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缅雪花
释义

名称分类

缅雪花 拉丁学名:Plumeria pudica

英文名 Bridal Bouquet,

别名 戟叶鸡蛋花、戟叶缅栀、匙叶缅栀、剑叶缅栀、白缅栀、洁缅栀。

科属 夹竹桃科Apocynaceae, 缅栀属 也叫鸡蛋花属Plumeria

主要特征

概述

缅雪花为常绿小乔木,原产巴拿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株高 2-4 公尺,全株枝叶光滑;枝干直挺生长,嫩枝绿色,成熟枝灰色;枝条圆筒形,粗壮而带肉质,无毛,具丰富乳汁,落叶后具明显叶痕。其树姿屹立傲然,有别于寻常缅栀的圆伞型树冠,叶片戟形或匙形,顶端短渐尖或突尖,花大而白,多而锦簇,不但花期极长,近乎全年,还具有终年常绿不凋、生长迅速及早熟的特性,株高约 1 公尺就能开花,堪称缅栀类植物中最珍奇独特、花叶俱美的新兴品种。

叶子

叶互生,簇生枝端,戟形匙形,长 20-30 公分,宽 2-5 公分,顶端短渐尖或突尖,基部狭楔形,全缘,薄革质;叶面深绿色,中脉凹陷;叶背浅绿色,中脉稍凸起;两面均平滑无毛,仅叶背之中脉边缘被柔毛;羽状侧脉 30-40 对,两面扁平,近水平横出,未达叶缘网结成边脉;叶柄长 4-7 公分,上面基部具腺体,无毛;无托叶。

聚繖花序,顶生,长 16-32 公分,宽 10-15 公分,无毛;总花梗 3 歧,长 13-28 公分,肉质,绿色,被短柔毛,老时逐渐脱落;花梗长约 2 公分,澹红色,被短柔毛或毛脱落;苞片通常大形,开花前脱落;花萼小,5 裂,裂片阔圆形,长、宽各约 1.5 公釐,顶端圆,不张开而紧压花冠筒,内面基部无腺体;花冠漏斗状,直径 4-5 公分,纯白色,喉部黄色,具芳香;花冠裂片 5 枚,狭倒卵圆形或椭圆形,比花冠筒长约 1 倍,长 3.5-4.5 公分,宽 1.5-1.8 公分,顶端圆,基部向左覆盖;花冠筒圆筒形,长 1.5-1.7 公分,直径约 3 公分,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柔毛,喉部无鳞片;雄蕊 5 枚,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长约 3 公分,钝头,基部圆,内藏,与柱头分离;花柱短,柱头长圆形,中间缢缩,顶端 2 浅裂;子房由 2 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每心皮有胚珠多颗,着生于子房腹缝线的胎座上;无花盘。

果实

蓇葖果双生,圆筒形,长约 20 公分,直径约 1.5 公分,顶端急尖,革质,无毛,通常广叉,初呈绿色,叉开约 25 度,熟时转黑褐色,叉开达 105 度;每果内有种子 20-60 颗,倒生,斜长圆形,扁平,长约 1.5 公分,宽 7-9 公分,浅棕色,顶端具长圆形膜质的翅,翅长 2-2.8 公分,宽约 8 公分,边缘具不规则的凹缺,无种毛;子叶长圆形,胚乳肉质,胚根很短。热带地区终年常绿且全年均可开花,夏至秋季最盛,仅冬季较少,栽培少见结果。

缅栀属(Plumeria)

也叫缅栀子属、鸡蛋花属 Plumeria.原生种约 7 种,原产美洲热带地区,现广植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中国有 1 种及 1 栽培变种,主要分布于南部、西南部及东部各省。

最早发现品种

缅栀最早被发现命名者为红花品种,学名为 Plumeria rubra

鸡蛋花由来

"鸡蛋花"之名最初单指学名为 P. rubra var. acutifolia 的白花黄心品种,突显其白色花瓣的中心晕染鲜丽的鹅黄色彩,极似蛋白包裹蛋黄的形象,今则泛称所有的同种植物,亦有人称蛋黄花。

相关记载

缅栀相传由缅甸传入,花香似栀子花,故而得名;本种中原无产,乃自海外引进,古称番花,又名番仔花;因每年冬季叶片落尽后,三叉状的光秃分枝酷似鹿角,所以别名鹿角树;中国广西一带则称之为大季花或鸭脚木。缅栀于西元 1645 年由荷兰人引进台湾栽培,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 1697 年)时任闽州知府幕宾的郁永河自福建前来台湾北投勘采硫磺,在其名着《裨海纪游》中曾为之赋诗:「青葱大叶似枇杷,臃肿枝头着白花,看到花心黄欲滴,家家一树倚篱笆。」又批注曰:「番花,叶似枇杷,花开五瓣,白色,木本,臃肿,枝必三叉。花心渐作深黄色,攀折累三日不残。香如栀子,病其过烈,风度花香,始觉浓郁。自四月至十月开不绝,冬寒并叶俱尽。」可见早在三百多年前的荷据至清领时期,鸡蛋花就普遍栽植于台湾各地的门庭院落。近代文献常将缅栀误认为叶片被佛教利用于书写经文的贝多罗树,如清乾隆初年满籍巡台御史六十七所着之《两采风图合卷》记载:「番花,一名贝多罗,色白,心澹黄,香似栀子,出西洋。台人但称番花,不知为贝多罗也。」晚清蒋师辙《台游日记》记载:「贝多罗,木本,种自西洋来,叶似枇杷,梵僧用以写经,枝皆三叉,花六出,香似栀子,台人但呼为番花。」台湾历史学家连横所着之《台湾通史》记载:「贝多罗,种自西域,俗称番花。树高二、三丈,叶长及尺,花白,六出,心黄,味极香,可以辟蠹。」名称虽有误植,但图绘和描述却十分准确。真正的贝多罗树其实为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ra),乃棕榈科大乔木,原产印度、斯里兰卡,植株高大粗壮,高达 18-25 公尺,直径 50-60 公分,最大可达 90 公分,叶大型,扇状深裂,形成近半月形,长 1.5-2 公尺,宽 2.5-3.5 公尺,有裂片 80-100 枚,裂至中部,叶面平滑坚实,可用来刻写文字或经文,俗称贝叶经。

常见品种

缅栀今广泛分布于近赤道之热带国家,为一世界级重要观花植物,台湾各处平地园艺景观栽培极其普遍,除红花(P. rubra)及白花黄心(P. rubra var. acutifolia)两原变种外,其他常见品种如下:钝叶缅栀(P. obtusa)别名钝头缅栀,原产墨西哥,西元 1910 年由新加坡引进,属常绿半落叶性小乔木,少见枝叶完全光秃的景象,和一般缅栀冬季完全落叶的特性显着不同,株高可达 5 公尺,叶片倒长卵形,顶端钝圆,花冠白色,喉部黄色,花期几近全年,夏至秋季最盛,仅冬季较少。杂交缅栀(P. hybrid)为杂交种,西元 1967 年首由菲律宾引进台湾,西元 2003-2007 年园艺界又从东南亚各国引进数十种优良品种,如灵心(P. hybrid cv. 'Golden Heart')、香金(P. hybrid cv. 'Golden')、蕙心(P. hybrid cv. 'Rosy Dawn')、春衣(P. hybrid cv. 'Spring Dressing')、漾红(P. hybrid cv. 'Rippled in Pink')、粉裳(P. hybrid cv. 'Pink Dressing')、辰莎(P. hybrid cv. 'Star Sand')、蜜桃(P. hybrid cv. 'Peach')、朝阳(P. hybrid cv. 'Pot of Gold')、风车(P. hybrid cv. 'Windwill')、粉蝶(P. hybrid cv. 'Pink Butterfly')、绯红(P. hybrid cv. 'Crimson')、粉孔雀(P. hybrid cv. 'Pink Peacock')、粉边金屏(P. hybrid cv. 'Calypso')、红粉佳人(P. hybrid cv. 'Pink Lady')、等,园艺景观栽培已逐渐普遍,属落叶小乔木,株高可达 4 公尺,植株形态近似一般缅栀,但花形、花色极其繁复,有红、粉红、紫红、黄、鲑黄、白等色,或于花冠筒及裂片外面左边略带澹红色斑纹,变化万千,缤纷美丽,花期长,春至秋季均可见花;斑叶缅栀(P. variegata)亦为杂交种,西元 2003 年由泰国引进,目前仅零星栽培,平常仍极罕见,属落叶小乔木,株高可达 4 公尺,叶面具不规则的乳白色或绿白色斑纹,花色各异,花期同为春至秋季。缅雪花(P. pudica)别名戟叶缅栀、匙叶缅栀、剑叶缅栀、白缅栀、洁缅栀,坊间花市惯称白雪公主,西元 2007 年的由泰国引进,属常绿小乔木,

缅栀为典型的热带代表性花木,印尼峇里岛栽培极盛,其国际机场迎接宾客的花环即采缅栀的花朵串成,岛内遍地可见芳踪。热带旅游圣地夏威夷的人们喜欢将缅栀串成花环,当作参加节庆活动时的配饰,居民的衣着、饰物、日常用品、建筑物等到处都有以缅栀花朵为题材的美丽图腾;加勒比海沿岸的妇女则取其鲜花作为薰香头发、衣物和亚麻织物的材料。缅栀被寮国定为国花,象徵寮国人民纯洁朴实、热忱坦荡的民风,比邻的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也广为种植,蔚为风尚。缅栀亦为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的市花,一般缅栀多依赖土壤生长,但位于肇庆市北郊七星岩的石灰岩峭壁上竟有缅栀能屹立茁壮,当地人称「星岩蛋花」,因汲取山泉维生,花瓣泡茶特别甘润。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已于当地归化生长的缅栀因花香四溢,金光内蕴,被认为具有保护庙宇的作用,因此成为当地寺院必须种植的「五树六花」之一,所谓五树为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糖棕,六花为荷花、文珠兰、黄姜花、鸡蛋花、黄玉兰、地涌金莲;研习至今,缅栀已成为各地佛教寺院中不可或缺的植物,有「庙树」或「寺树」(Temple Tree)的美誉。傣族居民将缅栀之花、叶及茎皮入药,傣药名为「锅罗章巴蝶」,意为疗效神奇的药物,当地人习惯将缅栀移植于寨中,以便随采随用;傣族少女喜欢在发髻上配戴缅栀花朵,象徵纯洁、美丽和高雅;傣族人也常采其花朵洗净后沾蛋煳油炸,作为招待宾客最佳的特色菜。缅栀之花、叶及茎皮可药用,性凉,味甘、微苦,入肺、大肠二经,有清热、利湿、解暑之效,煎汤内服可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泄潟痢疾、尿路结石及预防中暑;花瓣晒乾后可焗茶饮用,气味芬芳,口感清润,是广东传统五花茶的主要成分之一,所谓五花指金银花、菊花、缅栀花、葛花及木棉花。缅栀因花香浓郁,沁人肺腑,而最常被利用为芳香疗法的香料植物,温泉 SPA 中总会在浴池内放入缅栀花瓣,藉其馨香让水疗者彻底放松心情放松,舒缓紧张情绪;其花朵可提炼香精供制高级化妆品、香皂和食品添加剂等,商品价值不斐,极具开发潜力。缅栀的花朵常以旋转方式直线坠落,铺洒地面呈现一片缤纷绚丽的落英,饶富诗情画意,其树姿高雅洁净,清新绝俗,最适合行道树、庭园美化或大型盆栽。

种植养护

养护要领

生性强健,喜高温,耐热、极耐旱、耐盐,忌涝,不耐寒,生育适温摄氏 23-30 度。

繁殖

可用播种、扦插或嫁接法,以扦插为主。

播种法

播种以春至夏季为适期,种子发芽适温摄氏 24-28 度,播种后保持湿度,约经 3-4 周发芽。

扦插法

扦插以春至秋季为适期,尤以早春萌发新芽之前最佳,剪取去年生充实强健的枝条,每段 20-30 公分,因枝条富含乳汁,剪下后应置于荫凉通风处阴乾 2-3 天,待切口凝结乾燥后再行扦插,否则容易腐烂;扦插后保持适润至半乾燥状态,切忌过度潮湿或积水不退,栽培处需有明亮的间接散射光源,约经 1-2 个月发根成苗。种子实生苗需经 3-4 年才能开花,扦插苗 1-2 年即能开花,最快当年即可开花;幼苗期较需照顾,成株后甚粗放。

土壤管理

栽培土质选择性不严,但以土层深厚、通透性佳、富含有机质之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微酸性土壤更适,排水务求良好。性极耐旱,待栽培土质稍呈乾燥后再行浇水,切忌浇水过勤或排水不畅,以防烂根夭折;梅雨季节盆栽介质不可长期潮湿,需及时倒出盆中积水;若种植于地下水位高、土壤潮湿之地,叶片易变大而少开花。

日照

缅雪花属阳性植物,日照 80-100% 最理想,日照充足可持续开花数月之久,荫蔽处生育不良或开花较少,叶片亦较稀疏。

施肥

缅雪花喜多肥,定植前植穴中预埋有机肥料作基肥,生长更迅速;追肥每 1-2 个月施用一次,各种有机肥料或三要素均可,比例提高磷、钾肥有利开花;忌单施氮肥,否则易徒长而不开花;因性喜石灰质土,施肥时需注意补钙,可以加入骨粉,或施用含蛋壳、鱼刺、碎骨等高钙质的腐熟有机肥。

修剪

冬季落叶后稍作修剪整枝,促使侧枝萌生,惟当年新萌发之幼枝较不易开花;若需矮化植株,可于秋至冬季截顶,翌春能萌发更多枝条;枝条若过度交叉重叠,可适时修剪整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以预防病虫害滋生;枝条富含乳汁,修剪过程应小心谨慎,避免误触眼睛。

越冬

缅雪花属热带植物,耐寒性差,冬季摄氏 13 度以下即生长停顿并大量落叶,此时应减少浇水并停止施肥;摄氏 4 度以下叶片会全部落尽进入休眠,翌年春暖后再重新萌芽长叶。

换盆

换盆以春季为适期,因根群生长迅速,最好每 1-2 年换盆一次;

移植

移植则以冬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季发芽前为适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