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密獾 |
释义 | 蜜獾(学名:Mellivora capensis)是鼬科蜜獾属下唯一一种动物,分布于非洲、西亚及南亚。它们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 中文学名:蜜獾 拉丁学名:Honey Badger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食肉目 科:鼬科 亚科:蜜獾亚科 属:蜜獾属 种:蜜獾 分布区域:分布于非洲、西亚及南亚。 简介在非洲原野上,有一种十分勇敢的小动物叫做密獾。它体力充沛行事果断。身上醒目的颜色仿佛在对世界宣告:别惹我!它是一种凶残而好斗的动物。不像别的掠食动物一样咬敌人的喉咙。而是直接攻击敌人的腹股沟。它还会钻进蜂巢的深处。寻找爱吃的美味蜂蜜。 在非洲原野上,就连狮豹都惧它三分。更不可思议的是,眼睛蛇王通常是它的午餐,而比眼睛蛇王更加毒的五步蝰蛇——足以咬死一头强壮的犀牛的Boss级毒蛇,也只是它的晚餐。在中了可以毒死强壮的犀牛(虎豹应该更是不在话下吧)的剧毒后,仍能够和毒蛇搏斗,将其咬死。晚餐开始了,密獾也倒下了,但是不要紧,昏睡2个小时后,它又活蹦乱跳了,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掉那剩下的晚餐。 外形特征蜜獾——蜜獾背部为灰色。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体型和獾的体型相当,蜜獾身体厚实,头部宽阔,眼睛小,外观看不出耳朵,有个外观平钝的鼻子。体长约60至102厘米,另加尾长约16至30厘米,高约23至30厘米。雄雌间的体型差异甚大,雄性的体重有时是雌性的二倍。 生活习性蜜獾浅居在各种类型地带,包括雨林、开阔的草原和水边,一般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常单独或成对出来,白天在蜜獾地洞中休息。蜜獾可称为杂食性动物,各种食物都吃,包括小型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甚至也吃眼镜蛇和蒙巴蛇一类的毒蛇。 蜜獾的分布范围很广,非洲、亚洲西南部、阿拉伯、直到前苏联。 世界分布蜜獾通常在非洲和亚洲的南部和西部出现。吉尼斯世界纪录把它命名为“最大胆的动物”。这种动物表面看起来很可爱,实际上几乎会攻击所有东西,它很聪明能够知道敌人的弱点。例如,当面对的是一个男人它会攻击他的睾丸。它也是为数不多的使用工具的一种动物,例如用原木作为梯子。蜜獾喜欢蜂蜜,它们会不顾自身的安危直接冲进蜂箱—这往往不幸的导致其死亡。蜜獾能杀死鳄鱼,而且它是非常有效的蛇杀手。它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吃掉5尺的蛇。这些动物的凶猛在自然界众所周知的,甚至没有哪只豹或狮子可以杀死它们。 天敌蜜獾 蜜獾对蛇毒有很强的抵抗力,是世界上少有的对蛇毒有抵抗力的动物。对待异类性格凶猛、好斗。性格勇敢,坚毅,顽强。捕猎效率很高,与其它掠食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蜜獾总是不停的捕食以满足自己不断运动所消耗的能量,其他的掠食动物往往在捕食一次之后进行休息。 特性一只雄性蜜獾每小时能轻轻松松地奔跑9.6公里,它的活动范围超过200平方英里甚至更大。 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蜜獾白天也觅食,善于挖洞,蜜獾有力的武器不是它的爪子和牙齿,是它的凶猛,几乎什么都不怕,非洲豹捉到它要用1小时才能将它制服,因为它的皮毛光滑韧性强,很难伤到体内,蜜獾同类有自残现象,尤其对幼崽,只有一半幼崽能长到成年。 雌性蜜獾要比雄性蜜獾小一些,它们为了觅食和哺育后代,活动范围也超过50平方英里。一只母蜜獾每三五天就要叼着自己两个月大的孩子,疾奔1英里多去寻找新的洞穴。一旦幼兽能够自己行走,母蜜獾和孩子就会分开在不同洞穴居住,以此来降低被捕食者发现的几率和寻找更多的食物。 食物蜜獾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它与黑喉响蜜鴷(Indicator indicator)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呜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因为响蜜鴷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 共生伙伴蜜獾因为它的共生伙伴,聪明的响蜜鴷作为蜜源向导而闻名。响蜜鴷呼唤蜜獾跟随着自己,把蜜獾带到蜜蜂的家。响蜜鴷依靠这位哺乳动物强壮的爪子,击破它先前发现的蜂巢。这蜜獾种奇怪的伙伴关系还有待于科学的论证。因为采蜜人亲眼目睹了这种合作,他们也很规律地跟从响蜜鴷的引导,在鸟儿飞来飞去的召唤下,人们被引导到几公里以外的蜂巢去。研究表明,响蜜鴷知道方圆250平方公里内的每一个蜂巢的位置。采蜜人依靠响蜜维持生活,每次总是留下一些蜂巢作为回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