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本经济 |
释义 | 民本经济具有如下特征(1)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激发广大劳动人民自我创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平等竞争为基本出发点的经济。这种经济是既不损害集体利益,也不妨碍他人发展的经济。 (2)它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民间积累、民间投资、民间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这种经济是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制度适当、机制灵活。 (3)它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监督引导、主体服务为强大后盾和基本保障的经济。因此,发展“民本经济”并不否定政府应有的作用,相反政府是必不可缺少的保证条件。 (4)它是一种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基本准则,以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主要分配方式,以依法经营、勤劳致富为基本要求,以富民强国、共同富裕为基本目的的经济。因此,发展民本经济,虽然会有先富后富之分,但不会也不允许产生两级分化。 “民本经济”与“私有经济”的区别“民本经济”与“私有经济”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有人认为,其本质都是一致的;也有人认为,是有区别的。那么究竟区别在什么地方? (1)出发点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经济”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追逐个人私利和人剥削人的基础之上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本经济”,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方向和原则,把广大劳动人民作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的主体,在政治上平等。以河北省大午集团为例,大午集团是全国最大500家私营企业之一,大午集团组建之初,就确定了大午集团的指导思想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发展为目标,以共同富裕为归宿”。笔者不敢说,我国的私营企业都具有这种思想境界,但在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企业家多数具有这种带领大家共同富裕思想。唯利是图是少数,这要从法律和制度上予以规范解决。 (2)目的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经济发展,不是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而是以私利和聚财为主要目标;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民本经济”是立足于民富国强——“小河有水大河满”的思路,是为了改变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一切政府投资,政府操办”;改变过去少数官员去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是为了建立一种体制、机制,能够主动激发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不是让人们被动地等待上级“要我干”和“我要干什么,怎么干”,而是转变为能让人们主动去想“我要干”和“我要干什么,怎么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形成、完善,也要各级政府的职能随之改变。只有发展“民本经济”,才能改变“一切政府投资,政府操办”的传统观念,才能改变一切照“长官意志”,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旧习,才能真正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