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棉茵陈
释义

植物概述

白蒿,学名茵陈蒿,别称茵陈或绵茵陈。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多分枝。茎生叶,羽状全裂,裂片丝状,有灰白色细柔毛,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形花丛,秋季开花,总苞片三四层,卵形;花绿黄色,瘦果长圆形,无毛。根繁殖,全草有香气。白蒿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京西分布广泛,以中部山区和浅山区居多,多生于田间、地头、路边、沟边,尤其撂荒地里居多。

其茎叶可入药《本草纲目》载:气味苦,平、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

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白兔食之仙。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附方:茵陈羹。除大热黄疸,伤寒痛,风热瘴疟,利小便;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制作方法

嫩茎叶

可供食用。清明节之际,正是白蒿风华正茂之时,上坟祭祀的人们络绎不绝,顺便采集白蒿治病或是解馋。白蒿的吃法有许多,一是吃包子、团子做馅,二是掺进玉米面蒸窝头,还可以清拌豆腐……都挺好吃。

白蒿窝头

将白蒿嫩茎叶去杂洗净,切碎,掺进玉米面,拌匀和好,蒸窝头。既调剂了伙食,又能防病治病。

清新茵陈茶

材料:棉茵陈0.5钱,广藿香1钱,佩兰1钱,金银花1钱。

作法:用开水冲泡即可。作用:此道茶饮可治疗口臭,使别人不再对你退避三舍、敬而远之!

茵 陈

茵陈卷曲绒团状,灰绿密被白柔毛,

叶片羽裂小绒形,清热利湿能退黄。

[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或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植物滨蒿的幼苗。

[产地] 茵陈主产安徽、江西、湖北、江苏、浙江等省。滨蒿主产陕西、河北、山东等省,在北方作茵陈用,又称“北茵陈”。

[采收] 于早春季节幼苗高6-10cm,除去老茎、根及杂质,阴干或晒干。

[药材形性] 多卷曲呈绒团状。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柔毛,绵软如绒。叶有柄,叶2-3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线形,长0.2-O.6cm,全缘。除嫩叶,可见细短幼苗,长1.5-2cm,直径0.15-0.3cm。质软。气微香,味微苦。 以质软,色灰白、有香气者为佳。

[炮稍] 原药过筛,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碾碎过箩去净泥屑。

[成分] 茵陈含6,7一二甲基七叶树内酯,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a一蒎烯以及一系列乙快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茵陈色原酮和甲基茵陈色原酮以及氯原酸和咖啡酸。

滨蒿含挥发油,油中成分为侧柏醇、1—侧柏酮、藏茴香酮、d一蒎烯、丁醛、丁香酚、杜松油烃等。幼苗尚含利胆有效成分对羟基苯乙酮、氯原酸、咖啡酸、野靛硷、胆硷。

[性味。归经] 苦而微寒,入脾、胃、肝、胆经。

[功用] 清热,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传染性肝炎、胆道感染、胆石症、胆道蛔虫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