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孟溪村
释义

村情概况

孟溪村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辖村,位于新市镇的东大门,紧靠京杭大运河,桐德公路东西贯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非常便利,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049亩,桑地560亩,全村28个村民小组,总农户668户,总人口2575人,村支部由3人组成,村委会5人组成,共有党员58名。

全村共有小型企业38家,工业产值24060亿元,全村总产值25981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29元。

改革开放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人员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德农村监视额,始终不渝地带领广大群众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升农村的生活水平,人民安居乐业,一个和谐、健康、文明的孟溪村展现在人民面前。

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城西30公里孟溪村。为明代文学流派――“公安派”创始者袁宗道、袁宏道中道三兄弟故乡。四周丘陵起伏,湖堰相间,村中荷叶山,乔木干彰,青翠如绘。其下三袁祖居,尚存其祖父袁大化所筑桂花台,其母龚氏放帘台。三袁当年外出时的上马墩。村东200米处,有袁宗道、袁中道墓葬,高约1米余,上植青草。往东数里,有三袁诗文中写过“银杏熟果堕佛髻”的义堂寺白果树,葱茏苍翠,遮天蔽日。其故乡之美,真可谓“山之苍苍,水之晶晶,树之森森。”

“柳浪湖上柳如烟,柳浪湖下水接天。” 清朝诗人侯家光在一首诗中这样描绘三袁故里的景色,后人将“柳浪含烟”列为公安八景之一,这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凭吊三袁的理想场所。

荆州公安孟家溪镇东两公里的桂花台,是明朝著名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的家乡。三袁皆为万历朝进士。他们在文学创作上都主张不受俗套约束,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然、真实、清新的文风,被称为“公安派”,为晚明文学中的重要流派。桂花台高约四米,宽约六米,相传为三袁的祖父为观赏风景、纳凉休憩而修筑的土台,上面栽有一棵桂花树,故名“桂花台”。台右边有个叫摆脚堰的水塘,相传为三袁的母亲劳作回来洗脚的地方。台东南不远处有座荷叶山,系袁宗道、袁中道的合葬墓,墓前竖立着一块高大的墓碑。现存的柳浪遗址,为袁宏道弃官回乡在斗湖堤西南买地建的柳浪馆,为避暑胜地。当时的文人雅士多聚集于此读书、吟诗、参禅、悟道。后来,文人多慕名游览,赋诗抒怀。

农村经济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41.00亩(其中:田21.00亩,地20.00亩),人均耕地0.11亩,主要种植水稻、柑橘等作物;拥有林地594.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98.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7亩,主要种植柑橘等经济林果;无水面、草地,荒山荒地98.00亩,其他面积767.00亩。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水稻、柑橘,农产品主要销售往县内国外。2007年全村销售总收入65.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2%。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5.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3.00万元,占总收入的41%;畜牧业收入66万元,占总收入的4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50头,肉牛1头);林业收入2.00万元,占总收入的1%;第二、三产业收入18.00万元,占总收入的12%;工资性收入15.00万元,占总收入的11.5%。农民人均纯收入83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人(占劳动力的7%),在省内务工的有6人。该村到2007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2.5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0.50万元,有固定资产0.8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路、通电、和电视、电话四通,没有路灯。有9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98户通电,有8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3%和8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0户(分别占总数的51 %和41%)。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 ;村内主干道为未硬化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 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农用运输车5,拖拉机5辆,摩托车36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0.00亩,有效灌溉率为7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5 亩。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1.00亩(其中:田21.00亩,地20.00亩),人均耕地0.11亩,主要种植水稻、柑橘等作物;拥有林地594.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98.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7亩,主要种植柑橘等经济林果;无水面、草地,荒山荒地98.00亩,其他面积767.00亩。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水稻、柑橘,农产品主要销售往县内国外。2007年全村销售总收入65.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优质甜橙特色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98户,共乡村人口377人,其中男性198人,女性179人。其中农业人口367人,劳动力214人。该村以汗族为主,是汉、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6人,哈尼族族5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57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97%;享受低保10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小新寨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建水四中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0公里,距离中学3.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8 人,其中小学生21人,中学生17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7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2.5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0.50万元,有固定资产0.8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内重大事项;集体财务收支情况。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9人,党员中男党员9 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饮水困难;农业技术科技含量低。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特色农业,扩大优质甜橙种植;大力发展畜牧业,发展劳务经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4 3:03:27