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遗民群体心态与文学思想研究
释义

《明遗民群体心态与文学思想研究》为汉语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是一部研究晚明遗民特殊群体的学术著作。本书对晚明时期这些被道德符号化了的士人,如何在明清易代之际的剧烈社会动荡中抵抗人生困境,保持精神挺立,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图书信息

作者笔下庞大的晚明遗民人群,个性鲜明,心态复杂,思想深刻。

书 名: 明遗民群体心态与文学思想研究作 者:李瑄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编号: 9787807522881

开本: 16开

定价: 46.00 元

内容简介

就明遗民群这一特殊群体而言,群体的界定、群体内部的差异、传统文化对遗民人生选择影响的程度、易代之际的复杂形势留给遗民人生选择的空间、道德理想与生活现实在遗民人生选择中影响力的消长、明亡的反思、思潮的变化、清廷的政策等等,都与他们的思想走向和人生取向有甚大之关系。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切的了解,总有可能描述出易代之际遗一特殊群体的真实面貌,而道德评价就更为困难,传统文化中的华夷之别与多民族航一国家观念的交错,历史与现实的是非,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错综纠结,乱如理丝。

这些复杂的问题,当然只能由历史事实回答。历史研究者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了解真相。从存世史料中清理出事相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描述事相的真实面貌,得出结论。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遗民群的产生与遣民观念的发展

第一节“遗民”词义的演变

一、“遗民”一词的基本义

二、“遗民意识”的产生与“遗民”词义的变化

第二节 遗民观念的成熟与遗民群体的产生

一、伯夷、叔齐:遗留之民

二、汉代遗民:君臣之义与守节不仕

三、东汉至五代:遗民之啊如

四、宋代:遗民观念的成熟与遗民群体的产生

第三节 遗民观念在晚明士林中的传布

第二章

“明遣民”的身份舆清初士群的复肆形态

第一节 “不仕”的行为准则与“遗民意识”的精神指向

一、“不仕”的行为准则

二、“遗民意识”作为精神取向

第二节 “盖棺定论”与“人生阶段”:身份判断中的争议

一、“反复”者的不同遭际

二、“失身暮年”者的前后生涯

三、悔恨的“贰臣”:“谅其心迹”的困难

第三节 明遣民群体边界的模糊与内部的复杂形态

一、明遣民群体边界的模糊

二、并非整齐划一的明遣民群体

小 结

第三章

明遣民群履的人生理想

第一节 豪杰:明遗民群体的人格追求

一、明代后期士人的豪杰理想与自我意识

二、独立与救世:明遣民群体的豪杰精神

第二节 存道:明遭民群体的价值体认

一、存道以存天下:遗民的价值

二、辨华夷与扶绸常:道之所存

第三节 传道与寻求治乱之道:明遣民群体干涉现实的途径

一、传道

二、寻求治?之道:明史的修撰与政治制度反思

第四章

明遣民群幢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弘光朝“从逆案”的影响与复明运动中明遗民的失落

一、处置北来官员的不同主张

二、党争的介入

三、“从逆案”对明遭民从政热情的挫伤

四、南明抗清运动中明遣民的失落

第二节 明遗民的避世与苦节

一、避世全身.

二、避世舆个人品节

三、对“桃源”的向往舆警惕.

第三节 明遗民与仕清汉宫之阐系

一、交往的难以避免

二、明遗民对仕消者的道德评判

三、仕清官员同化遗民的努力

四、舆论环境

第四节 清初五十年开明遣民群棘之嬗变

一、顺治朝:荐举与科举的作用.一

二、康熙帝亲政以前:对汉族士人的高压

三、康熙帝亲政以后:政策缓和以及博学鸿词科

四、博学鸿词以后:招抚政策的延续...

小结

第五章

明遣民的文毕思想

第一节 天地之元气:文学与人生的本体同构

一、“元气”与文学

二、明遣民文晕元氧论的特殊语境:重道轻文的价值论响应

三、人文元气同构论对明遗民文学思想的影响

四、明遗民文学元气论与传统载道论的异同

第二节 诗以道性情:明遣民诗晕的核心主题

一、性情:明清之际诗学转折的内在动力

二、明遗民“诗主性情”论的内涵

三、性情论对明遗民诗歌功能与主题的影响

第三节 怨怒之诗:“温柔敦厚”的突破与诗教功能的实现

第四节 明遗民诗的艺术实现

一、不暇求工与情至则工

二、诗歌的文体界限:艺术性的强调

三、诗歌艺术性实现的途径

四、明遗民诗的群体特檄

小 结

参考文献

后 记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