文献的重大影响入手。

一般来讲,对于知名度较高的针灸铜人往往会对当时或后世的针灸文献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故借助据宋天圣铜人摹绘的各种铜人图传本,如明成化史素铜人图、明弘治丘濬铜人图等以及明、清针灸文献中据上述铜人图编纂的腧穴定位及简图,辨穴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三重互证提高了点穴的准确度。

从以往仿制针灸铜人的经验来看,点穴的准确度取决于模型与原型的吻合度以及点穴的精确度两方面。由于铜人原型不在身边,于是,课题组采用了目前最可靠而又较简单的方法——网格法,结合照片对比及文献复核,三重互证,将仿制品最大限度地接近了原型。

仿明正统铜人的特征

仿明正统铜人以青铜铸造,采用旧色完整复制。穴名书写摹刻明正统石刻拓片《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穴名错金处理。

“仿明正统铜人”图

2003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仿制/青铜/高175.5cm/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