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租栈
释义

词义:是清代苏州地区出现的专替地主收租的一种机构,是地主进行规模剥削并对其拥有的土地进行规模管理的一种组织模式,也是地主 旧时封建地主勾结官府共同想佃户逼收地租的组织。

产生背景: 在20世纪前期剧烈的社会政治变迁中,绅士地主仍然作为权力机构的主体活动于乡村,只是此时的绅士构成并非局限于功名、身份,其来源和出身呈多元化趋势,其阶层构成要素有所变异,然而绅士之传统功能和角色却并无质的变化,仍具有代表地主权力机构性特征。但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民摆脱绅士地主和地方权力控制斗争加强,抗租事件随乏增多,由于中国地主制度在20世纪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奠基力,活动空间较大,故更愿意选择类似于“租栈”的专门机构进行收租,进而导致了城居地主和乡民之间本已动摇的联系变得更加松散,而得以维持其统治的只有“租栈”制度。

发展: 清同治二年,因官府征收大批军费、政费,苏州的一些大地主请求官府同意设立“收租局”,言明收租事务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在租款项下,可以抽出一定的款项贴补官用。

内容:对于租栈来说,关键是雇佣催甲催促佃户进行交纳地租,他们是租栈中基层的办事人员。但是,有的租栈就雇佣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催甲。第一种“催甲”本身就是租栈的佃户,只是负责较小的土地。第二种“催甲”许多是地方上的头头,包括地方官雇来的走卒,负责较大区域,他们直接与佃户进行联系。每个分栈一般下管几个或十几个催甲,每个催甲又管辖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佃户。租籍中详细记载着他们的情况。催甲在收租时上头下发大小不一的纸张且并无固定格式的信函,大都是报告从县城来的“差友”或“舟盘”抵达了催甲居住的小镇。“差友”和“舟盘”是地方官府的低级雇员或役从,其原先的职责是充当传递信件、收缴赋税、维持治安、看管犯人以及承担地方衙门的各种杂务。然而,从租栈“催甲”的信函中可以清楚看到,现在他们被雇来以强制的手段迫使佃户交租。这些“差友”是由不同的县府派来的。一般以县府名命名差友的名字。

催甲在领催时要向帐房立契据,他们要对自己领催土地的佃户交租情况负责。每当秋收时节,催甲要将自辖土地的丰歉情况报告帐房,以便帐房定出具体租额。

租栈”对主佃关系的影响

在新的主佃关系格局之下,地主和佃农之间存在着相互对立和依存的双重关系,地主通过“佃户的亲族等种种关系及管道”来维持租佃关系的安定,但在形式上变得愈发困难,因此才出现了专门的管理佃户、征收地租及带纳租税的机构——租栈应运而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