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俗民风与古代文学 |
释义 | 沙野著《民风民俗与古代文学》2007年10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该书分开篇、典籍流动篇、民俗展演篇、灵物崇拜篇〔上〕―动物崇拜、灵物崇拜篇〔下〕―植物崇拜、收篇6篇。 图书信息书名:民风民俗与古代文学 作者:沙野 著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ISBN:978-7-104-03103-1 图书类别:文学 图书标签: 民俗 上书时间:2011-05-02 出版时间:2009-10 印刷时间:2009-10-01 开本:32开 页数:304 页 装订:平装 作者介绍沙野〔吕书宝。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首席教授。早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87师服役。后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先后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会”会员、“山东古典文学研究会”会员、“广东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会”会员、“广东中国古代文论学会”会员、桂东南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并担任“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评审专家。 中国戏剧出版社由我国现代戏剧奠基人田汉创办的中国戏剧出版社成立于1 9 5 7 年元旦,是中国文联主管、中国剧协主办的中央专业出版社。曾作为该社副牌的宝文堂书店创建于1 8 6 2 年(清同治元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书店之一,以出版通俗文化读物享誉海内外(1 9 91 年被取消)。该社(包括原宝文堂)建社以来出书五千种,“八五”以来出版的主要戏剧专业图书有:《田汉文集》、《曹禺文集》、《中国戏曲通史》、《中国京剧史》、《中国戏种史丛书》、《京剧选编》、《菊坛旧闻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京剧流派唱段荟萃》、《曹禺剧作论》、《西欧戏剧史》、《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田汉代表作》(上)(下);以及我国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马连良、杨小楼、谭鑫培、萧长华、郝寿臣等文集、艺术评论集等;还出版了一批深受读者喜爱的文艺书籍和通俗读物,如《彭公案》、《施公子》、《孔子演义》、《生活的艺术》、《人在矮檐》、《下一站爱情》、《用心感悟人生-敲开另一扇门》、《一梦醒来》等。 内容提要在讨论民风民俗与古代文学成果的关系之前,用开拓虚拟空间的方式,搭建一个探索主流文学文献、民族民间文学与民俗信仰的互动和展演的论说平台,这无疑要涉及创作主体即作家的品质定位(族属和文化层次归属等)、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的拓展(民俗民风视角切入所需要的民族学人类学等界域的研究方法借鉴)、乃至对古代文学成果客体即作品本身的民族学人类学视阈的认知与评估(作品的民俗民风因子本身的品位以及这些因子的反作用――对古代文学成果价值构建的贡献等等)。没有神话思维就不可能产生丰富多彩的信仰民俗,没有丰富多彩的信仰民俗就很难产生绮丽魔幻的神话,失去了绮丽魔幻的神话,文学创作传统尤其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传统也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今时代是传统美德和习俗得以继承并继续发扬的好时代,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古老的节庆活动必将焕发青春的光彩,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文学与文化的互动视角介入,将唐诗作为持论的重要载体,以此为基点,向前寻绎灵物文化的“来龙”,向后探究灵物文化变形衰落的“去脉”。灵物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世代传承的重要民俗事象,内涵深刻,意蕴丰厚,本书从礼与俗互动演绎的视角出发,在历史展演的动态层面廓清了文化持有者的不同身份,充分注意到现象背后的历史、民俗、心理等多重文化因子;同时,本书还尝试从民俗意象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入手,述及二者之间的互渗融构关系。我们需看到的是,文学素材在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载体之时,文化视角亦为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渠道,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从民风民俗视角切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其核心意义在于文学史书写中文学史地图的重新划分。本书讨论的内容,涉及古代文学史研究、书写中话语界域的划分;文学价值和民风民俗价值互动方式的解析;以及对华夏文化、文学从民风民俗层面介入的源流追溯尝试。通过本书的论说,我们起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不争的结论:从民风民俗角度切入研究古代文学现象,在文学生发源流梳理方面的功用,也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目录第一章 开篇 〔关于互动与展演的论说平台〕 第一节 水珠中的太阳〔代前言〕 第二节 好比雾里开飞机 第三节 罗盘与定位仪 第二章 典籍流动篇 第一节 界说信仰民俗 1内涵、外延与特质 2图腾信仰与龙凤图腾 3关于神话思维 第二节 文本的信仰民俗解读 1山石、水火信仰 2动物信仰 3植物信仰 4天象信仰 5祖先信仰〔英雄崇拜〕 第三节 信仰民俗的文学价值评判 1想象空间与文学浪漫 2神话思维与题材开拓 3生命观与审美取向 第三章 民俗展演篇 第一节 节俗历史演变 1岁时由来与含义 2形成期——汉魏六朝 3鼎盛期——唐宋 4延续期——元明清 5衰落期——近现代 第二节 节俗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解析 1生命意识 2社会功能 第三节 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里 1基本情况 2史料记载 3 民间传说 4 节俗活动 5 价值重构 第四章 灵物崇拜篇〔上〕――动物崇拜 第一节 启明星――早期灵物崇拜意蕴 1 先秦时期的灵物文化 2 汉魏时期的灵物情结 3 灵物崇拜的象征寓意 第二节 艳阳天――隋唐灵物崇拜与文学 1 灵物文化在唐朝的全面兴盛 2 唐诗与灵物文化 第三节 夕阳红――信仰变形与崇奉衰落 1 官方灵物思想的变形 2 民间灵物思想的变形 第五章 灵物崇拜篇〔下〕――植物崇拜 第一节 情节与类型 1.1故事学研究视阈下的整体观照 1.传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1.3可作为亚型定位的重要类型 第二节 类型混合与类型元素分析 2.1同“禁忌型”相混合 2.2同“难题型”相混合 2.3同“两兄弟(两老友)型” 相混合 2.4普罗普角色功能理论的应用 2.5三种角色的主要功能 第三节 主题渗透与类型涵澹 3.1三大神话主题的传承 3.2关于主题传承的现代性思考 第六章 收篇 〔不得春风花不开――也谈重划文学史地图〕 第一节 话语界域的划分 第二节 互动方式的解析 第三节 源流追溯的尝试〔代结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