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嘉靖青花瓷 |
释义 | 明代嘉靖(公元1522—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年号)朝共45年,期间曾多次爆发农民暴乱,国力衰弱。景德镇官窑开始施行“官搭民烧”制度,由于民窑“钦限”器的烧造促进了制瓷技术进步,缩小了官窑器和民窑器之间的差别,嘉靖民窑精瓷已与官窑器之间无明显差别。 胎釉官窑器胎质细洁致密,民窑大多粗糙,大件器物胎体比较厚重,制作也粗糙,不注重修胎,有些器物腹部衔接痕比明初还要明显,常有接痕处脱底、断裂现象,器里痕迹更为明显,时有器物变形,足底处理粗糙,有跳刀痕和粘砂,露胎出火石红浓重。 官窑器物釉面滋润光亮,透明釉青灰色,釉面也往后越粗,有隐约的波浪感,个别器物釉厚浑浊。器物底部多施亮青釉,一些口部刷酱黄釉。 青料嘉靖朝大致使用过三种色料,东平产“陂塘青”、瑞州产“石子青”和西域产的“回青”料,而官窑青花瓷几乎都掺合使用回青和石子青。由于青花钴料不同成分、不同比例和烧制温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嘉靖青花大致可分为三种颜色。嘉靖前期有一种呈黑蓝色的青花,色泽深沉灰暗,有晕散现象,和正德晚期青花发色类似。另一种发色浅淡鲜亮,极富神韵,有成化青花的效果。最具嘉靖朝特点的青花发色浓翠、蓝中泛紫、艳丽而浓烈,是嘉靖青花最上等的颜色。 造型嘉靖青花种类繁多,造型多样,品种远远超过前朝。只要品种有瓶类、罐类、盒类、炉类、杯类、盘类、塑像。 瓶类有玉壶春瓶、梅瓶、双耳活环瓶、蒜头瓶、葫芦瓶等。器型有高式、矮式、圆形、四方形、六方形、上圆下方形,有直口、撇口,造型变化多端。 罐类有圆形、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长方形、扁方形、盂形、瓜棱形。 盒类有长方形、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银锭形,形制多样。其中长方形盒为嘉靖早期产品,造型、纹饰和前朝基本相同。 炉类有鱼耳炉、象耳炉、双耳三足炉、象首三足炉、鼎炉、筒式炉等。 杯类有爵杯和方斗杯较著名。爵杯基本上仿青铜器造型,属于祭祀礼器,有各种造型,大致呈三足直立状,小型的足腿外撇。方斗杯又叫斗升,外形酷似量米用的斗,因制作工艺复杂,大部分器物器形不太规整。 盘类有方形、菱花口沿形、有口径达80厘米的大盘,圈足广浅,常有塌底现象。 塑像有南极仙翁、真武大帝、文昌帝君、东方朔、八仙、观音、魁星、太上老君等。工艺上以手塑为主,或运用模具压印成型,还有两种工艺结合使用的。 纹饰由于世宗皇帝信奉道教,道教在全国盛行,有关道教内容的纹样也被大量的绘制在青花瓷器上。装饰画面的布局构图趋于富丽繁缛,缺乏层次感,但布局比较讲究排列对称,这可能是受到明代缂丝织品纹样的影响,绘画技法上大多采用双勾轮廓线填色,也称“双勾平涂”,填色细致讲究,色彩很少溢出轮廓线外,画风较自然,多写意。 比较常见的纹饰有八卦、云鹤、葫芦、八宝、如意、老子讲经、缠枝莲托八宝等。 文字类装饰也是一大特色,在整个嘉靖朝十分流行,常以树木或花枝缠绕成“福”字、“寿”字、“康”字、“宁”字等,还常用“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寿无疆”等祈福语句,有粉饰太平之意。 具体纹样还有:云龙、飞龙、团龙、团凤、仙鹤、麒麟、狮、虎、八骏、羊、蟠螭、海马、瑞兽、鹿、蝴蝶、鱼藻、莲花、荷塘、缠枝灵芝、缠枝葡萄、折枝花卉、牡丹、瓜果、碧桃、芭蕉、开光园景、瑞云、海水、梵文、仕女、婴戏、十八罗汉、报捷图等。 龙纹:龙嘴似猪蹄,有少数龙嘴大张,第一次出现了正面龙,龙体绘得细弱无力。螭龙大多绘成爬行状,已无法和宣德朝气宇轩昂的相比。 鱼藻纹:早在元代就开始绘制,到了嘉靖朝大量使用,早期只画一条鲫鱼,到晚期绘四种鱼(鲭、白、鲤、鲫),鱼体绘得大多肥大,各自排列在罐、瓶、碗的四面,中间衬以水藻、莲花等小草。 婴戏纹:是嘉靖朝极富特色的图案,所绘儿童皆大头、天庭饱满,尤其是后脑特别大,前额还留有一小撮刘海,也有绘三撮小发的,身穿深色长袍,四肢短小,形象十分可爱。 鹤纹:通常是几只翱翔的白鹤与祥云、灵芝绘在一起,花纹繁密,构图布局比较对称,鹤颈有长颈、曲颈,鹤翅满张,双腿并伸,如跳空中芭蕾。经常被绘在瓶类的腹部、盘中心或碗的外壁等主要部位上。 嘉靖朝还首创了一种“花捧真言”的装饰方法。另外,以羊为主题的三羊开泰图也首次在青花上出现。 款识自嘉靖开始,青花瓷上的题字骤增,除了年号款外还有寄托款、吉语佳句等。 嘉靖官款以“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为主,另有“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单行款、“大明嘉靖年制”六字环形款、“嘉靖年制”四字双行双圈款及十字形排列款、“嘉靖年造”款。有一种六字双行双方栏款,大多写在方形器物上。 民窑款有“大明嘉靖年制”、“大明嘉靖年造”、“嘉靖年制”、“大明年造”、“大明年制”、“富贵佳器”、“上品佳器”等。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