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星制 |
释义 | 明星制是20世纪初在好莱坞逐渐形成的一种以强调演员(明星)为主,电影本身或其他要素为辅的商业手段,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观众。1910年,劳伦斯成为第一个偶像明星,接着迎来了明星制的兴盛期,出现了一系列的明星,如神秘女星嘉宝,性感明星梦露等。明星制一方面借助明星的个人吸引力促进了电影的流行,另一方面却对电影明星的角色定位造成了制约。 好莱坞明星制好莱坞明星制本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明星签约制,即明星与制片厂签订合约,每年为制片厂拍摄多少部影片,获得多少报酬,以及违约会遭到什么惩罚,也就是通过合约的形式使明星隶属于制片公司,当时签约年限一般在七年以上,明星成为公司的财产;二是指大制片公司重要影片的生产、宣传都围绕明星进行,从而使明星成为一部影片或一系列影片的品牌,成为企业进行产品差异化策略以及和其他对手展开竞争的最重要手段。 明星制创立明星制的创立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工业化生产意义非凡。由于电影和其他工业品不同,其他工业品可以通过自己的名称、厂家、用途或商标等方式与消费者逐渐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吁请结构,消费者一看见这些商标就会马上和商品联系起来,从而也使商品具有相对明确的消费对象。而电影作为信息产品,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和其他商品不同,它几乎完全是一次性消费,因此很难像其他商品那样可以对消费者构成多次的重复刺激。特别是早期电影基本上都是单本影片,许多影片轮流放映,这些杂乱无章的形象基本上不可能给观众留下什么印象。 作为一种机制真正使明星制作为一种机制得以确立,是长故事片的到来。据记载,第一部三本长的故事片是由法国百代公司生产的《受难剧》,后来又有了意大利影片《庞贝城的末日》、《卡比利亚》、《你往何处去?》等影片在美国放映,长故事片开始取代短片,获得主导地位。长故事片使观众能够通过影片长时间的刺激熟悉影片中的角色,但由于当时演员在影片上是不让署名的,于是观众便只记住了“维太格拉夫女郎”、“小玛丽”、“调皮鬼”等等剧中人物的名字。1911年还出现了影迷杂志《电影故事》和《影剧》,专门刊登一些关于演员的小道消息。至于制片厂为什么不让演员的真名出现,说法不一,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点,一是怕明星出名后,要价更高,使制片公司蒙受损失;二是怕观众只关注明星,而忘记了影片,毕竟制片厂是推销影片而不是明星。不过,到20世纪10年代中期,明星制开始成为各制片公司普遍采用的制胜法宝。在资本主义的贸易体系中,由于有了明星制,制片业有了属于自己的“预定市场”,明星的形象和名字成为了影片的商标,从而建立起了观众(消费者)对影片的消费吁请结构,因而影片销售量、票房收入便可以相对稳定。 明星制的发展为了使明星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有更大的票房号召力,制片行业的所有工作都必须围绕着明星们来展开,比如编写剧本、分配角色、服装、道具、布光方式,以及发行部门的广告宣传策略都围绕着明星们来展开,而影片租金的高低也根据明星名气的大小来决定,因此,明星们的报酬天价般飞涨。玛丽.碧克馥的周薪由175美元上涨到一万美元,而且每年还有三十万美元的红利,制片成本也是成倍增长。当时,各大制片公司之间除了竞相出价购买大明星之外,还直接从百老汇聘请成名的舞台演员,但电影观众并不买舞台明星们的账。制片业的老板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除了绞尽脑汁挖其竞争对手的墙角以外,就是展开规模巨大的“造星运动”,甚至不惜编造各种假新闻来扩大明星们的知名度,至于明星们的个人隐私,更成了一些影迷杂志的头条新闻。由于明星几乎成了制片厂的摇钱树,因此,当时各大制片公司总是想方设法用高薪和合同雇来众多的明星,即使没有工作,也把他们“窖藏”起来,不让其竞争对手挖走。 明星制的影响明星制的出现,从几个方面对电影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制片成本上涨1.明星制直接造成了制片成本的上涨,使电影业成为了可以获取巨额利润的行业。因此,单靠制片公司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资金的正常周转,而从前不屑与好莱坞为伍的华尔街金融巨头也参与了进来,从而使电影业与华尔街金融业或其他更大的垄断集团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提高了电影业的地位和抗风险能力,而且也使制片公司置于华尔街的控制之下。 影片定价、分级制度2.明星制也直接造成了按明星知名度的高低、明星数量的多少为影片定价、分级的制度。比如有大明星主演的影片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租金和票房分成,而且甚至可以得到前期的预付款,甚至在和华尔街谈判时也是重要筹码。对电影院老板们来说,他们既然用高价租借了影片,当然会不遗余力进行宣传,并选择最好的时段进行放映,同时还会提升票价,这也直接催生了首轮影院、首轮放映等放映机制的出现。由于票价、放映场所、放映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分层化,原来主要依靠平民阶层的电影业也开始分化了,大批中产阶级的观众也陆续进入影院,使看电影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方式。 衔接电影制片、发行与放映三环节3.明星制将电影业的制片、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之间的利益更加内在地衔接起来。由于有大明星的影片可以获取更高票房,所以电影院总是希望得到有大明星主演的影片,而不想要那些没有明星主演甚至制作粗糙的影片。但实际上,制片厂为了节约成本,不可能每部影片都制作精良,每一部影片都有大明星。因此,制片厂把握了电影院这种心理,提出了一套所谓“成批订片”(block—booking)的销售方式,(这是由派拉蒙老板楚柯尔首先想出来的)电影院如果要购买大明星的影片,必须搭配上它们不想要的影片,后来甚至发展到“盲目订片”的地步,就是说电影院老板根本没看影片,只根据制片公司的口头或书面预告就得掏钱预订。这其中免不了许多欺诈行为,并一度导致制片业和放映业之间关系紧张,并最终导致制片厂制度的终结。 大制片公司垄断壁垒4.明星制成为好莱坞大制片公司借以维持自己垄断地位的一道壁垒,由于明星们近乎天文数字般的报酬是独立制片公司根本无力承担的,因此,大制片公司宁愿用高薪把演员“窖藏”起来,也不愿让独立制片商抢去。同时,由于各大制片公司形成的是一种联合垄断的格局,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借用演员和其他人员,也可以联合起来“封杀”违约的演员。而独立制片公司却难以享受这一特权,因此,独立制片公司只能起用一些已经过时或默默无闻的演员。 明星生活腐化5.明星制导致众多明星一夜暴富,随之带来许多明星生活的腐化、堕落,再加之各种报刊杂志的大肆渲染,直接加深了各职业、宗教、道德团体对好莱坞存积已久的不满情绪,导致1920年代电影审查制的出现。 对电影美学的影响6.明星制的出现,也对电影美学产生巨大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电影业是个集体合作行业,影片的成功需要每个部门的努力,而演员仅仅是其中的构成元素而已,她应该是尽力塑造自己的角色,隐藏于角色背后。明星制却在事实上打破了这一常规,由于明星才是影片成功的保证,这首先给人一种错觉,一部影片只要有明星就可以,其他都并不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成本较低的影片,更是如此。另外,明星还必须迅速成为一个专门角色,他之所以被雇佣,通常是因为他的面貌和身材符合某一种人物类型,他在被雇之后,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能摆脱他所长期饰演的类型,而且这种改变还必须是对制片公司有利。比如加利.格兰特在与克丽福特.奥达茨合演《寂寞芳心》一片时,他宁愿自掏腰包来协助该片的拍摄,原因在于他终于可以摆脱专演喜剧角色的樊笼,但他因此却遭到大制片公司的惩罚。因此,明星制使好莱坞电影的角色类型化,这也是促成好莱坞类型电影的重要原因。 让海外观众感受美国7.明星制为海外观众提供了可以感受美国生活的机会。明星们在银幕上的生活方式可以轻而易举地被观众们(特别是影迷们)误认为是美国的真实生活,这不仅使他们有了倾情的对象,也有了仿效的对象,这也带动了美国其他工业品的出口。同时,我们也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好莱坞总习惯于去世界各地挑选导演和演员,一方面除了为好莱坞输入新鲜血液外,打击外国电影势力,最重要的,这些演员更能够获得他们本国观众的认同,因此也潜藏着更大的商业价值。 摘自胡晓明、肖春晔编著《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中山大学出版社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