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苗字 |
释义 | 日本姓名一般由一至四个汉字组成,最多的有九个汉字。日语中苗字(みょうじ,也写作“名字”)是中文“姓氏”的意思;而现代汉语的“名字”则是名前(なまえ)。日语还有氏这一词,指的是氏族(氏名),包括了源氏、平氏和藤原氏,也就是古时曾掌握过政权的氏族。从公元9至10世纪(平安时代)起,原有氏族分成若干家族,这些家族一般以其职业、居住地、官职名或以其私有土地地名的假名相称,这些称呼便成了“苗字”。苗字其实是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产生的新姓氏。统称为苗字。但正式场合或上表中依然可以将本家氏姓写在苗字之前。 资料起源古代日本只有名没有姓。公元四世纪末,大和朝廷把日本南部的很多小国统一为一个国家,其统治的基础是氏姓制度。以大和朝廷的大王(即后来的天皇)为首的,掌握着中央政权的贵族与隶属于朝廷的小国国王之间建立了有血缘关系的集团,这些集团称之为“氏”,一个“氏”也就是一个贵族世家。此时的氏并不只限于父系或母系家族,它并非自然的社会集团,而是建立朝廷的中央豪族,以独占或世袭官职,借助朝廷对农民进行统治。因此,这些氏,就按照其职务、领地、居住地来命名,称为“氏名”,如“出云氏”、“忌部氏”、“中臣氏”(后来的藤原氏)。也有氏名来自神名、技艺的。 后期后来,大和朝廷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分别给贵族颁赐“臣(おみ)”、“连(むらじ)”、“君”、“直”、“相臣”、“伴造(とものみやつこ)”、“百八十部(ももあまりやそのとも)”、“国造(くにのみやつこ)”、“県主(あがたぬし)”、“真人(まひと)”、“朝臣(あそみ·あそん)”、“宿祢(すくね)”、“忌寸(いみき)”、“道师(みちのし)”、“稲置(いなぎ)”等约30个“姓(カバネ)”。此姓非彼姓,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日本人的姓其实是苗字,这种姓(カバネ)是表示地位、门第、职务的称号,相当于爵位,属世袭,是除了皇亲外的贵族用来区分身份地位的标志。大化改新后,因为仿效唐朝制度实施了官位制,此时表示身份地位的姓逐渐失去了意义,在贵族社会通常只称官位(如右大臣、内大臣等)而很少称姓(如朝臣)。 发展历史从公元9至10世纪(平安时代)起,出现了新的称呼——苗字(苗是分支的意思)。由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氏族分成若干个家族,这些家族一般以其职业、居住地、官职名或以其私有土地的地名的假名相称,这些称呼便成了“苗字”。苗字其实是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产生的新的姓氏。统称为苗字。如战国大名今川义元、武田信玄就是源氏的分支,因此其家族后来以苗字“今川”、“武田”来区分本家“足利”。但正式场合或上表中依然可以将本家氏姓写在苗字之前。后来日本氏、姓、苗字逐渐融为一体。 与姓(カバネ)来源于天皇的赏赐不同,家名·苗字不是天皇所赐,可以由个人自由决定。家名的本意指的是一家的名称,经常来源于地名、屋号等等,另外也有一些受主家赏赐的例子,比如日本战国时期的羽柴秀吉,其苗字“羽柴”便是来自其主公织田信长的赏赐。至于通称和讳,则是一个人的名。讳(イミナ)是本名,与中国的习惯一样,一般都因避讳不会直接使用,而是转用通称称呼。如织田信长一般因避讳被唤作“三郎”(通称),或者叫他的役职“上总介”。 明治维新前日本贵族男子姓名的构成要素的中文含义如下(日文→中文): 家名·苗字 → 氏 通称·あざな → 别名 氏(ウヂ) → 姓、本姓 姓(カバネ) → 爵位 讳(イミナ) → 名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贵族男性姓名包括:家名·苗字 + 通称·あざな + 氏(ウヂ)或姓(カバネ) + 讳(イミナ);如德川家康的全名叫起来是“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或者“源朝臣德川次郎三郎家康”其中“德川”是“家名·苗字”,“次郎三郎”是“通称”,“源”是氏,而“朝臣”是姓(カバネ),“家康”是讳。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规则,如果有朝廷官位或者出家取号的话也可以加入全称:如武田信玄全名为“源朝臣武田大膳大夫晴信入道德荣轩信玄”,或者织田信长担任从五位下·弹正少忠的时候也可以写作“织田弹正忠平朝臣信长”。而下级武士的姓名构成则为:家名·苗字 + 名,如丰臣秀吉还是下级武士时叫做木下藤吉郎。平民则只有名而没有苗字,更不要说氏(ウヂ)和姓(カバネ)。此外,因为天皇家族被认为是天神的后代,不应该有姓,所以日本天皇和皇族都是只有名而没有姓。 现代日本在1875年苗字必称令之前只有占人口极少数的贵族、武士才有姓氏,绝大多数平民(90%以上,不过这一数字目前缺乏权威统计)是没有姓(苗字)的。可以说,日本人有姓不过只是才一百多年的事。1870年(明治3年),为了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容许令》容许包括以前不准拥有姓氏的平民在内的所有日本人拥有姓氏。但已习惯有名无姓的日本平民对此并不热心,故创立姓氏的工作推行缓慢。因此,于1875年(明治8年)明治天皇又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令》,规定所有日本人必须使用姓氏。随着日本的姓氏数量极速增长,1898年,政府制定了户籍法,每户的姓这才固定下来,不得任意更改。从此以后,苗字开始成为日本人现代意义上的姓。 据估计,日本居民目前使用的姓的数量之中,不低于90%取自明治维新之后这一时期。这一数字目前缺乏权威统计。根据中国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的《日本姓名词典》当时日本大概有姓氏七万条[1]。最多的统计记录是在20世纪80年代,约14万,即平均一千人左右使用一个姓氏。日本人结婚后,因为法律上禁止夫妻别姓的原因一般妻子改为丈夫的姓,如果是入赘的女婿则改为女家的姓氏。 因为日本人姓氏的可变性很高(因开创新家业、家族集团分支或收养关系等原因都可以改姓,这也是日本姓氏数目众多的主要原因)。所以日本姓氏的来源十分复杂,众说纷纭。一般来说,日本的姓氏可以分为两类:自古就有的和从《苗字必称令》后创立的。 最常见的姓氏有40多个,其中铃木、佐藤、田中、山本、渡边、高桥、小林、中村、伊藤、斋藤十大姓占总人口的10%,有1000多万。使用人数排3600位后的姓氏是极罕见的姓氏。 日本最大的姓氏是佐藤,其来源一说是来源于藤原秀乡,即藤原家中担任过左卫门尉的人的后裔。也有说可能是因为日本人普遍希望自己的家族兴旺,就像可以担任公家的藤原氏一样。相类似的是其他众多带有“藤”这一字眼的姓氏,寄托了同样的期望。日本第二大的姓氏是铃木,和佐藤类似的,来源于古时候的武将的姓氏。 日本人的姓氏来源远较汉族姓氏来得复杂,其中大致可分为从地名、国名、氏名、物象、职业、名字、姓氏简略、转字、当字、佳字、信仰、外来、佛教、合字、赐姓、商号、皇族封号、称谓、阿努伊、由两姓组合、公家、部民、神道、事件、商业、艺名、敬称、族名、武家等,其中以地名姓占最多山口、石川、中山、高桥、松阪、桥本、清水、伊东、中村、山本、田中、小林等皆为地名。在日本,各地的姓氏分布是不一样的,这和其民族构成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冲绳“与那岭”比较多,这是因为古时那里是琉球国的缘故,当地人就用自己所住的地名作为姓氏。而北海道地方“金田一”并不少见,这是因为那里是阿伊努族聚居的地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