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棉花印度炭疽病
释义

编号 : 农作物 锦葵科 棉花 真菌病害植物名称 : 棉花

中文病名 : 棉花印度炭疽病

英文病名 : Cotton Indian anthracnose

病原类别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病原物Colletotrichum dematium(Pers.ex Fr.)Grove,异名C.indium Dast.属真菌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炭疽菌属,印度炭疽菌。

形态特征 : 病菌分生孢子盘刚毛多而长。分生孢子镰刀形。尚未发现有性态。

危害对象 : 棉花、红麻及黄麻.

分布 : 长江流域棉区发病较重。

侵染循环 :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

发病条件 :苗期持续低温多雨,铃期平均气温25-30℃,长期高温,均可导致病害严重

发生。田间死苗高峰期常在苗出土后16d内,长出真叶后病死苗显著减少。棉铃幼龄阶

段,发病率低,棉铃日龄在25d以上容易发病.栽培粗放、虫伤等均有利予病害的发生。

危害部位 : 幼苗、子叶。

危害症状 : 幼苗发病基都产生红褐色纵痕,子叶病斑呈青灰褐色,水渍状,后变褐色;病斑较大,发展速度快,死苗多。与炭疽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病部产生小黑点(分生孢子盘)。

防治方法 :

1.农业措施 合理轮作,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

2.温汤浸种 用3份开水加1份凉水,按水量与棉籽重量比为2.5:1的比例放人棉种,水温保持在55-60℃浸泡0.5小时,捞出后晾干即可播种。该法只能杀死种子上的病菌,防治炭疽病、红腐病效果较好,防治立枯病等土传病害还要用药剂拌种。

3.药剂防治 苗期发病可用20%稻脚青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均匀喷雾;若将喷雾器喷头中的旋水片取出,对准根茎部喷浇,效果也很好。蕾铃期发病,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0%代森锌800倍液均匀喷雾。(同棉花炭疽病)

资料来源 :方中达主编. 中国农业植物病害.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董金皋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沈其益主编. 棉花病害(基础研究与防治). 科学出版社,199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