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敏感词 |
释义 | 通常意义大部分论坛,为了方便管理,都进行了关于敏感词的设定。 比如,当你发贴的时候带有某些事先设定的词时,这个贴是不能发出的。或者这个词被自动替换为星号(*)或叉号(X)等,或者说是被和谐掉了。 这些词一般是带有敏感政治倾向(或反执政党倾向)、暴力倾向、不健康色彩的词或不文明语。 敏感词设定功能在贴吧或论坛中都被广泛应用。 最近,网上又出现了一种论坛管理功能:当论坛自动搜索到你的贴子里含有一定敏感词时,该贴会自动被删除。或交由人工审核。 敏感词来讲不一定是脏话,但是脏话大部分都是敏感词,比如在日本AV里出现的众多词汇是会被屏蔽的,但是广大网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会选择一种词来代替,这反倒成就了一种"文化" 古代讳词在中国古代,人们往往会碰到“讳词”,多是因为不能直呼皇帝、长辈的名字,要用另一个词替代。后来也有“雅称”,比如上厕所叫去一号,或者上卫生间、洗手,不能直接说小便大便。说到这里,也有个笑话。去过越南的人都知道,越南人说“再见”的发音就是TamBiet,跟中国人说“大便”是一样的,所以在越南旅游时中国人到处能听到“大便大便”,这个发音在越南一点也没有不雅的感觉。 举例说明也许过了很多年会有人写出一本《敏感词文化史》也未可知,恰好它可以跟《脏话文化史》凑成一套。 说起“Pi”这个敏感词之前,我得说件小事。去泰国旅游过的中国人都知道,初到泰国,导游就会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跟大家说,在泰国称呼某人,一般都叫“Pi”某。比如导游姓罗,他就自称为“Pi罗”,别人也要叫他“Pi罗”。如果称谁为“Pipi”,那更是尊称,比如某老人或女人姓王,你叫她“Pipi王”,她会高兴得不得了。显然,在泰国“Pi”是个尊称,类似我们说老王、小罗之类。 这个“Pi”字,在国内基本上属于敏感词,一是不雅,二是与黄色有连带关系。有些书里写泰国人的称呼时,把这个“Pi”写成“庇”,也有的写作“毗”,总而言之是尽量让人不往那个敏感词方向去想,但念起来估计还是避免不了那种联想。 其实,这个词的使用率还是非常高的,比如人们愤愤然说的“Pi民”、“Pi话”、“狗Pi不通”、“Pi滚尿流”等等,在正常的行文中经常可以看到,至于骂人的话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那些词汇与“Pi”字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