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米-28N“浩劫”(俄攻击直升机) |
释义 | 研发概况米-28直升机是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单旋翼带尾桨全天候专用武装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绰号为“浩劫”(Havoc)。于1980年开始设计,原型机1982年11月首飞,90%的研制工作于1989年6月完成,后来第3架原型机参加了巴黎航展。1992年后少量生产,至2007年尚未批量生产或装备部队。米里设计局还曾提出一种伞兵/作战改型,编号米-40。而米-28N是莫斯科米尔直升机制造厂为进一步竞争俄罗斯战斗直升机计划,而研制的夜战改型。由于俄军经费不足等原因,米-28研制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2007年10月,俄罗斯空军航空部队管理处领导维克托尔·伊万诺夫宣布,计划在2015年前完成新型米-28N的装备。这实际上也宣告了米-28的彻底死亡,因为到2015年米-28N的现有技术特征将彻底落后于西方先进武装直升机。届时不少西方武装直升机同代产品(AH-64D,虎)已经装备超过10年,甚至开始退役,米-28N将不可能形成任何有效的竞争力。目前米-28仍在维持一定程度的试验飞行任务。 米-28N于1996年8月19日首次展示,10月进行了首次飞行,并于19P7年4月30日在莫斯科郊外的米里直升机制造厂进行了首次正式飞行表演。代理主任设计师斯捷科利尼科夫认为,米-28N与“长弓阿帕奇”相比,在武器装备和战斗生存性等综合指标方面有优势。它的出现直接推动了卡-50的改进,派生出了并列双座、加装雷达光电设备的卡-52。当然米-28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和AH-64相比机体大、重量大,机动性必然受影响;火控及机载武器水平与西方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飞行员视野狭窄——这是俄罗斯设计传统的弊病;设计上与卡-50相比没有鲜明特点,甚至有些抄袭西方设计。最致命的问题是由于经费匮乏,该机无法批量生产装备,技术停滞不前,竞争力随着时间推移而急剧下降。 技术特点米-28N吸收了米-28直升机的优点,有大推重比和较强的战斗生存力,最突出的是它在夜间和恶劣环境下的战斗力大大提高。N型装备有自动跟踪系统和多路通信系统。由于为它专门研制了具有高分辨能力的毫米波和厘米波双波段雷达系统,并与信息系统配套,所以米-28N能在黑夜、甚至连微弱星光也没有的恶劣气象条件下作战。在液晶显示器上,飞行员和武器操作员在黑夜也能看清航线上出现的障碍物,从而跟踪和攻击目标。雷达安装在旋翼桨毂上能自由转动的锤状整流罩里,直升机不必飞出隐蔽物,只要将雷达伸出,让其超过隐蔽物的高度,就能进行探测和攻击。这与AH-64D“长弓阿帕奇”非常相似。该雷达还可以作为导航辅助装置。此外还装有微光电视、激光测距仪、头盔目标指示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利用地球物理场进行极值曲线导航的高精度导航系统,能可靠地引导直升机飞行;地形跟踪系统能保证直升机在复杂地形上空,以10至15米的高度贴地飞行,能及时规避危险的障碍物。米-28N具有很高的发现目标的概率,武器系统能快速进入发射状态。 其次,米-28N还增大了所装发动机的功率。米-28N采用了两台功率更大的TB3-117BM涡轴发动机,单台额定功率为1864千瓦(2500轴马力),输出约2200马力。为此,还为其设计了效率更好的BP-29主减速器。它的其它方面与米-28基本型相同,性能也基本不变。N型也可使用VK-2500型发动机。 基本数据旋翼直径 17.20米尾桨直径 3.84米 短翼翼展 6.4米 机长 16.85米(不包括旋翼和尾桨) 机身长 14.3米 机身宽 1.75米 机身长 14.3米 机身宽 1.75米 机高 4.81米(至旋翼顶部) 空重7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1400千克 最大时速 350千米 最大巡航速度 265千米/小时巡航速度 250千米/小时 旋翼转速 242转/分 桨尖速度 216米/秒 最大爬升率 18米/秒 实用升限 5800米 悬停高度 3600米(有地效) 作战半径 240千米 航程 47O千米(最大油量) 续航时间 2小时 极限过载系数 +3/-0.5 悬停升限 3600米 最大起飞重量 7200千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